服装的起源

几乎所有人类都有穿衣服的文化。人类穿衣服不仅有功能上的原因,还有社会上的原因。服装可以保护脆弱的人体免受天气和环境的影响,同时,服装中的每一件物品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服装(也称衣、服、服)是服装、服饰的代名词。指衣服和日常用具。最广义的定义,除了覆盖躯干和四肢,还包括手(手套)、脚(鞋、凉鞋、靴子)和头(帽子)的覆盖物和装饰物。古代用两张兽皮盖身,本来是用来随意盖身前后的。后来人们用骨针将罩子前后两片缝合起来包裹人体下肢,就形成了下裳。

加冕。它是周朝的礼仪服装,由王冠、神秘礼服和玉衣组成。袍有裙带,衣有深闺。从上衣的底部到深上衣的上下,再到长袍的上下,上下分离的两段式服装一步步演变成上下相连的一段式服装。汉代就有了女袍,可以当大衣穿。由于不再需要罩衫,所以衣领、袖子、翻领、褶边等部位都用蕾丝、重色和刺绣图案装饰,升级为正装。

衬衫。它的形状类似长袍,但里面没有夹子,是一种轻便的服装。汉朝的衬衫也是夏天穿的。据说汉高祖刘邦经常汗流浃背,被称为汗衫。丝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发明之一,它和中国古代文明的四大发明一样,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但它贴近个人生活,历史悠久,却不如其他发明。

丝绸产生于史前文明,至今仍是最美、最环保的面料之一。自从它传播到世界各地以来,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创造各种精美的丝绸制品和手工艺品。正是在丝绸交流的过程中,东西方第一次建立了欧亚大道“丝绸之路”,打开了彼此的大门,扩大了对世界的认识,形成了开放的胸怀和胸襟,商业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发,人类由此找到了未来之路。

千百年来,桑蚕丝织造与粮食生产同等重要,是中国古代农业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也是古代政治家重点关注的工业经济和财税的来源。中国古代农村的基本生活是种粮养蚕,城乡最流行的手工业也与丝织、刺绣有关,比制茶制瓷流行得多。

20世纪以前,养蚕和丝织一直是中国农村妇女最重要的工作。养蚕、丝织和刺绣都是女人的工作,很少有男人能参与其中。这些都是细致的工作。在男女分工中,中国妇女自然在丝绸生产中起了主导作用,养成了勤劳含蓄温顺的性格。丝绸史主要是由中国农村的妇女撰写的。也许只有丝绸的运输、贸易和销售才能让男人有用。在女人眼里,丝绸一直是世界上最美的云。

桑叶田是农耕时代最迷人的风景,也是很多人的人生追求。曾经华丽优雅的沧桑历史,在那些因丝而兴的城市里依然繁华,植桑养蚕的场景依然在继续,刺绣姑娘还在,刺绣技艺却濒临失传。就这样,古老的丝绸渐渐飘进了一段绚烂历史的背后。

阅读丝绸史是一次追溯美的历史、探索人类智慧的旅程,也是一条感知中国古代文化特征的捷径。丝绸在中国的每一个历史时空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探索丝绸的历史轨迹上,我们总能看到中国更深更广的文化背景。中国人对丝绸的喜爱是与生俱来的,这是由于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主观感情的表达和对美的追求。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和智慧投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件微小的事物中,使之精致、优雅、美丽。丝绸就是这样一种象征。那些锦缎绚烂如云,薄纱明如蝉,而帛画比原作更胜一筹...你可能会感受到那些古代田园大师的喜好和想法,以及他们那个时代流行的时尚,比如汉代(公元前206-220年)的云纹,因为汉代的人喜欢神仙,幻想升仙;唐朝(公元618-907)时,葡萄粒和团花这种瑞士猛兽在当时的外国很流行,看起来很有钱。

中国文明史第一页,有蚕,有蚕,有蚕,有蚕。在中国的史前传说中,黄帝(中国氏族社会的一个部落的首领,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发明了养蚕。美丽丝国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最遥远的过去,她的未来一定会不一样。

