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教育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

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一直是我国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特色,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进行历史教学也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拟谈一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学手段一般是指利用电子设备和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如幻灯机、录音机、投影仪、电视机等。

录像机、电影放映机等。,通过这些电子设备呈现教材内容,将声、形、色、文材料结合起来,形成所谓的视听教学。

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形成并应用于教学领域。

计算机和网络这一现代信息技术不同于以往的电化教学,极大地拓展了教育教学资源,对学校教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扩展,学习者将能够使用这个遍布全球的网络作为全面的参考指南(字典、百科全书、数字博物馆)、电子顾问、交流工具(电子邮件、与有共同兴趣的人聊天)以及获取资源的工具(地址和网站连接)。

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探索各种兴趣、了解身边精彩世界的好途径”[1] (P.104)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也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读、写、算的学习方式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教学平台,信息技术也“从技术升级为文化”[

现代信息技术有许多优点,例如:

它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信息存储容量超过任何其他信息承载方式。

比如一张光盘的容量可以装下学校所有的教材。

它具有检索方便的特点,在快速查找信息方面比其他方法要好得多。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文献检索快捷高效。

由于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可以将各种教学媒体连接、整合,形成多媒体教学。

各种电子设备的综合运用,可以极大地发挥其整体优势。

它具有虚拟情境的特点,可以模拟教学所需的情境,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真实体验,大大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的距离。

它具有智能的特点,直接适应学生的具体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加强教与学的双向活动,通过人机交互随时调整教学过程。

人机对话的功能以交互性为特征,加强了教师、学生和教学媒体之间的互动。

它以网络化的特点,打破了地域界限,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为教与学提供了广阔的场所,使教学工作充分而广泛地利用了各种信息资源。

它是个性化的,适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具有延展性的特点,可以选择任何时间学习,也可以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的这些优势和功能对历史教学非常有益。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处理历史教学中的许多难题,特别是有助于历史教学中历史情境的创设,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加强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这些都是传统教学媒体很大程度上无法企及的。

有学者对比了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基本功能列表[3] (P.179),现代媒体的近期发展体现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其基本功能更加全面。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历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课程内容、教材呈现方式、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教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乃至对教学的检测和评价。

正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例如,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教材改革的一个重点。

例如,在教育部制定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

[4] (P.35)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提到要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更大范围内共享优质教学资源[5] (P.33)。

世界上很多国家也是如此。例如,在英国历史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到了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要求为学生提供发展信息通信技术运用能力的机会,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活动和完成作业,如选择、综合和判断材料,提高作业质量,通过电子媒体交换和共享材料,检查、修改和评价作业等[6] (P.36)。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关注,也是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下面,我主要谈谈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教学

这里所说的多媒体教学,实际上包括了教学中使用的三种现代信息技术,即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和超媒体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设备呈现教材内容,以及展示材料、模拟情境、提问、评价答案等教学活动。

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多种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整合图像、动画、声音、图形、文字等信息传达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超媒体教学不仅包括各种形式的信息,还与学习活动相联系,提供浏览和检索工具,提供学习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自己的学习系统,并相互交流。

这三种类型实际上反映了计算机和其他电子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发展过程,即从单机演示到各种设备的在线操作,再到利用电子技术创建编辑环境,形成了所谓的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使学习者拥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将教师、学生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其基本设备是计算机,关键是计算机课件的编写。

编写历史课件时,要确定教学主题及其重点内容,选择各种教材和资料,编辑课件脚本,设计界面图形、连接方式、过程控制等。,并在制作后进行预演操作进行验证、修改和补充,熟悉课件演示的方法和流程。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历史多媒体课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提供史料、展示图片、图解、播放图像、模拟情境、展示动画、分类重点、巩固练习等。

这些类型往往被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实用的教材,在课堂上可以立即使用;或者把教学课件改编成学习课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课后自学。

目前一些电脑公司也制作发行历史教学软件,如备课系统、教学课件等,要重新编写以适应实际教学情况。

(二)网络教学

20世纪末本世纪初,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

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成为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教学改革的巨大推动。

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教学方式的转变,从单纯的讲授式、机械记忆式教学方式向启发性、引导性、实践探索式教学方式转变,倡导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广泛的教育资源背景下开展的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7]。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形成了一种基于各种信息资源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信息的收集、掌握和应用,网络技术提供了这样一个资源平台。

更重要的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当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

网络教学的研究和实验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我国,一些中学历史教师也在探索网上教学,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利用网络技术教授历史的方法有很多。

例如:

1.在线访问。

为学生提供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名胜古迹的网站或网页,引导学生上网浏览,近距离观察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了解真实的历史面貌。

利用网络技术缩短时空距离,借助网络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直接观察历史事物,掌握更多的历史信息。

2.在线阅读。

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利用互联网的功能,查找相关资料,在线阅读。

还可以在课堂上即时调取相关阅读材料,放在大屏幕上解读材料,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3.网上搜索。

结合教学内容和重点,选取关键词,利用网络技术强大的搜索功能,搜索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内容。

