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1这学期我在教高一历史。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各科成绩发展不平衡。我相信通过这学期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历史成绩会得到整体的提高。
课程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通过各种渠道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的:进一步了解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感知历史、积累历史、了解历史和现实并积极参与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述历史与理论的结合;注重探究性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综合比较、总结和解释;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可以更多地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情怀,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人生理想。
教学措施
1,钻研新课程教材,根据历史课程的目标和学校、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历史教学课堂。
2.认真教好每一节课。课堂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和总结史实的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关爱学生,以情动人,耐心辅导每一位学生,认真审核学生的每一份作业。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及时反馈教学,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采用“情境教学”,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5、结合实际,开辟第二课堂。本学期要求学生开展适当的课外阅读和历史调查活动,收集相关史料,撰写历史习题,制作历史课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逐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科书分析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高中标准实验教材《历史1必修》的内容。这本教材讲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史,有八个专题。
本模块学习点: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2.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3.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思潮;5.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7.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人类社会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人生理想。
时间表:
每周教学进度
1军训
2 .完成对中国古代史基本线索的回顾和解释。
3中秋假期;
4完成第1单元1和2的教学。
5.完成第3课和第4课的教学任务。
6国庆节假期
7.完成第二单元的教学任务;比较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政治制度。
8.完成第7课和第8课的教学任务;
9.完成9项教学任务;安排中期评审;
10期中考试;期中考试分析,
11完成9和10的教学任务;
12完成了11和12的教学任务;
13完成了13和14的教学任务;
14完成了15和16的教学任务;
15完成了17和18的教学任务;
16完成了19和20节课的教学任务;
17完成了21和22节课的教学任务;
18完成23和24的教学。
19元旦假期;
20个期末考试习题;最终审查;
21期末考试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根据这些新的目标和要求,结合我校教学工作的总体部署,特制定本学期高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状况的分析
这学期每个班的学生分三个层次,中考高分的少一些,中等分数线以上的占大多数,中考低分。总的来说,学生的情况不理想,给教学带来很多困难。学生基础比较一般,认知能力较低。本学期是大一新生从初中到高中的第一学期。学生处在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中,面对新的面孔,手握新的教材,这就决定了高一新生必然有一个或短或长的心理适应期和心理调适过渡期。在这期间,学生可能会有某种排斥。高一新生也面临着学习方式和方法的调整。高一新生也面临着初高中课本提到的知识点衔接问题。初中强调记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更强调基于记忆的理解和运用。对于历史,就是要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充分挖掘教科书和相关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运用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信息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形成能力。高一新生来自县城不同的学校和乡镇。原校不同的文化氛围,使得学生在心理、生理、学习方式、学习态度、社会认知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我们应该积极正视学生的差异,努力促进他们的发展。所以“新”是高一学生的一大特点,“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更具有可塑性。因此,作为一名高一教师,要紧紧围绕“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写好“新”的文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在“塑造人才”的征程上打好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作为高一新生,对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认识水平。面对这一实际情况,本着小步快走、高频次、勤于实践、夯实基础、提高能力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以下教学计划。
二、教材简要分析:
高中历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政治文明历程为主题,主要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分28课进行阐述。包括中国和外国,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本书共八个专题: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趋势、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近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文化是经济和社会在社会中的体现。在整个高中阶段,高一政治文明史起主导作用。教材的编写采用中外合编的特殊历史体例,每个单元着重探讨一个相对宏观的历史问题。每个单元又分为几节课,每节课都涉及一个具体的历史问题。对于专门历史的学习,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建高楼。
三、教学目的和任务: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历史必修课的学习和探索,不仅要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还要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历史进程,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学期的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和事件,正确认识政治制度演变的必然性及其对近代的影响,进而正确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四、教学质量目标:
期中考试,学生合格率60%,优秀率10%。期末考试,学生合格率70%,优秀率20%。
动词 (verb的缩写)关键任务: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巩固知识基础,稳步提高学习成绩。
不及物动词具体措施:
