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呼吸的步骤和过程

循环呼吸的步骤和过程如下:

循环通气时,每次通过鼻孔吸入空气大致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1,补充口腔内的气息储存

2、满足气体交换的生理需要(同时补充肺部的气体量)

3、将胸腔和口腔之间的空隙进行气流连接(同时排出气体)

流程:

当鼻孔开始吸气时,口腔后部立即随着肌肉收缩做出吞咽般的扩张,阻塞咽喉。这不仅有助于气流的排出(气动惯性),也迫使鼻腔气流在口中积聚,补充储气。但“吞咽”是瞬间的,通过咽喉进入胸腔进行气体交换。随着横膈膜的充分下降,气流充满肺部。当口腔内储存的气体需要接通时,在肌肉上抬(提“丹田”)的作用下,胸腔气流被推上来(增强气压)。此时,来自鼻腔的气流被胸腔气流阻挡,形成对流。但由于鼻吸气过程接近尾声,其尾气迅速由“对流”变为“协流”,在腰腹部肌肉和口腔肌肉的压迫下与胸腔气流出口汇合。如果腹膈肌对抗作用好,就不会有死的痕迹。此时鼻孔也改为呼气(用嘴呼吸),帮助排除体腔内的废气,从而进入常规的呼气状态(演奏状态)。

循环呼吸最早用于吹奏唢呐,后引入管乐。管乐循环呼吸的特点主要在于循环的“呼吸”。常规通气是同时通过口鼻呼吸,间歇循环通气是同时通过口鼻呼吸。这种非常规现象要求玩家必须能够运用自己的理性指令,调动人体所有相关肌肉的运动功能进行相应的配合,改变自己的自然呼吸习惯。腹部膈肌的活动能力是这一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表面上看,似乎人体任何部位呼吸肌的收缩和放松都可以改变整个胸部的气流,构成腹肌的直接对抗。事实上,由于呼吸肌的功能实际上是吸气而不是呼吸,这种单向的肌肉活动限制了胸部中上部的气息在演奏中只能作为辅助动力,通过肺和胸部的回缩力可以满足气体交换的生理需要,但其产生的气流压力作为能量太弱,无法激发笛腔的气柱振动,更不可能作为循环换气中的气动惯性。由于胸部没有肌肉可以呼气,人为用力会使吸气肌肉紧张,使胸部回缩,抵抗气流的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