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县的名胜、名人和美丽的传说
龚凡庙位于邹平县长山镇河南村,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灵堂。据旧书记载,此寺为地方官韩泽于二年(1065)所建。历经元明清多次修缮,最后一次修缮是清道光三十年(1850)。建筑分正殿和后殿,依山而卧,四檐斗拱。祠堂内有3株古槐树,是知县韩泽在宋志平二年(1065)栽种的。“文革”期间砍了两株,现在只剩下1株。因为树干是空心的,所以在树干里会生出新的枝条,称为“抱子在怀”。树高10米,树干直径1.5米,冠幅15米。夏天,这里枝叶繁茂,树荫浓密。1984年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2000年,复县三年。重建龚凡雕像,复制改造正殿墙壁、立柱,在院内立10石碑,大门加2只石狮,展现旧日风采。
唐李寺位于邹平县邹平镇石帆路村西北300米的一个山谷里。这是一座小佛寺。相传古代唐、曾在此练兵,故名。建造日期丢失了。碑文记载最后一次重建是在明朝隆庆时期。寺庙久经风雨侵蚀,殿内彩色壁画多为铁锹绘制。现存大殿32座,山门、东西殿、跨院僧室、藏经楼、客房。山门周围有4座重建的寺庙古迹。院内有紫丁香、柏树,院东有1文冠果树,树龄500年以上。唐李寺古建筑精美绝伦,布局精密,与周围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是一处胜景。该寺是县城唯一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1984年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和1998年,县里两次拨款维修这座寺庙。
半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东省邹平县,在邹平县与章丘市交界处的长白山白云山群落中,在县城以北15km处。
公园总面积480公顷,其中林业用地356公顷,天然灌木用地124公顷。公园内共有山峰18座,主峰玉皇顶海拔728.8米。山势连绵,危岩险峻,山高坡陡;谷深谷长,林木葱郁,遮天蔽日。鹿鸣山泉泛滥,鸟语花香,景色宜人。园内15主谷的水流经黛溪,汇入小清河。公园里有许多鸟和动物。据统计,有鸟类10目,29科,43属,64种,属于市级自然保护区。碧云谷、碧云广场、书明桥、翠竹林、河板仙境、仙翁石、抗日桥、铁壁、一线天、英烈石、抗日洞等23个景点,留下了游人的足迹。在平坦的谷底,有1000平方米的1综合服务楼,2000平方米的1停车场,160平方米的园区办公室,3个观光亭。是集餐饮旅游、避暑度假、学术研讨、休息娱乐为一体的理想旅游目的地。蜿蜒的山路直通公园,每年接待游客65438+万人次。
黄山位于邹平县南部,相传因黄土地而得名。其山如卧虎,又名虎头崖。山不高,海拔只有168.4m。
古代黄山有很多寺庙。西陵有毕夏袁俊庙,东陵有黄愚庙,刘猛将军庙,古博士庙,黄山文笔峰等建筑,五光十色。一年一度的兰会所吸引了许多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远近信男信女,祈福香火的人挤满了,好不热闹。4月1日至4月15日,黄山庙会举行。当时南北药商云集,药材交易兴盛,形成了闻名海内外的黄山药博会。
从65438年到0983年,它被辟为黄山公园后,山上的自然景观与现代城市建筑和谐交融,使黄山焕发出新的活力。在黄山北麓的东侧,有一座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园内古迹、遗英亭、怀烈亭掩映在松柏之中。北麓西侧的儿童游乐园里,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南坡,庆忌高速公路像一条疾驰的汽车洪流,黑龙从下面穿过,给黄山带来了勃勃生机。西面,黛溪湖风景如画,龚凡背水而立,黛溪山庄被黄山环绕。东路,林木葱郁,曲径通幽,是梁漱溟先生的陵墓所在地。在山顶,电视转盘高高耸立;山腰上,环山公路盘旋,直通山顶,绿树掩映间有连欣亭、痖弦亭、步云亭;在下面的山上,红楼青翠,绿树成荫;爬山可以俯瞰全城,进城可以欣赏山景,山城相映,如同画图。
