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13任皇帝是谁?

满清十三帝

1,顺治

顺治皇帝福临是进入清朝后的第一个皇帝。

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于2008年8月2日在沈阳即位,后转入顺治,在位18年。

死于顺治十八年(1661),24岁。

顺治即位后,叔父多尔衮辅佐。

顺治七年,多尔衮出猎,死于长城外。

14岁的福临提前执掌政府。

顺治皇帝天资聪颖,勤于读书。他吸收中国先进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度比较开放,不顾满清亲贵大臣的反对,非常倚重汉人官员。

为了保证新兴的统治基础的长治久安,他以明朝的兴衰为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顿吏治,注重与民同息,有节制地从中吸取教训。

然而,他年轻,任性,易怒。心爱的董飞一死,他就转为消极厌世,最后匆匆走过短暂的生命历程,英年早逝。

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公开皈依禅宗的皇帝。

2.康熙

康熙皇帝,名叶璇,顺治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五月四日)。

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康熙从小勤奋好学,样样精通。在灭崇、除三藩、* * *、平定准格尔叛乱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他或亲征,或胜千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精挑细选人才,褒扬清官,修河修河,网罗汉族知识分子,也体现了康熙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与叶璇的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并不幸福,诸侯之间争夺储位的斗争已使他憔悴不堪。

尽管叶璇认为自己是一个努力工作、关心民生的好皇帝。

当然,作为一个站在历史潮流前面,引导国家和民族快速前进的伟人,他要逊色很多。

3.雍正

雍正帝尹珍,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康熙第四子。

康熙61年,45岁的胤禛继位,13年登基,卒于圆明园。

寺号世宗。

康熙盛世前期——康熙末年,胤禛以社会停滞的形式登上历史舞台。

复杂的社会矛盾为胤禛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华的机会。

他高瞻远瞩,坚持不懈,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13年间硕果累累,为后人打下了坚实坚实的基础,达到了干隆师傅“抗干史圣”的巅峰。

他的历史地位不次于乃夫康熙和乃子甘龙。

虽然他多疑,刻薄,忘恩负义,统治苛刻,但这对于他的表现来说是次要的。

4.乾隆

李鸿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

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89岁。

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宽严相济政策,对国家足够务实,重视农桑,停止捐资平叛等一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他的文志武功。乾隆皇帝崇尚儒雅,擅长骑射,笔墨留存大江南北,是著名的文物收藏家。

清代的书画大部分被他收藏。他在位期间编纂的《四库全书》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卷,是《永乐大典》的三倍,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

但乾隆晚年生活奢靡,国库枯竭,贪官豪绅受到重用,以至于晚年出现农民起义,这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5.嘉庆

嘉庆皇帝是清朝皇帝高宗·李鸿的第十五子。

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立贾为太子,乾隆六十年登基,改称嘉庆,在位二十五年。

死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享年61。

寺名仁宗。

嘉庆皇帝是一位勤政审慎的君主。

他上台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改变乾隆后期的种种弊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清王朝的衰落。

个人认为,对于日益严重的腐败和懒惰,嘉庆皇帝始终无法对症下药,只能警告和恐吓一大批“保位”的官僚,最后呼之欲出。

他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一个日渐衰弱的封建古国来说,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对付外来侵略者,进而只能滑下衰落之路。

6.道光

道光帝冕宁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任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九月16),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

在位30年后,他69岁了。

寺号玄宗,葬穆棱。

智力平平的道光帝以节俭著称。

他正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守常而不知变。”

来自东南海域的鸦片中毒和英国的入侵让他坐立不安。

他想严厉禁烟,下定决心抗击侵略者,但不知道英国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什么是殖民主义。

平时他不知道自己是谁,遇到危险也没有预案,所以在防守战中手足无措,没有预案。他只能在自怨自艾和羞愧中叹息。结果他接受了英国的城下之盟,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江宁条约。

