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Q”黄酒到“邵昕”——千年古城的产业转型

工作人员在绍兴柯桥盛鑫印染有限公司操作数码印刷机进行印染。新华社记者翁宇摄

新华社北京65438+2月20日电(记者强晓玲)65438年2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从“小Q”黄酒到“邵昕”——千年古城的产业转型》的报道。

提起绍兴,很多人会想到鲁迅写的一碗黄酒。

其实,梳理这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的“工业史”,除了米酒、珍珠、纺织印染这些有着深厚人文内涵的经典产业,还有化工、金属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甚至还有面临全球竞争的新兴产业,其中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全产业链的“邵昕”无疑是最大亮点。

数字显示,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浙江两大产业绍兴集成电路和高端生物医药逆势增长,数字经济产值增长27.5%,生物医药企业产值增长7.5%。

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说,多年来,绍兴着力打造“3+2+4”现代产业体系——3是纺织、化工、金属加工三大重点传统产业;2.黄酒和珍珠是两个历史经典产业;4是四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现代医药、新材料。“2019,绍兴用全国八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六千分之一的GDP。”马卫光说,绍兴作为浙江省在“腾笼换鸟”工作中获得“七连冠”的城市,是中国和浙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祖宗范”也要正气,要创新。

起源于中国的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绍兴黄酒无疑是国内外最著名的。其中最具特色的花雕,又名“状元红”、“女儿红”,文化底蕴深厚,寓意美好。

黄酒行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绍兴的“祖饭”。但黄酒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却有些尴尬:2016年,一项调查显示,在“近三个月的饮品”中,红酒和啤酒分别以60.9%和58.0%占据第一梯队,白酒以38%占据第二梯队,黄酒以19.6%位列第三梯队。

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个有着千年口碑的行业走向没落。我们做什么呢绍兴人意识到“祖饭”要正气,要创新。

不久,绍兴黄酒集团与高校合作成立“古越龙山创新实验室”,取样建立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数字化酒体设计,提升黄酒品质。绍兴黄酒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白红介绍,公司推出了黄酒奶茶、黄酒冰棍、黄酒冰淇淋等一系列包装不同、口味各异的时尚“小Q”黄酒产品。、“以排长队为代价,吸引很多年轻人尝试一点诗意。”

“旧瓶装新酒”之后,绍兴通过创新品牌营销、壮大酒庄产业、融合文化旅游、打造黄酒小镇,打造了“世界葡萄酒产区、中国黄酒之都”的产业形象。

除了黄酒,珍珠也是绍兴的一个历史经典产业。绍兴市经信局局长何建刚表示,“随着珠宝设计、营销、展示开发能力的不断提升,绍兴正从‘珍珠’走向‘珍宝’,向世界级珠宝加工贸易中心迈进。”

在一个纱线上做大文章。

"我最好从一个故事开始。"在绍兴针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的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副总经理陶手里拿着一个粉红色的纱球,演示着企业如何从劳动密集型升级为科技智能化。

“过去,我们直接给奶酪染色。为了上色均匀,需要大量的工序和人力将纱线松开,然后通过一系列工序上色。工艺复杂,人工成本很高。”陶解释说,后来通过流程再造管理,纺纱原料先染色再纺纱。仅这一项技术改造,“原来10人的工作量,现在只需要两个人就能完成,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周国成立于1988,是绍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见证者。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的印染、化工等行业不断发展壮大,也让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分红后,企业效率提升乏力。为保护环境,提高印染化工行业效益,绍兴先后通过“整合集聚一批、退出淘汰一批、兼并重组一批”,完成了不同区域的集聚升级。

集聚效应明显。2019年绍兴印染、化工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13.7%、17.2%,远高于绍兴工业平均水平。何建刚说,“今年6-6月,即使在疫情影响下,印染、化工行业工业增加值仍保持正增长。”

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政府积极引导推动,同时注重激发企业自身的创新活力。

近年来,周国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技术改造、废气和废水的收集和处理。通过不断的技术升级,仅原料染色工序就“减少了50%的人力和70%的工业用水。”2017,周国被绍兴市列为印染行业首批绿色标杆示范企业。

如今的柯桥是中国轻纺城,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全的纺织品集散地。每年全球近1/4的纺织产品在此交易,销售网络覆盖全球192个国家和地区。"搬迁是一次伤筋动骨,也是一次脱胎换骨."陶说,再造了“一张白纸”,周国成为集印染技术、新材料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

“我们的纱线染色不再是普通的纱线染色。通过在这种纱线中加入高科技原料,使其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新型面料的原料。比如透气保暖内衣面料,比如具有轻薄、排汗、抗紫外线功能的运动服面料等。,我们已经是优衣库、ZARA、H&了;m”等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面料供应商,陶手里拿着纱球,眼里有光。

“邵昕”已经遍地开花。

“这么说吧,我们现在做的其实就是自主研发的‘中国芯’。”

绍兴郝伟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是郝伟集团上海威尔半导体有限公司在绍兴越城区集成电路工业园的全资子公司。R&D的导演李洪亮,在简洁而又“有科学气质”的办公室里也很简洁。

“这符合我们的气质。上下游产业链非常完整和集中,效率高,服务到位。园区的产业文化氛围很好,特别适合我们创业公司的孵化和发展。”李洪亮解释了“郝伟集团”落户绍兴的原因。

李洪亮讲的是上下游产业链。毋庸置疑,他们都是国内芯片领域的“大咖”公司。如今,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园不仅引进了集成电路设计头部企业豪威科技、SMIC、中国晶圆代工头部企业长电科技等项目,还带动了全产业链项目集群的建立。目前已吸引集成电路相关项目70多个,总投资2000多亿元,储备项目30多个,总投资6543.8+050多亿元。

上世纪80年代,原位于甘肃的871工厂(后更名为华月微电子有限公司)落户绍兴,让绍兴与集成电路产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何建刚介绍,871厂原是国家集成电路发展五大支柱企业。“871工厂的到来,为绍兴营造了良好的产业氛围。随后,浙江华月芯电子有限公司、绍兴光大芯微电子有限公司、绍兴芯谷科技有限公司等集成电路产业企业相继成立。”尤其是2065438+2008年3月,SMIC落户越城,绍兴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更是如虎添翼。

2019年5月,绍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被写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同时,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平台入选浙江省首批“万亩千亿元”新型产业平台。

并且,通过引进张江生物等一批龙头企业,建设格力药业、德启药业等一批创新型医药企业,以及细胞、糖工程生物医药项目等一批高端项目,绍兴滨海新区高端生物医药平台入选浙江省第二批“万亩千亿”新型产业平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