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历史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现代教育技术参与教学过程,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老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学生可以在线学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学习。多媒体课件尤其是网络课件进入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主体性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历史情境的效果更为突出。这对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非常有益。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历史教学,教学模式,探讨

“自主探究创新”三环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为学生提供和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感受历史人物的重大事件和活动,用多元的学习方法和直观科学的态度审视历史,发展多元智能,探究得失,获得历史启示。这对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非常有益。

一是“自主探究、创新”三环节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是指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教学活动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结构形式。那么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构建新的现代教学模式呢?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应用并构建了“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新模式。其结构示意图:

独立阶段→探究过程→创新阶段

“自主、探究、创新”的新型主体性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强化创新意识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坚持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自主探究与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1)自主阶段:教师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场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从各种学习资源(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资源)中自主学习、操作、发现和探索,初步形成知识的结构体系,这是学习的初级阶段。

创造历史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历史情境的效果更为突出。比如在学习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时,首先让学生和老师观看袁世凯复辟帝国主义的多媒体课件资源,了解反对北洋军阀统治斗争的历史背景,通读课本,明确这一节的基本结构。最后,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本文的框架可以是“北洋军阀统治的始末”。然后,我用几段二次革命、保国运动、保法运动的录像,以及补充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让学生走进所创造的历史情境,感受历史事件的过程和人物的活动,形成自己的知识、观点、态度和情感。

(2)询问阶段

1,自主查询,自主建设

在自主探究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自主探究学习的服务者,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对学习资源进行搜索、观察、阅读、分析、判断、加工、整合等探究活动,建构知识的初始意义。

2、协作讨论,优化施工

协作应该贯穿整个学习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在学习材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过程的自我反馈、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沟通是合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在“自主、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拥有一定历史信息的基础上,借助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或课堂上随机产生的问题的价值尤为重要),分组启发、互补,寻求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开放的原则。重点是展示学生思维和合作学习的过程。

(3)创新阶段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能力、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将多媒体网络技术资源纳入课堂,使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拓展思维和探索空间,培养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初步形成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不仅仅是要求学生简单的记住一些知识点,学习简单的操作,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解决一些新的问题。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中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及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联系实现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建构出个性化的、原创性的意义。因此,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体验、欣赏和理解历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独立—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历史教育走出枯燥、刻板、单调的说教,步入一个孕育个性和创造精神的醉人、迷人的课堂。驰骋在广阔的历史舞台和生活中。

三、“自主-探究-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自主-探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历史课。

历史新课程的宗旨是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追求。关于教学模式,首先要避免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认为教学模式是一个固定的公式,要想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死板地应用;第二,相信每个学习者都有一种学习风格,这是不可改变的。这两种观点都会让我们陷入尴尬的境地,有后果,有影响。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找一个问题作为突破口,结合主题分层次提问,创设情景,启发思考,深入探究。

2.“自主—探究—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主动表达、主动思考、主动参与讨论分析的愿望。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比如,试题设置要有吸引力、层次性、针对性,在激发学生感知、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能力水平的提高。

3.自主-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活动空间大,需要更多的课堂时间。因此,一方面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做到详细、恰当。另一方面,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这是创设情境最有效的工具,有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加工信息,激发兴趣,积极探索和发现;有利于突破重难点,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从而完成意义建构。

总之,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广阔空间。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学生可以在线学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学习,多媒体课件尤其是网络课件进入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主体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