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一、赫鲁晓夫改革的积极作用在教条主义和僵化思想的背景下,赫鲁晓夫对现行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一些环节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拉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赫鲁晓夫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平反了冤假错案,破除了对斯大林的迷信,突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促进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2.农业政策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农业是苏联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成为苏联社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赫鲁晓夫对农业政策和管理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截至1962年底,全国已开垦荒地4200万公顷,播种面积扩大30%左右,粮食播种面积扩大70%左右。开荒运动不仅缓解了国家粮食问题,而且减轻了农民负担,为改善农业结构创造了条件。3.在工业方面,将管理权下放到地方政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比如1952,国家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减少了52%,1955,减少了70%。这些改革扩大了参与共和国的地方权力,调动了地方积极性,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为10.3%,超过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的两倍。1955年,苏联大部分工业产品的产量只有美国的35%。4.其他成就。外交上,美苏关系的调整逐渐从冷战向霸权格局发展,使世界长期保持武装和平局面,长期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在文学上,有一种真实反映现实,展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解冻文学”。在科学技术方面,1954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1961年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载人飞船,成功绕地球一周并安全返回地面等。5.苏联的改革推动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一些国家的经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走向更加现实的世界政治立场,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二、赫鲁晓夫改革的负面效应1。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对原有经济体系的小修小补。赫鲁晓夫对根深蒂固的“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他的改革措施大多是零碎的,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比如在农业方面,把拖拉机站改组为技术修理站,把农业机械全部卖给集体农场,把工人和先进的技术、工具结合起来,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由于在拖拉机站工作的技术人员不愿意从国家工作人员转为农场工作人员,结果农场买了大量的机器,却不能充分利用。2、缺乏全面一致的战略方针,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赫鲁晓夫在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时,提出“15年人均产品和产量将赶上并超过美国”,并在1961年声称苏联将“用20年时间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赫鲁晓夫在改革农业的过程中,看到美国种植玉米非常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于是不顾苏联的客观条件,强行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其实玉米是干热气候作物,但苏联很多地方日照不足,玉米经常不结穗。村民们消极抵抗。赫鲁晓夫下台后,一些传统种植玉米的地区拒绝种植玉米。3、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而造成混乱。比如1953年,全苏联玉米播种面积只有350万公顷,但赫鲁晓夫急于求成,要求到1960年扩大到2800万公顷。在工业上,管理权从中央下放到地方,因为新的矛盾,权力又马上回到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