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青藏高原北部的祁连山又叫天山?

如果你仔细观察中国分层彩色地形图,你会发现中国东部多为绿色平原和丘陵地带,而西北部则全是沙漠,连城没有东部密集。地形的差异不仅带来了降水等气候指标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在甘肃省和青海省之间,有一座巍峨的大山,是西北的重要屏障之一,那就是祁连山,古代匈奴人称之为天山。因为在匈奴的语言体系中,祁连本来就是天的意思,所以两者可以互换,但是因为附近有名副其实的天山,所以要把两者区分开来。

祁连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中国古代,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生活资源;另一方面,它是一个非常有利于战争期间作战的天然屏障,所以古代皇帝非常重视祁连山的战略地位。

汉武帝时期,由于要加强与西域的交流,更好地控制河西四郡,祁连山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为地处河西走廊,如果真要动用那里的军事力量,祁连山可以提供非常好的作战战略位置。后来到了唐朝,祁连山也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区。

此外,祁连山有河流和冰川,所以水资源非常丰富。再加上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畜牧业在这里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古代的匈奴人靠在祁连山脚下养牛放羊维持基本生计。所以祁连山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祁连山至今仍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交通枢纽,通往新疆的兰新铁路在祁连山脚下向西延伸。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祁连山,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