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以前叫帝都吗?

标题:成都历史03/06 16:12

字体大小:[大][中][小]

王迁都成都

公元前4世纪,明成祖迁都成都。古蜀国,开明五世(一说九世)废帝名,迁都池里(今成都上南街一带)建庙。成都第一次成为首都。?

秦王会文灭蜀。

秦惠文王于公元前365438+公元前06年(梁王第五年,秦惠文王第九年)灭蜀。蜀国发生内乱,蜀王派军队去砍侯,侯向秦国求助。秦惠文派张仪、司马错去攻蜀,古蜀国灭亡。?

张若是首都。

公元前311年(周赧王四年,秦惠文王袁庚十四年)建都张若。秦惠文王出兵平定蜀国叛乱后,蜀国守将张若仿咸阳建都城,于公元前310年(周赧王五年)九月完工。成都分为大城市和少城市,城市像乌龟一样弯曲,所以成都也被称为“龟城”。?

文翁促学。

西汉景帝时期(前156 ~前141),庐江文翁任蜀县令时,主张教育,派人到国子监学习,学成归来,委以重任。还在成都城南(在今成都石室中学)建有石室龚雪,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开办蜀中学。?

刘备在成都称帝。

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刘备在成都称帝。刘备率军灭刘璋,掌管益州牧。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与魏、武城处于割据状态。公元263年,被魏征服。?

李特和李雄在成都工作。

李特和李雄,据成都西晋永宁元年(301),李特率众攻占成都,建立农民政权。公元306年,其子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公元338年,他的继任者将国名改为“汉”,史称“成汉”。“成汉”政权延续六代,东晋永和三年(347年)亡国。?

唐朝皇帝在成都避难。

唐朝皇帝在成都唐玄宗天宝住了十五年(756)。因为“安史之乱”,玄宗去蜀国定居成都。玄宗回长安后,唐政府将成都升为“南京”。唐僖宗光明元年(880),黄巢、傩人逃入四川,在成都居住了3年。?

成都浣花夫人魏

公元768年,浣花夫人在成都守大理三年,泸州军使杨子霖乘我军成都尹、剑南淅川使崔宁之机,奇袭成都。崔宁(人称浣花夫人)的妃子石人,发了财养了几千人,长得帅到可以攻击她。杨子霖失败,成都保底。石人镇守成都有功,朝廷封她为吉果夫人。成都人视她为守护女神,后来在成都城西的浣花溪边建起了浣花夫人庙。?

成都芙蓉花开城

成都五代以后,蜀国皇后孟允熙赏花名品,偏爱芙蓉花。他下令在都城成都的城墙上遍种芙蓉树,并派专人看管。后人继承了这一习俗,到处种植芙蓉树。每到秋天,芙蓉花盛开,满城都是美丽的花朵,因此成都得名“芙蓉城”。芙蓉现在是成都的市花。?

圣凡石秀

三修史模式指北宋学者范真、范祖禹、樊冲,均为成都华阳县(今双流县)人。范真参与编纂了《仁宗实录》、《住宅笔记》、《新唐书》、《类编》等书。范祖禹是范镇的侄孙,著有《宗申志》、《唐鉴》,并在司马光撰写《子同治鉴》时担任其主要助手。范祖禹的长子樊冲主持了宋神宗和宋哲宗王朝的重建。这三大流派在中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范祖禹所著的《唐鉴》(12),被誉为“明朝三百年治乱”的历史巨著。?

建立益州通信服务

设立益州交子服务“交子”,中国最早的纸币,是商家之间进行支付的支付凭证。“交子”最早出现于公元1008年,最早分布于成都。北宋仁宗天盛元年(1023),宋政府在成都设立益州交子服务处,统一管理交子的分配和流通。?

据成都张

张据成都清顺治元年(1644),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张攻占成都,在大西建立农民政权,改元朝为大顺,自称大西王。?

石大开九一客家巷

柯家巷同治二年,石达开(1863),太平天国国王石达开率军入川,攻成都失败。在大渡河子大地(今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被清军俘虏,于同治二年五月十日在成都客家巷被杀。?

建立尊经书院

尊经书院创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四川学者张之洞在成都苗文街西侧西施寺附近集资修建了尊经书院。于光绪元年(1875)春建成开业。书院以人才库著称,王?云、宋、等。先后担任过学院院长。尊经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在近代四川,杨锐、、宋、蒲殿军、张澜、、吴等一大批“蜀学者”和杰出人物都曾就读于此。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书院扩建为四川省高等学校(四川大学前身)。?

成立四川机器局

四川机器局创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四川巡抚丁宝桢在成都东大门莲池创办四川机器局,次年建成投产。这是四川最早的军工厂。规模扩大后,辛亥革命后更名为四川兵工厂。四川机器局是洋务运动在四川最突出的成果,客观上刺激了四川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四川公路保护趋势

5月9日,清政府公布清三年国有铁路政策(1911)。抢商铁路的圣旨传到成都,立即遭到成都立宪派的强烈反对。同年6月,清政府与英、美、法、德等国银行集团签订“借款合同”,其攫取路款、出售路权的阴谋彻底暴露。6月17日,成都士绅、商人在乐府街铁路公司成立护路同志会,誓要“毁约护路”,护路风潮迅速从成都蔓延至四川。9月7日,四川巡抚纠集陆宝同志会蒲殿军、罗伦、张澜等人,屠杀上访群众,制造了“成都血案”。9月8日,陆宝同志在成都附近的军队揭竿而起,围攻成都,全川同盟成员乘机发动武装起义。四川护路风潮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日本轰炸成都

抗战期间,日军多次轰炸成都,包括两次大规模轰炸。1939年,成都市中心被日军飞机轰炸,数百平民丧生。日本飞机轰炸了成都,造成1000多人伤亡。?