1,做好初高中衔接,放慢讲课速度,让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
2.认真学习分析课程标准,了解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科目考试标准,深入挖掘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课前课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主题式教学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学习内容,并有明确的目标。
3.做好课堂效率,扩大提问范围,关注每一个学生,观察学生的课堂状态。在课堂上尽量精简和实用。要求大家上课在课本上做笔记,课后整理知识。
4.因材施教。做好学生意见建议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调整工作,不断修正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把对全面性的关注和对学生个性的关注结合起来,耐心辅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5.做好知识的巩固,注重课后反馈,每节课后完成练习,每单元课后进行总复习和考核,增强学生应试能力。
6.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准确应用以下词语:理解、掌握、注重学习、知识转移。
新学期又开始了。为了使今后的工作更加顺利,特制定本工作计划。请各位领导批评指导。
一、教材分析
《政治文明》课程是高一上学期学习历史的必修课,集中讲述了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吸取必要的历史教训。
二,学生现状的分析
今年教16级,7级,8级,94级的历史教学。通过初步的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的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养成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一直把历史当作“副科”,很少重视。
三、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过程和方法:学会收集有关政治活动的历史资料,并进行初步的归纳和分析;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中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和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类社会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认识,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确立人生理想,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
四、工作措施
1.加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质量,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
就是牢牢记住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准确理解。要注意如何把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复习中的专题、热点联系起来;要研究如何整合教材,如何加强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嫁接和衔接,如何整合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之间的衔接;要研究使学生扎扎实实掌握主要历史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做到记忆牢固、理解准确、运用灵活。
2.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针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有效信息提取能力、思维能力、考试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
本文研究了如何实施问题意识教学,即如何在复习教学中渗透问题意识,如何将教材中的陈述性史实转化为问题材料,如何将历史叙述转化为历史质疑与追问,如何鼓励学生寻找史实之间的因果转化关系,如何将历史知识序列转化为历史问题序列。
本文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论理解能力,即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把理论观点转化为认识历史的思维方法,全面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研究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来培养和训练历史思维能力,即如何把各种能力培养与具体的历史知识和一定的方法技巧结合起来;如何通过教学、测试等环节和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之内容化、方法化、规律化,以有效提高学生回答历史题的基本能力。
研究了哪些措施和方法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含义;能准确总结提炼有效信息;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3.加强学生写作论文的规范化。
初步设想通过教师明确要求、样卷展示、个别指导、截止日期四个环节加强学生写作答案的规范化训练。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三个教学目标:一是放慢速度,夯实基础;二是梳理线索,构建结构;三是注重能力,与高考相衔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全面整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
动词 (verb的缩写)职业发展计划
本学期,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广泛涉猎本学科、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理论,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对素质教育和高效课堂有更清晰的认识,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将成果付诸教学实践。
第六,教学时间表
第2-4周:第一单元。
第5-6周:第二单元。
第7-8周:第三单元。
第9周-10:第4单元。
第11周:期中考试。
第12-13周:第五单元。
第14-15周:第六单元。
第16-17周:第七单元。
第18-22周: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这学期是高三六个学期的第一学期。学生中考开卷考试,大部分历史基础薄弱,而高中课本理论性比较强。因此,我们应该非常重视教学常规和基础。从以下链接开始。
首先,关于教学
1,备课:达到深度和谐。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进度提前编写单元教案,在备课组的组织下集体备课,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找准本课程在教案中承上启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熟悉教材的全部内容,写好教案。教案设计要规范化。另外,补习计划要认真做。考虑到学生词汇之外繁重的学习任务,辅导计划应该在课堂上完成。
2.类别:
(1)目标明确。明确单元和班级目标,整个教学过程要紧扣教学目标,及时反馈,合理控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设计好导语。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好导语,以新颖的方式迅速吸引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注意,为实施教学目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把握内容。要突出重点,教学要做对,要在重点、难点、重点地方下功夫,防止面面俱到、贪多求全、不分主次的现象。
(4)注重启发式教学。传授知识具有启发性,力求科学、准确、简单、具体、生动、有趣;要注重启发式提问,精心设置问题意境,形成难度适中的探索性问题群;问题的讨论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发表独到的见解,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展开讨论,逐步深入。
(5)学法要引导。鼓励学生多用嘴、手、脑,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6)课内复训。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精心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的训练过程。课堂练习要设备齐全,要有梯度,让资优生和后进生都得到培养。
