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时间表
历史背景
1,产能过剩,外汇资产过剩。
2.中国的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很高。
3.中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都集中在沿海地区,如果遭遇外部攻击,很容易失去核心设施。
4.中国边境地区总体形势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周边国家加强对华合作的意愿普遍增强。
共建原则
1.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2.坚持开放合作。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以但不限于古丝绸之路范围为基础,所有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地区。
3.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包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享共同繁荣。
4.坚持市场化运作。遵循市场规则和国际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5.坚持互利共赢。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汇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潜力。
框架思维
按照“一带一路”走向,在陆上共建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以重点港口为海上节点,共同打造畅通、安全、高效的运输走廊。
中巴、孟中印缅两条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密切相关,有必要进一步推进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国家开放合作的宏伟经济愿景,需要各国朝着互利共赢、共同安全的目标共同努力。努力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基本形成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
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厚;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平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