远在公元前2世纪的先秦时代,从黄河到长江流域的广大农村,早已是一派桑叶与丝衣飘飘的景象。自此,中国男女社会分工确立了三千多年,而从周朝(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046年-公元前256年)开始,以周皇后为首的后妃每年过年都要举行“吻蚕”、“吻蚕”的礼仪,以皇帝吻耕、皇后吻桑的仪式为象征。中国几千年来的基本社会图景是

从商朝(约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300年)到战国时期(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7世纪-公元前2世纪),桑树种植面积和养蚕面积逐渐扩大,丝绸生产也逐渐发展繁荣。中国幅员辽阔,原称锦绣河山,因为丝绸,中国的丝绸服装,飘飘欲仙,五彩缤纷。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有一次雷祖正在野桑林里喝水,野蚕茧掉进了树上的水碗里。当树枝被摘下来捞上来的时候,丝就挂了出来,而且还在继续越长越长。雷祖用它来纺织和编织衣服,并开始驯服野蚕。嫘祖被后人奉为第一蚕,历代皇后嫔妃都有祭祀第一蚕的仪式。江苏苏州盛泽镇至今还保留着一座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的仙参庙。它是目前唯一一座专门供奉蚕桑文化的寺庙,但也说明至少在清末就有祭祀仙蚕寺的遗产。直到1949,在很多养蚕区都能看到一些类似仙蚕寺的蚕庙,但“第一蚕”雷祖也是供奉的。

苏州祥符寺巷还有一座雷祖庙,是苏州丝绸业祭奠始祖轩辕黄帝(公元前2697- 2599)的地方。在苏州民间传说中,雷祖成为轩辕黄帝三女中最小的一个,被民间养蚕农民亲切地称为三女。传说轩辕黄帝在十二天兽的帮助下,发明了织锦的织布机,并受到梳理三个女孩头发的箅子的启发,发明了芦苇,使经线在编织过程中不会被切断。这些传说和其他农业发明一样,都归功于史前时代的一两个英雄。虽然没有证据可查,但它们也保留了一些史实。

《搜神记》(中国古代神话民间传说,晋代干宝著)中还有一个关于养蚕起源的引人入胜的神话:相传古蜀有父女二人,父亲外出打工,留下女儿在家养马。很长一段时间,女儿思念父亲,跟马开玩笑说,如果能让父亲回来,就嫁给他。听到这里,马挣脱了缰绳,经过一番颠簸终于找到了父亲,望着自己家的方向呻吟起来。他的父亲非常惊讶,当他知道家里出事时,他骑着马回家了。当马回到家时,它拒绝进食。每次看到女儿进进出出,他都会打自己的蹄子。父亲觉得奇怪,问她怎么回事。女儿告诉了他真相。父亲认为这是对家人的侮辱,就用箭射死了这匹马,并在院子里晒干了它的皮。这个故事慢慢传开了。有一天,女儿和隔壁的女朋友又来到Mapi,笑着说:“你为什么要娶一个禽兽一样的女人?”何必招这种杀身之祸呢?”谁知话音刚落,马丕突然飞起,把女儿一扫而光。父亲环顾四周,几天后在一棵大树上发现了它们。女儿和马皮同时变成蚕住在树上,茧又厚又大。隔壁女朋友拿下来一些蚕养。人类也会用化妆品、香水等饰品来装饰自己的身体;我会修剪、染色和改变我的头、脸和身体的毛发,有时我会触摸我的皮肤(纹身、疤痕和穿孔)。这些装饰都会影响服装造型的整体感,但不会成为服装的一部分。

如果东西是随身携带而不是穿戴的(比如皮包、拐杖、雨伞),通常应该被视为配饰而不是衣物。至于首饰和墨镜,虽然我们在日常口语中会说“佩戴”而不是“携带”,但它们通常被视为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