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斯巴达300勇士》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吗?

没错,就是改编自著名的温泉关战役。

温泉关之战是马拉松之后10年波斯与希腊的又一次交锋。

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死后,他的儿子薛西斯继承了王位。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薛西斯发誓要粉碎雅典,征服希腊。为此,他精心准备了四年,调动了整个波斯帝国的军事力量。参加远征的士兵来自投降波斯的46个国家,100多个民族。有波斯人和米堤亚人,他们身穿色彩鲜艳的长袍和鳞甲,手持短剑和长矛;亚述人戴着铜盔,拿着亚麻盾牌和棍棒;以弓和斧为主要武器的帕提亚人和带刺的人体模型;有穿长袍的印第安人;有穿着束腰斗篷、右肩挂着长弓的阿拉伯人;有埃塞俄比亚人穿豹皮或狮子皮,穿红白相间的身体。他们的武器是用棕榈树做的弓,用燧石和羚羊狐皮做的箭。色雷斯人身穿鲜红色斗篷,手持标枪和盾牌;高加索地区也有各族士兵,他们头盔上装饰着牛耳,手持皮盾和短矛。波斯军队的人员如此之多,种类如此之多,武器装备如此之多,使得这支军队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各民族军队和军备的大展览。

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军队在小阿萨迪斯集结,号称500万,实际有30-50万人。

左右,分海陆,向希腊进发。波斯军队到了赫勒斯海峡(现在叫达达尼尔海峡),薛西斯下令修建大桥。这座桥很快就建好了。这是两座电缆桥,一座是埃及人的,一座是菲律宾人的。这座桥刚刚修好,就被一阵大风吹走了。薛西斯大怒,不仅杀了建桥的工匠,还下令把铁链扔进海里,说要锁死大海。他还命令有人用鞭子抽打大海300下,以惩罚大海阻止他前进。他的自命不凡和傲慢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桥终于建好了。但是从索桥变成了浮桥。工匠们将360艘战船整齐地排列起来,用粗绳连接起来。船上有两条木板铺成的路,一条是人走的,一条是骡马走的。浮桥的两边都安装了栏杆,防止人掉入海中。

也许你不相信,这支波斯军队花了七天七夜才渡过海峡。一个当地人亲眼目睹了这一切,惊恐地说:“宙斯,你为什么变成波斯人,改名为薛西斯,带领全人类毁灭希腊?”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一向喜欢内部斗争的希腊城邦组织了前所未有的联合行动。30多个城邦组成反波斯联盟,联盟主席是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穿过赫勒斯海峡后,波斯军队迅速横扫希腊北部,并于7月和8月来到德莫比尔山口。这个关隘是中国和希腊的“门户”,这里依山傍海。关隘前有两处硫磺温泉,故又称“温泉关”。山口极其狭窄,只能容一辆战车通过,是希腊北部通往南部的唯一通道。此时希腊人正在举行奥运会,但在希腊,奥运会高于一切,比赛期间禁止打架。所以希腊人只在城下部署了几千兵力。当波斯人逼近时,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只带了300人来增援。

波斯军队在离温泉关不远的平原上扎营后,薛西斯首先发起了心理攻势。他给希腊守军发消息,说波斯士兵不计其数,光是射箭就能遮住太阳。勇敢的斯巴达人吓得哈哈大笑,说:“太好了,我们可以在树荫下自杀了。”。过了两天,薛西斯派人打听希腊人的动静,报告说希腊人把武器堆在一边,有的梳头,有的做操,丝毫没有开战的迹象。薛西斯很惊讶,问知情者才知道,战前梳头是斯巴达人的习惯,意味着血战。薛西斯耐心地又等了四天。看到守卫海关的希腊人没有投降的迹象,他下令用武力活捉这些忘恩负义的希腊人。

起初,薛西斯一世认为波斯军队的力量会吓跑希腊守军。但是连续四天,希腊人都准备好了。薛西斯发现威慑失败了,所以他下令进攻。波斯军队虽然人数多,但在狭窄的通道里用不上。希腊守军击退了几次进攻。愤怒的波斯国王命令他的精锐“万人不朽军”发动猛攻,但没有奏效。希腊人越打越勇敢,坚守了两天。波斯军队屡次进攻,杀了很多人。当一个当地的希腊人来给他指一条通往温泉关的路时,薛西斯一世已经智穷力竭了。薛西斯一世喜出望外,于是任命这个希腊人做向导,让他带领自己的精锐部队在晚上通过温泉关。留在这里的希腊军队认为波斯人根本不会知道这条路,因为连续几天没有情况,他们没有防备。当波斯人的脚步声吵醒他们时,组织抵抗已经太晚了。

列奥尼达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为了保存实力,他命令盟军主力撤退,并带领300名斯巴达人留下来誓死战斗。第三天早上,在列奥尼达的指挥下,斯巴达人在中西门与疯狂的波斯军队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搏斗。矛断了就用剑砍,剑断了就用石头打,用拳头打,用牙齿咬。列奥尼达不顾一切,勇敢地杀敌,最终被杀。为了保护国王的身体,斯巴达人击退了波斯军队四次。最后,斯巴达人在波斯军队的进攻下全部壮烈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掩护了希腊联军主力的撤退。波斯军队以损失两万人为代价突破温泉关。

为了纪念阵亡的士兵,希腊人在温泉关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路人,去告诉我们的斯巴达人,我们是忠诚的,死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