网上搜索应该是有特定目的的,但无论是数据搜索、收集还是数据处理,都是以网上搜索为工具,开展进一步的学习活动。

“对于学生来说,最有价值的不是获取大量的信息,而是为了理解这些信息而对其进行巧妙的组织和处理。

在历史课上能够访问和检索信息是一种低水平的能力(即使是在处理网上搜索方面)。

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历史认识,使他们在查阅资料后能够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8] (P.103)。

4.网上讨论。

这就是将网络的传播功能引入学习和讨论的方式。

利用相关网站的聊天室或校园网的论坛,通过发帖、跟帖等方式,组织学生围绕相关学习话题进行在线讨论。

这种方法有一个优点。在这个虚拟网络论坛的平台上,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得到充分调动,尤其是不善言辞的学生可以加入讨论,甚至允许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使用化名登录,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5.在线展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展示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成果,并现场介绍和交流自己的在线学习。

6.在线回答问题。

教师利用在线论坛和电子邮箱回答学生的问题,特别是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学生也可以给他们的老师发电子邮件来报告他们的学习情况。

这样,电子邮件就有了教学互动和教学反馈的效果,成为师生联系的又一渠道。

7.网络课堂,即“空中课堂”,利用网络实现课堂教学。

这种方式就是把老师的课堂教学录下来,然后通过网络传播,或者网上同步。

网络课堂可以用于远程教学,实现异地、异地、异地的课堂教学,也可以在校内进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教学资源,比如各种选修课的教学。

上面提到的这些网络教学方式,既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用于课外学习;它既可以用于集体学习,也可以用于个人学习。

此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备课、听课、进行研究和深造。

比如历史老师可以在线备课,使得不同学校的老师,甚至是不同地区的老师,可以在网上集体讨论,互相学习,交流材料,综合教案。

目前,很多省市的历史教研机构都建立了教学网站,收集各种历史课件,供教师备课使用。这样,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网络技术从“单打独斗”变成了“大集团作战”,大大提高了利用信息技术的效益。

二、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研究和实践。

随着教学设备和技术的成熟,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最为关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几乎没有教师反对在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但教师在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参差不齐。

一项调查表明,目前大多数教师能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文字处理,但只有少数教师能够处理数据和图形,使用和编辑网络教学资源[9]。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操作设备和演示课件时手忙脚乱,遇到技术障碍时束手无策,呈现和演示不协调甚至脱节。

这些都表明,我们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时,应该采取学习、学习、再学习、再实践、再实践的态度。

教师要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清醒的认识,跟上教育教学的发展。“对于历史老师来说,信息技术不再是可有可无,没有必要。你必须培养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你要尽可能熟练、广泛地应用新技术,不断进步[10]。

如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对课程、教材、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产生影响。

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进一步学习、实践、总结。

这里,谈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

1.目的明确。

任何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也是如此。

我们不只是使用新技术,而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为此,备课时要综合考虑,不仅要准备教材,还要准备方法和手段。

对于多媒体教学或网络教学的运用,首先要明确如何围绕教学的总体目标,如何为总体目标的实现服务。

特别要考虑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作用,对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学会学习、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起到什么作用。

国外学者认为:“历史教育应该在帮助学生用理解掌握信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信息传播技术的性质对这一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要充分发挥信息传播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潜力,就必须有清晰的思路和有效的沟通。

其中一个清晰的思路是,认识到历史教育不仅仅是填满学生的硬盘空间,而是帮助他们发展成为有能力、善解人意的信息处理者。

[11](p . 111)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2.合理的设计。

无论是单个课件的编写,还是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设计,都要提前做好准备,使设计工作科学合理。

设计时要考虑实用性原则,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要简洁明了,不能繁琐,比如文字安排不能过长、过密和字体过小,图像不能模糊,视频不能冗长拖沓。

每一个设计都要考虑到实际操作所花费的时间,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出有效的信息。

3.专注。

信息技术的应用应主要围绕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帮助教师和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尤其是在信息资源的使用上,如果偏离教学重点太多,很容易给学生造成新的学习负担。

因此,无论是素材的收集与整理,还是图像、声像的编辑与播放,还是网络上的教学活动,都要紧扣学习课题和研究课题,围绕重点内容和关键问题,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性。

4.综合利用。

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也没有一种教学技术是万能的。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

如果只是一味地使用某种电化教育手段(比如一节课大部分时间播放电影电视),实际上是对学生的被动灌输,只不过是从老师的“满堂灌”到“电子灌”的转变。

因此,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应与常规甚至传统的教学方法(如叙述、解释、交谈等)有机结合。)发挥各自优势,体现整体效能。

5.动员学生。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开展各种学习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教学实践也反映出,出现在课堂上的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等技术的速度很快,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使用信息技术,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6.老师指导。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能因为新技术手段的使用而被削弱,更不能被取代。

事实上,技术越先进,手段越新颖,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就越重要。

因为教师不仅要控制教材,还要控制这些技术和手段,并能控制技术和手段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在新的技术条件或新的学习条件和情境下学习。

就教学理论而言,在学生、教材、教具、教师等因素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还要加强教师的引导、指导和辅导。

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迅速,我们的历史教师也可以在这方面大有作为。

只要我们勤于学习,敢于探索,敢于实践,善于总结,就一定能开创历史教学的新局面,使历史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