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发展史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是研究社会的学科。根据发展程度和时间顺序,社会学理论一般分为古典社会学理论、现代社会学理论和当代社会学理论。社会学之父孔德创立了第一个社会理论——社会进化论。19世纪,三大社会理论分别是社会进化论、社会循环论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1830年到19年底这段时间,一般被认为是西方社会学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学特征是:与哲学关系密切;(2)受实证主义影响较大;(3)建立社会学的目的是维护和协调现存的社会关系。

社会学学术规模的成长期是19年底到20世纪30年代。社会学的发展可以看作是对工业化、城市化、世俗化等现代性问题的积极回应,也可以看作是对社会合理化的理解和反思。社会学初创时期,社会学领域在欧洲大陆占据主导地位,遵循着与英国人类学和统计学相似的发展轨迹。然而,进入二十世纪后情况开始逆转,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活跃在所谓的“英语圈”,即英语区。同时,社会学确立了自己的研究范围和方法,独立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研究范围越来越具体和专业化。早期的社会学家很少会局限于具体而狭窄的研究课题,如经济学、法学、心理学、哲学等理论相关领域也是他们所关注的。自18世纪社会学创立以来,社会学的认识论、方法和研究框架一直在经历扩张和分歧,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形成了以埃米尔·杜尔凯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路线、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反实证主义路线和以美国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社会调查的传统社会学研究局面。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着眼于社会关系和社会团结,坚持社会意识和社会整体主义,主张对社会整体层面进行实证研究。同时,他也对社会异常现象和社会偏差感兴趣。韦伯倾向于个人主义,即主张解释具体社会行动和社会现象背后的个人动机和隐藏的秘密。他试图验证任何社会现象背后都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