丁公遗址丁公遗址位于邹平县花园丁公村东,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遗迹。除河蚌外,收集的文物主要有铲、矛、磨石斧等石器,以及具有典型龙山文化特征的骨串、骨针、蛋壳陶片等。陶器中有一个小陶罐,为泥灰色陶器,腹部凸起,颈部有串纹,直径5.2厘米,直径8厘米。还有陶瓮碎片,是泥灰陶。细绳模式和附加桩模式。尤其珍贵的是黑陶鬼脸三脚架腿、猪嘴三脚架腿等等。经考证,是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的典型遗存。上述类型的陶器均为滨州首次发现,对研究古代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84,该遗址被邹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经山东省文物局批准,指定为山东大学考古系邹平工作站。1988年,山东大学投资建立了三层考古楼,1850平方米,陈列文物1000余件。丁公遗址是一处重要的史前遗址,1991被列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近年来,省内外各界人士不断来此参观,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把这里作为专业教学和科研实践的场所。
李泉寺,李泉寺位于邹平县西南的长白山,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在唐中宗,万仞和尚重修寺庙,东山涌出一股清泉,被中宗命名为“醴泉”,故名醴泉寺。
礼泉寺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一对石狮子蹲伏在大门两侧,正对着文昌阁,殿内还有一座文昌帝像。寺西有一古钟,直径2米,高3米多。撞击声回荡在数英里之外。展馆南面是英雄殿,可容纳数千人。里面有一尊释迦牟尼的石像,由一块巨石雕刻而成,仅头部就有1多米高。寺后有两个院落,东边是龚凡寺,西边是三星堂。整个建筑完整、和谐、无缝。
龚凡庙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祖庙。范仲淹年轻时随母亲嫁到长山。曾去礼泉寺读书,饱受流放之苦。之后做官出名,礼泉寺也出名了。范仲淹死后,郡民建祠纪念,礼泉寺香火渐盛。
寺南有湖塘岭,深山幽谷,古木参天,内有石洞。据说范仲淹曾避开寺院的喧嚣在此读书,世称“读书洞”,又称“写作堂”。
礼泉寺环境优美,是一方风景名胜。抗日战争爆发前,梁漱溟先生曾在此创办乡村学校和医院。抗战时期是八路军兵工厂,后方医院。1939清明期间,日军扫荡,千年古刹毁于一炬。现在只剩下唐致公的纪念碑和石佛的头像。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礼泉寺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遗址和著名范仲淹的故乡,仍然是人们学习过去的旅游景点。
名人
傅盛:邹平生于秦汉,是《尚书》的传承者。他撰写了《金文尚书》,被历代学者誉为《尚书》的“再创造”。
刘徽:邹平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数学家,被誉为“古代世界的数学大师”,著有《九章算术笔记》,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段:晚唐著名文学家邹平,著有《酉阳杂语》,因其内容广泛而蜚声海内外。他的诗与李商隐和文听云齐名。
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少年时代在邹平度过。谥号郑文收藏了代代相传的范文正官方文件。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中华民族最高尚的道德准则。
张:邹平,明朝末年人,鸽子研究专家,被誉为“世界上真正的鸽子研究先驱”。
马孜:邹平,清初著名历史学家,著有《史燚》、《左卫》、《十三代玫瑰》。
我国近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梁漱溟于1931在邹平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进行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实验。
李广田:邹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与何其芳、卞并称“汉源三诗人”。他在民间文学的挖掘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后来担任云南大学校长、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刘建安,中国现代著名版画家,曾出版连环画《阿q正传》、《高尔基的童年》,曾任文化部教育司副司长。
郭在义:现代著名语言学家,训诂学专家,《训诂学丛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