(7)优化教学环节。语言要精炼、有启发性、趣味性,板书、画图的设计要科学;书写规范工整,大小合适;教学态度亲切自然,感情真挚;注重外表,穿着简单大方,就是一个例子。
(8)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将现代教学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学。
(9)运用课堂教学机智。对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要按照宽容的原则妥善处理,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化消极为积极,化阻力为动力。
3.作业:根据年级组的要求,我们历史科尽量不布置作业,作业在课堂上完成。这需要适当的作业。紧密联系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难度适中,层次分明。注重“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第二,加强教学和研究。
1,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包括学习课程标准、考试大纲、高考试题;深入学习教材,加强集体备课和讨论;积极开展和参与各级公开课的观摩、学习和交流;该组教师将授课(详见附表),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质量。
2.这一组的青年教师力求及时总结,根据自己本学期平时的教学实践,写出自己的想法、感受或反思。最好是写一篇教学论文。准备各级论文的年度评比。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根据学校教务处的要求和教研组的统一安排,高一校本教学的内容是《大国崛起》。通过学习,可以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角度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角度分析大国兴衰成败,激发学生探索真知的欲望。
第四,教学数据库的建设
这个组的老师自己整理教案和课件,和备课组一起形成自己的数据库。此外,每人提交一个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和课件,还可以参加各级比赛。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5。指导思想
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保障教材、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因此,教学要跟上高中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步伐,保证高中历史教学的稳步推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教材分析
历史必修一研究人类政治礼貌的发展史,教材选取贯穿古今、与中外相关的学习题目。主要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历史影响,懂得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和解释,了解人类社会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进程,从而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奋斗的人生梦想。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部分。人类的政治活动不仅受到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制约,而且反作用于经济和其他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曾指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为国家确定方向,决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材料。换句话说,代表必要阶层利益的社会团体、社会力量及其个人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国际上的言论和活动都是政治。因此,我们研究历史,了解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学习情境的分析
高一十二个班近七百人,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学必须分阶段巩固提高。对于一些成绩好的同学来说,要做高难度的作业和论文。根据学习情况和特点,在教学中有必要重点讲解一些章节,重点讲解基础知识。
第四,具体工作
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借助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动力,加强高一历史基础教育,同时不断提高学生迁移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全面提高历史教研质量;加强教材研究,重视信息交流,不断提高高一历史水平。
1,制定并实施教研活动计划
(1)完善筹备组工作,每周两次,频繁交流,多调研。
(2)结合学校月考制度,做好平时考试,认真及时批改,重点学生要面对;分析总结,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点,查漏补缺。
(3)认真完成讲课计划,每周能听一节课。
1.加强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2.利用好小组备课,改进课堂教学,是本学期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高一新教学,精心组织备课,分解教学过程,从细节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案。
3、搞好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根据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学的要求,以提高课堂的即时效率为重点,从“严、精、活、实、高”五个方面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一步步取得成效。
(1)提供高一历史新研讨会。从能力角度看,要把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重点培养和运用生产力标准、实事求是、宏观微观、人类礼貌进化四个理论尺度。
(2)抓好高一历史课的素质教育,结合高考改革的情况,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综合技能。(3)开展大循环课堂教学研究。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循环课堂教学”,及时总结阶段性研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适当调整研究计划。在本学期,我们将最终确定“循环大课堂教学”的模式,在教学中严格师生互动,进一步深化模式的概念,完善研究工作。
4、抓好学习计划的制定和使用(电子备课)
学习计划的制定要以分工合作为基础。首先要确定主备人员,然后小组进行总体调研,最终确定。学习计划要选择材料和试题。
5、实施单元考试,做好成绩分析。
综合考点信息,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融合,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应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能从“点”展开,又能结合所学知识。
(1)认真写好每一张试卷。备课组分组研究,选择试题,突出重点,难度适中。
(2)认真批改、分析、讲评,做好统计工作。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点,改进课堂教学。
(3)密切关注历史优差生的转化。测试后发现差生,重点进行原因分析和方法指导。
6.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撰写教学研究论文。
注重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全面提高教学技能,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动态,同时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努力提高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总之,历史上的政治活动丰富多彩,极其复杂,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一起构成了人类历史上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只要认真教,认真学,认真探索,一定会有很多学生意想不到的收获,体会到很多历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