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
1037年春天,安徽天长县的官道上出现了一个风尘仆仆的白面书生。他穿着一件长袍,带着几件行李,这是谁也想象不到的。这是新上任的县长包拯。
此时包拯39岁。老板年纪不小了,却是第一官。离他即将获得的“蓝天”的名衔不远了,但距离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开封有阿宝青田”的开封市长还有20年。
溅了皇帝一脸。
包拯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这与传说不同。他的父母既完美又可爱。生长在官宦家庭的他很有上进心,29岁就中了进士。但包拯为了侍奉年迈的父母,拒绝外出做官,在家呆了10年,直到父母病逝,尽孝完毕。
所以他出现在北宋官场的时候已经是中年,但举止完全是“玩世不恭”。
事业的第二站,广东肇庆——当时还叫端州,著名的端砚就是它的创收项目。然而,在官僚的盘剥下,端砚打着“朝贡”的旗号,十有八九成了行贿的拳头产品,真正送到皇帝手里的当事人寥寥无几,更别说拿到市场上卖了。
包拯一来,就下令广东省固定进贡。而他自己,直到离开端州,也不曾带走砚台的一面。“端砚事件”受到朝廷赏识,三年后包拯被调到开封。这是包拯自中考以来第二次来北京。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是一个士大夫意识高度觉醒的时代。汉唐时期的“贵族社会”已经完全转变为“市民社会”,许多文人“以天下为己任”,敢于在朝廷上与皇帝对抗。更有甚者,我觉得一个人单挑皇帝还不够,于是找了一帮同事展开激烈的舌战围攻皇帝。而包就算不是领导,至少也是让头疼的人物,其主攻方向是最敏感的人事问题。
宋仁宗宠爱张贵妃,她的叔叔张耀祖乘“直升机”飞黄腾达。除了担任财政大臣,他还担任了四个重要职位,这在北宋的外戚任用史上创下了独特的纪录。
一堆大臣为此大吵大闹,集体使出浑身解数,要求皇上撤了张耀祖。辩论高潮时,包拯站在仁宗面前,滔滔不绝,口吐白沫,溅了皇帝一脸。仁宗气得走了,回到后宫对张贵妃发脾气:“你只知道他升官做了国徽使,却不知道他是当今帝国历史上的包拯!”
在宋仁宗的偏袒下,弹劾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围绕着老张的任命,包拯等人和皇帝陷入了一场持久战,老张在战争中上下浮动——弹劾高峰期地位略低,风头过后又迅速上升。直到老张去世不久,整个战斗才正式结束。
包拯全盛时期。
此后,郭成友和王魁打了两轮...包拯这个“糖果牛”,树立了一个贪官也不放过的光辉形象。
“庆历新政”的两个纪念馆
当范仲淹在政坛崭露头角,掀起“庆历新政”高潮的时候,包拯还是一个刚从地方调到中央的“菜鸟”。
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范仲淹的改革?朝廷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场“党争”:你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是保守派的王把包拯从端州拉到了监察御史的位子上。王的推荐,大概是给保守派阵营打一针强心剂,壮壮胆,他也不指望这个年龄的“菜鸟”能为碾压改革派做出什么贡献。
但这次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官僚,这与包拯的政治关怀不谋而合。他把矛头对准了新政的重要措施之一——“省法官”。范仲淹派按察使到各地监督地方官员。法官一句话,就能决定地方官是去中央,还是进监狱。据说他们大权在握,为所欲为。
包拯的论文一直一针见血,提出“请不要以滥人为监督者”。随即,关于“按察使”是否加剧吏治腐败的争论达到白热化。宋仁宗开始意识到改革派官员并不是一潭清水,有些人会混水摸鱼。
这位“新秀”在扳倒改革派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保守派大臣喜出望外,以为包拯可以为己所用。但是接下来的事情让他们大吃一惊。
1045年春节,范仲淹罢京,新政失败,保守派互贺。没想到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包拯的文章《请仍以考试打黑幕子弟》振振有词,大谈范仲淹以考试选拔士大夫子弟的政策应该维持。
如此公开地肯定一个已经被否决的政策,保守派都惊呆了:这个人是不是犯傻了?
众所周知,在包拯眼里,没有派系,只有正义;没有党争,只有真相。
六年后,升任谏院的包拯显然把范仲淹变法的不幸命运忘得一干二净。他交给宋仁宗一篇著名的论文“七件事”——辨奸诈忠、不疑朋党、守信用、治奸诈人、用人不疑、才用才访、启用贬臣——与“庆历新政”如出一辙。大臣们明白了:包拯是一个讲真话的另类官场。
当包拯弹劾宋瑶时,没有人感到惊讶。宋瑶的文学才华是浪漫的,他已经当了七年的首相。他没有什么不好,比如没有贪污受贿,没有暴政,没有道德败坏。但包拯说,是的,因为你没有工作;国家的重要大臣,毫无建树,是“吃素的”,当然应该被弹劾。他的话可能很激烈,但他的眼神真的很透彻。
从开封到财政部
1057年春三月,59岁的包拯终于来到了开封。
他的第一项举措是改革诉讼制度。北宋时期,平民要申诉,必须通过“门牌署”逐级提交案件。狡猾的小官利用这个机会敲诈百姓。包拯二话不说,废除了门牌号署,人们可以直接联系办案官员,顿时让人欣喜不已。“开封有阿宝青田!”
其实包拯当开封市长不到两年。61岁时,他又接到仁宗的一个重要任务:当三秘,打理国家财政。
在这个位置上,包拯显示了经济改革的才能——变“息”为“和”。当时朝廷过度征用百姓。包拯说,朝贡物品也是商品,朝廷要以一定的价格从“和合城”的百姓手中购买;至于急需的物资,问有钱人要。
恰好这两年包拯掌管财政,江淮、浙江饥荒不断。北宋时期,朝廷收税是现金,不是实物。所以人们不得不把粮食卖给政府来“转换”成现金,官员们趁机降低粮食价格。平时还好,到了荒年,人就麻烦了。包拯充分发挥“藏糖”的特点,一口气写了四封信,“请避江淮浙之变”。
经济改革的效果让皇帝越来越信任包拯。1061年入中央官,任副使节(副总理)。但63岁的包拯已是暮年。欧阳修说包拯一生“很少孝顺,在村里有所耳闻;晚上有个直段,而且是在法院。这种亲情消耗了他的一生。虽然还有很多他不喜欢的,想改变的,但是也无能为力。
宋仁宗亲自去包拯家里看望他的病情。这是君臣最后一次。1062年五月,包拯死于开封,举国哀悼。
一千年后,我们回顾包拯的一生,会发现他的仕途其实很平淡。他没有剁了忘恩负义的徐,他身边也没有一只英姿飒爽的王猫,他甚至没有发明一台三脚铡草机。他连黑脸和月牙胎记都没有。也许你要问,他做了什么?
他带人挖井,免税;他关心开封的建设和宋朝对辽的外交。然而,他做得最好的是就此事给仁宗写了一份报告。有时候弹劾人,有时候出主意,偶尔发脾气。说他是“劝谏者”是不完整的。他更多的是一个努力工作的好部长。一点一点地,把他的改革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