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锁超市和世界连锁超市的发展历史。

超市是指满足顾客日常性需求的业态。它通常以新鲜食品为主要内容,突出其市场噪音感。同时结合并提供中等品质的生活用品,一站式购买家居必需品。是在价格上不断追求竞争优势的超市级市场,在日本也被称为大型综合超市。大型超市的经营形式是公司根据自身的资源情况,选择一个客户层面的特定生活场景来设定经营理念,然后据此组合、筛选出商品和服务以及销售方式。一般来说,连锁经营模式便于大量开店,经营效率更好。被称为世界零售业“第二次革命”的超市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危机的产物。1930美国纽约第一家超市出来之前,杂货商和杂货商大多属于品类单一或有限的小企业。在经济危机之初,一些零售商觉得在经营压力下可以通过降低售价来增加销售额。于是,他们引入了自助服务,通过提供广泛的商品选择和较低的价格,开辟了超市市场的新管理模式。这种新的零售业态一出来就成功了,被很多企业接受。二次革命后,在全世界推广。在中国,大型超市的发展历史很短。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第一家超市百佳超市在广东成立。随后,华联超市在华联百货成立,开启了超市在中国的发展。但我看到早期的超市大多规模较小,营业面积一般不超过1000平方米。他们的主要经营范围是干货和日用品。真正的大型超市是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1995之后,以法国家乐福为代表的欧美外资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外资企业带来的新业态在中国迅速蔓延。外资零售企业推广的大卖场以其低廉的价格形象、每天应有尽有的商品和独特的生鲜商品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大型超市在中国发展迅速。到2001年,全国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大型超市将超过12000家,销售额超过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