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运输业的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公以极大的勇气和才华横扫六合,统一了中国。国事之初,秦始皇周游列国,一是巡政,二是“长生”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巡游东海之滨,神魂颠倒,招募了大批方士,询问海中神仙和药物的情况。一位名叫徐福的炼金术士写信给秦煌说:“海里有三座神山,名为蓬莱、方丈和瀛洲,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请斋戒,与少男少女同求。”秦王喜出望外,当即下诏,征发男童女童三千人。各怀绝技的人,背着五谷等物,在徐福的带领下,东渡大海“求仙”。
徐福,《史记》中关于他的记载并不多。如今只知道他是江苏省赣榆县人,没有任何航海经历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方士徐福等人下海求仙药,不准几岁。说蓬莱药有是骗人的,但是经常被大鲭鱼吃到,所以我来不了。谨请善射之人与我同去,见之以弩射之。”但是徐福在这第二次出海后,竟然不见了。2200年过去,徐福行成了一个永恒的谜。史圣司马迁说,徐福已经到了“平原上的光泽”。可是这平原广泽在哪里?
近年来,日本对徐福的研究有所突破,他们权威地宣布徐福当年访问的“平原广泽”就是日本;日本皇室还骄傲地宣称徐福是日本人的祖先。
据日本人考证,徐福从山东琅琊出发后不久,在海上遇到了持续数日的大风暴。舰队被吹到朝鲜半岛,短暂停留后南下日本九州。徐福号在九州熊野县下宫市的波托斯波登陆后,经由吴雄进入斋藤优子平原。徐福的手下在斋藤优子平原中心的佐贺扎营9年,然后返回九州岛,到达高千寻的“日向咲”,在今天的歌山县新宫停留了3年。后来,他去了伊势湾的腹地,进入了内陆的袁谭,并在这里称王,最后死在了宓尚的山麓。死亡年份不详。
垂福完成了中国第一次远航探索,这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他把秦朝先进的农耕、养蚕和医药技术带到了日本,使日本的农业、水产养殖、纺织和医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徐福是人们永远铭记的中日友好使者。
法显漂洋过海去取经
魏晋南北朝佛教的大发展,激起了僧人西学取经的欲望,法显首当其冲。法显是东晋时期的僧人、旅行家和翻译家,是中国僧人赴印度留学的先驱。公元337年左右,巩出生于平阳舞阳(今山西襄垣)。
晋安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法显等五人从长安(Xi安)出发,西行求佛戒。他们长途跋涉,越过流沙(一般指今天新疆中部的沙漠),越过青脊(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的统称),到达了天祝北部和中部地区。
法显留学印度三年,学梵文梵文,抄经。他在狮子国(现在的斯里兰卡)生活了两年,寻找经典。
公元411年,法显从狮国回国,走的是坐船穿越马六甲海峡的海上之路,绕过东南亚半岛,然后北上。他登上一艘返航的中国商船,在海上漂流了90天,到达广州西南的野坡脚,停留了5个月等待季风,然后搭乘另一艘商船,启程回国。经过近三个月的海上颠簸,到达山东半岛青州长光县边界。法显回国后,将梵文佛教经典翻译成中文,一百多万字,并将当时游历三十多个国家的经历编辑成书《佛国故事》。这本书不仅是研究古代中外交通的名著,也是研究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法显14年出国,游历了30多个国家。他不仅带回佛经(后翻译成6卷24卷),还把在国外的所见所闻和海上抗风浪的经历编成《法显传》(又名《佛国物语》、《佛游天竺物语》等。),为了解东南亚各国和航海提供了重要史料,也为郑和七下西洋奠定了基础。
法显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中国航海史上的重要人物。
鉴真·杜里
鉴真和尚(688 ~ 763),扬州江阳县(今江苏省扬州市)人。14岁出家。26岁时,他已经是有名的法家大师。唐天宝元年(742)冬,日本学僧荣睿、赵朴前往扬州大明寺拜谒鉴真,并邀请大和尚前往日本弘法。
唐天宝二年(743),鉴真率领道行、思托等21弟子准备东渡。然而,荣睿和赵普被同行僧侣诬告为海盗,并被政府搜查。然而,鉴真仍然决定再次前往东方,支付一艘船,顺长江而下,但由于风浪太大,再次失败。鉴真仍不甘心,他的第三次东方之行仍在酝酿中,因被通风报信而流产。唐天宝三年(744)冬,鉴真率荣睿、赵普、司徒等三十余人秘密南下。刚到浙江黄岩县禅林集,就被官兵包围,第四次东渡泡汤。
天宝七年(748年)六月,鉴真、荣睿、赵普等35人从扬州出发,向东航行,顺流而下,离开长江口,在越州三台山停留一个多月,后航行至舟山群岛附近的夏风山。到10月中旬,船从夏风山起航,向东航行。漂流到海南岛最南端后,他跟随商人们来到周振(今海南省雅县),然后返回北方。途经端州时,荣睿病死了。在路上,鉴真和尚过度劳累,治疗不当,变成了盲人。回到扬州,我还在为下一次机会做准备。
唐天宝十二年(753年)十月,鉴真已经66岁,双目失明,但他还是答应随团赴日。29日晚,鉴真一行24人在黄陵铺(今江苏常熟黄陵铺)与日本驻唐使节船队会合,踏上了第六次东渡之旅。船上除船工外,还有18名僧人和85名玉器工、画家、绣工、书法家、碑刻家,以及大量的卷轴、香料、药材和所需的食物、生活用品。经过两个月的艰苦航行,鉴真和尚终于到达了日本阿多县的秋依吾浦(今鹿儿岛县川边县金芳秋木村),并于次年2月到达了日本派往唐朝的使节舰队的出发港——南浦港。
从743年到754年,经过11年,鉴真僧人前后六次赴日。真的很辛苦,屡遭磨难,终于达到了去日本旅游,弘扬佛法的目的。鉴真把先进的中国文化带到了日本,并在日本做出了无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