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一直崇尚儒家思想?

原因如下:1。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敬”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影响很大,长期被封建统治者视为正统思想。儒家“礼治”的根本含义是“差异”,即使贵贱老幼都有自己特殊的行为准则。只有贵族、长幼、老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实现儒家眼中的君君、大臣、父子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理依赖于等级秩序的稳定。儒家的“礼”也是法律的一种形式。它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核心,违反了“礼”的规范,就会受到“刑”的惩罚2。儒家的“德治”学说就是提倡道德教育。儒家认为,无论人性是善是恶,人都可以受到道德的影响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转变,让人心生善念,知耻而不恶。这是最彻底、最根本、最积极的方式,是法律制裁力所不及的。3.儒家的“人治”是重视人的特殊化及其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改变的、具有复杂的选择能动性和伦理性的“人”来管理其统治的思想。从这个角度看,“德治”与“人治”有着密切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过程,“人治”强调道德家本人,是一种圣人政治。因为儒家认为“人格”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治民为政”、“治民无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