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燕国现在在哪里?

在古代,燕国包括河北北部的大凌河流域、北京和辽西、辽东以及朝鲜半岛的乐浪(今平安南道)和玄土(今咸镜道)。

据《汉书·地理志》“燕地、尾、畚箕之分。吴王任命尹,封为国君。之后三十六、六国为王。东部有渔阳、游北平、辽西、辽东;西有上谷、戴军、雁门;南有卓君的一枝(保定)、荣成、范阳,北有渤海的新城、固安、涿县、良乡、新昌、安次,均分燕、汾。和玄土也应属燕”。也就是说,东有渔阳、游北平、辽西、辽东,西有上谷、戴军、雁门,南有卓君的义帝(保定)、荣成、范阳,北有新城、固安、涿县、良乡、新昌,渤海的安次,都是燕的地方。乐浪和宣土也属于燕国。

《史记正义》引用徐才宗的《国都》说“周武王授召公颜瑜。地在燕山旷野,故名国。”《国都》认为召公封的燕国在燕山之野,燕国以燕山命名。在燕国八百年的历史中,曾有五个都城。西周初年,召公被封为颜地(今北京房山刘立河镇东北),颜地是燕国的第一个封地。燕桓侯时,单容不断南侵,燕国被迫迁都临沂。齐桓公打败山戎后,燕庄公逐渐建立上都蓟并迁都于此,到燕襄公时上都蓟成为燕国的都城。

春秋后期,戎狄北方诸部日益强大,迫使燕国再次迁夷。太子丹刺秦大败,秦将王建、辛胜兵在沂水。太子和赵公子贾逃到,在沂水西与秦决战。失败后燕军主帅太子逃往燕水,被秦军统帅李信追击。王子Xi不得不放弃季承,率领他的部队回到辽阳。五年后,王贲被秦国俘获,燕国灭亡。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也空前繁荣。燕昭王时期,燕国都城形成了“三都”体系,即季承、中都(今北京市房山区窦店以西)和下都舞阳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郭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