成都市人民政府成立。

成都市人民政府成立1949 65438+2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成都。1950 65438+10月6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成立,周士第任市长。?

成都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成都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两个奇迹:一个是它的名字,两千多年来从未改变,这在中国地名史上是罕见的;第二,两千多年来,成都一直是四川各县、州、府、省等行政区划的首府,从未改变。可以算是中国最古老的省会城市之一。

地理

成都位于郭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东临龙泉山,西接邛崃山。其中,平原地区和周围的丘陵山地几乎占了一半。成都位于成都平原东部,平均海拔500米左右。成都平原是中国西南最大的平原。位于岷江干流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灌溉渠网呈扇形分布在广阔的成都平原上,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随人,饥不知饱”的“天府之国”。

历史

成都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据史料记载,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蜀王国从广都畈乡(今双流县)迁都成都,建城。至于著名的成都的由来,据《太平玉环记》说,那是借用了西周建立都城的历史过程。“周王泰自梁山止岐山,一年成市,三年成成都,故名成都。”五代时,后蜀皇帝孟尝君偏爱芙蓉花,命人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在花期,成都被称为“芙蓉市”,所以成都也被简称为“芙蓉市”。

经济

成都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此外,都江堰水利工程自古用于灌溉,是四川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成都的手工业历史悠久,许多产品闻名全国。蜀锦、蜀绣、漆器、瓷胎竹编等都是杰出代表。

文化

成都是古蜀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今天出土的大量古蜀文物表明,早在商周时期,古蜀人民就创造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

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早春、夏热、秋凉、冬暖。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降雨量约1000mm。成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日照时间短。民间谚语“蜀狗对着太阳叫”就是对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空气湿润。所以夏天虽然气温不高(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35摄氏度),但显得闷热。冬天,平均气温在5摄氏度以上,但因为阴天和潮湿的空气,看起来很冷。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月份,冬春两季雨水少,冰雪少。

成都是中国西南部的一座古城。早在3000年前,成都平原上就有部落居住,称为蜀国。公元前316年,秦朝派张仪、司马错入川,合并巴蜀,改蜀为蜀郡。当时蜀郡治水专家李冰带领群众修建都江堰,削山引河,开渠引水,成都平原因此被称为“天府”。王莽末年,成都第一次成为封建帝王的都城。三国时期,蜀汉在这里建都,十六国的程汉、五代的钱树、后蜀都在这里建都。秦汉时期有锦官、车官,故成都得名“锦官城”、“车官城”,简称“锦城”。五代以后,为了加强防御,蜀国的孟知祥在城的四周修筑了一道低矮的土墙,称之为“马洋城”。到孟云时,城墙上种满了芙蓉树,所以成都又叫“芙蓉城”,简称“蓉城”或“蓉”。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是闻名中外的三国文化圣地。位于成都,是中国最著名的诸葛亮、刘备纪念地,也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共祀的寺庙,更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三国博物馆。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23年,主要由惠玲、汉昭烈祠和武侯祠组成。寺内古柏密布,环境优雅,大殿宏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唐代诗人杜甫故里成都旧址,位于成都市区,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竹林风光的名园。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迁居成都,历时三年零九个月。他在这里写了240多首诗,著名的《草堂被秋风吹破》就是住在草堂的作品。主要建筑有大邑、石唐诗、柴门、工部庙、少陵草堂等。建筑结构紧凑,相互呼应,独具特色。草堂博物馆现有史料3万余卷,文物2000余件,是研究诗圣杜甫的珍贵资料。杜甫草堂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永陵博物馆:

它是五代时期蜀国前皇帝王建(公元847-918)的陵墓。位于成都市区,发掘于1942。出土的重要文物有白玉、丧书、玉带、玉杯、银碗、铁猪、铁牛等。是研究五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珍贵资料。这里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环境幽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被誉为21世纪中国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位于成都西郊青阳大道,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这个遗址代表了3000多年前灿烂的古蜀文化。在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中,大部分是精美的金玉饰品和大量随葬的陶器、象牙、龟甲、鹿角等。栩栩如生的石雕造型独特,举世无双。该遗址文化与附近的广汉三星堆遗址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国考古史上继三星堆之后的又一伟大成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船棺遗址:

位于成都市中心商业街的古船棺遗址于2000年7月被发掘,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每具船棺都是由特大原木制成,其墓葬规模是中国最大的。同时出土的文物包括制作精美的陪葬陶器。该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殊院:

是清代川西“四大丛林”之一。唐代原名妙元塔,宋代名为新乡寺,明代毁于战乱。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重修后,改名文殊院。有唐宋以来的古今名人书画500余件,各类典籍1.2万余册,还有汉代以来的碑刻、雕塑、刺绣等实物珍品。

青羊宫:

中国著名的道观之一。位于成都市区,建于唐代,现存寺庙建于清代。主要建筑有灵祖殿、浑源殿、八卦亭、无极殿(三清殿)、斗姆殿、唐王殿、柴景台等。故宫文物丰富,环境优美独特,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