道光已经掌权30年了。

朝纲独断,事必躬亲,但内部事务,如吏治、河道工程、漕运、禁烟等都没有改善。

他努力工作却一事无成,这是他一生的悲剧。

7.先锋

咸丰皇帝伊宁,道光十一年(1831七月17)生于北京圆明园。

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二十二日)卒。

在位11年。

咸丰登基时,广西紫荆山前的金田村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

接着是英法联军之战,迫使咸丰逃往热河承德。

咸丰在位11年,民怨沸腾。他没有打,而且“大局失控”。他常常在深夜犹豫不决,不知所措,于是纵情声色,放纵自己。去世前两天,他还发了一道“益州花歌依旧”的诏书。

野心勃勃,才华横溢的咸丰帝,被困在祖师爷的框框里,却最终没能跨过一个门槛,带着无尽的忧虑,无忧无虑地走向世界。

8.同治

同治皇帝载淳是咸丰和叶赫那拉的独子。

生于咸丰六年(1856)。

同治十二年。

次年去世,19。

寺名“穆宗”。

14同治年间,清朝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等一系列农民起义。

还制定了一些所谓的“新西化政策”。

但这些都和同治皇帝没有太大关系。

当时的统治者其实是慈禧。

载淳年轻时是个少年顽童。作为一个年轻的皇帝,他真的辜负了朝野的殷切期望。

掌权两年后,他死于天花。

9.光绪

光绪皇帝于同治十年(1871八月)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上的酒精宫。他的父亲桓伊是道光的第七子,他的母亲是慈禧的妹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死后被立为皇帝。在位34年,光绪13年。

光绪皇帝在位19岁。他充满年轻人的进取精神,乐于接受新思想,“不甘于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一度成为改良派心中的“救世主”。

但改革危及封建保守势力的利益,遭到以慈禧为主的清朝贵族的阻挠。

戊戌变法的失败,扼杀了清朝改旧章的机会。

光绪皇帝没有勇气冲破封建礼教的枷锁。“他总是不开心”,心情很难过。他的一生是屈辱和悲伤的悲剧命运。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慈禧不得不随光绪皇帝逃到xi安。

义和团运动后,反清武装起义接连爆发,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国广泛蔓延,清朝濒临崩溃。

宣彤10

爱新觉罗·溥仪生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北京什刹海海滨小镇春王府。

1967 10 6月17在北京病逝,享年61。

他是《我的前半生》的作者。

宣彤登基三年后,孙中山倡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条件越来越成熟,清朝的覆灭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清廷不得不以光绪皇帝的遗孀玉龙和末代皇帝宣彤的名义发布退位诏书。

1931年,溥仪被侵华日军掠至东北。

1932年3月,成为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

日军战败后,他着装改革,担任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11,努尔哈赤(入关前的皇帝)

努尔哈赤,姓艾辛吉奥尔罗,本姓舒勒贝勒,出生于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满族奴隶主家庭。

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不屈不挠地站了起来,带着父亲和祖先的遗志,向士兵们进贡,“从中为王”。

他带领八旗子弟打白山黑水。他没有被大敌吓倒,遭受了重大损失。他勇敢地捍卫自己的威信,赢得了所有部委的支持。历时30余年,统一了女真各部,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清的形成。

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可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士兵变得更加强大。万历十+六年(1618),他们以“七大恨”祭天,立誓立说,开始为清朝的建立而努力。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书中,他的智慧和功绩将永垂不朽。

在与宁远名将袁崇焕的战斗中,战败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病逝。

68岁时葬于沈阳城东,名“涪陵”。

寺名“太祖”。

12、皇太极(入关前的第二任皇帝)

艾辛吉罗。

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是他的母亲叶赫那拉。

皇太极生于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

努尔哈赤宁远兵败而亡后处于后金可汗地位。17年登基,卒于清朝崇德八年(1643)。

寺名“太宗”。

他即位不到十年,就统一了整个东北,南至朝鲜,西至蒙古,屡败大明官兵。

天聪十年(1636)四月,改称皇帝,建立由关东统一的大清帝国,改姓“满洲”。

两个首都都被他雄心勃勃的西进举动震惊了。

经过宋金两次决战,明军精锐尽失。山海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大明山岌岌可危。

皇太极,历史广博,气度宽广,军事胆略过人,政治上有开拓精神,民族意识强烈,对汉文化有极大的向往,兴利除弊,善待官员。他堪称创业之王,继承了毛的开创之功,启发了大清统一大业。

他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13,慈禧(听政)(有争议)

慈禧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 165438+10月28日),父亲是恩人。

二十二岁时,慈禧生下了母亲还是孩子的载淳,并升为皇妃。次年,她被提拔为贵妃,在宫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咸丰帝死后,慈禧发动政变,杀死了肃顺,最终实现了“听政”。

在接下来的50年里,她独断专行。这期间地球上很多国家科技发达,经济繁荣,政治进步,中国却被这样一个充满权力欲望的女人统治着。她毫无生气,发育缓慢。为了自己的私利,她可以图谋不轨,反其道而行之,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最终导致了她死后三年清朝的覆灭。

而且慈禧造成的伤害给我们民族留下了沉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