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隆回的特产和杰出人物
和安化、新化一样,隆回也是梅山文化的发源地。
我县小沙江地区的瑶族是眉山人的后裔。
在钟灵美丽的隆回,梅山文化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随处可见。
百里陈河,风景秀丽;神秘的瑶山独具特色。
自古就有曲子星唱过歌,也就是曾经在这里,给隆回涂上了神奇而绚烂的色彩。
近代历史上,隆回诞生了中国第一位睁眼看世界的伟大思想家魏源、晚清重臣魏光焘、民主革命先驱、师从的袁等杰出人物。
隆回也是著名的诗歌和民间绘画之乡。
瑶族以采花和滩头年画闻名,被誉为“中国第二好”。
隆回,中国金银花之乡,周恩来称赞的三大香料之乡,以宝卿辣椒、红大蒜、虎爪生姜闻名中外,年种植面积6万亩。是全国辣椒生产基地和辣椒外贸出口基地。
金银花
隆回金银花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栽培,已有30多年的历史。
近10年,我县将金银花列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快了产业建设步伐。面积、产量、产值稳步增长。2003年,面积发展到28万亩,产量1万吨,产值约1.5亿元。产品畅销桂林、广州、重庆。
隆回辣椒(宝卿辣椒)
隆回花椒是该县的传统产品,年种植面积约3万亩。主产区为桃红镇、山界回族乡、北山乡,其余在全县各地种植。
解放前主要分布在隆回南部山区回族乡和北山乡回族聚居区。据县志记载,民国38年,播种面积2500亩,产干辣椒1.50吨。50年后迅速发展,面积增至万亩。57年被定为全国辣椒生产基地,播种面积超过1.2万亩,总产量1.0万亩
70年代外贸市场有利区维持在1.2-25000亩,总产量在5500-1.670吨之间。
1979年被定为外贸出口基地县。
生产面积扩大到3万亩,总产量超过2000吨,此后一直保持在3万-2.5万亩之间。
红皮大蒜
隆回大蒜主要是红皮大蒜,株高60-70厘米,披针形叶,成叶6-12,深绿色,蒜苔长50-70厘米,球根状扁圆形,紫色皮,茎瓣肥大(蒜瓣),6-9瓣,纵径3.5-10厘米。上世纪80年代,港商在香港《大公报》的版面上种植了四个小字和三个大字:宝卿蒜香、辣、鲜、隆回红蒜生长约210天,9月中下旬播种,株距2-3城寸,行距6-7城。每667㎡,产蒜苔300-4000斤。
虎爪·金吉尔
隆回生姜的主要品种是被产区农民称为虎爪姜。
从形态上看,应该归为红爪姜的一种,因为它的地上着生植株太长太壮,根茎肉应该比较丰满,纤维少,皮黄,芽红。
浙江花爪姜成型,但略有不同。它看起来像虎爪,其根茎伸长略好于花爪姜。
其次,它还具有红芽姜和福建竹姜的特点。
平均株重0.5-1公斤,667平方米产量一般在2000公斤左右。近十年来,播种面积一直保持在4000-6600亩之间,主要分布在山界、桃红镇、北山乡和金石桥镇的回族乡镇。
解放初期播种面积约80-100亩。
隆回生姜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两个发展时期。81年总产量1236吨,种植面积1646亩,98年种植面积4650亩,总产量3822吨。2000年种植面积6600亩,总产量6027吨。
玉竹:又名尾参,是一种罕见的药食同源产品。
味甘微苦,具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肺胃阴伤、热燥咳嗽、咽干口渴、内热口渴等症的治疗。
玉竹在隆回已有40多年的栽培历史。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形成了成熟的种植和加工技术体系。
近年来,玉竹被隆回县人民政府列为优先发展的药材品种之一,在政策资金上给予优先支持,使这一产业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2年,全县种植面积达9000亩,年产量2500吨(玉竹),产值5000万元。
与之相配套的加工业也得到了充分发展。据统计,产值过百万元的加工厂有20家,其他规模较小的加工厂有50家,实行了规范化的行业管理。产品质量非常稳定,畅销广东、湘澳、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
中国有80多种金、锰、硅、稀土等矿产资源。据中科院实地调查,我县是世界上罕见的富硒地区,部分乡镇的硒含量是世界的25倍,全国的30倍。
富硒农产品得到有效开发。彭懿和鄞县牌金银花茶、宝卿牌龙芽百合、桃花牌辣酱、好之源牌南瓜粉、丰都牌翠萝茶等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金银花作为该县的传统富硒农产品,已正式载入国家药典,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
://longhuiren/bbs/dispbbs.asp?board id = 41 & amp;id=8321
://HN . Xinhua/misc/2004-10/15/content _ 304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