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造纸术和纸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汉字的物质载体继先秦的甲骨文、青铜器、石刻、简牍、帛书之后,在汉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汉代纸的发明,古籍开始向适应纸的技术发展。西汉时期就有纸的发明。西汉的纸有两种:动物的丝制薄纸和植物的纤维纸。

丝绵来自蚕茧。中国养蚕历史悠久。到了西汉时期,蚕茧可以作为制作丝绵的原料。制作丝绵的方法是将蚕茧煮熟,放在竹席上,然后将竹席浸泡在河水中,将丝绵洗净,捣碎。丝绵做好之后,从席子上取下,席子上往往会留下一层丝绵。席子干了,这层丝绵就成了细细的一片片丝绵,可以剥下来写在上面。这种薄片叫“赫缇”,是丝制薄纸。

植物纤维纸主要在西汉时期使用,当时这种纸已经被考古学家发现。出土遗址有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陕西Xi安灞桥汉墓、扶风中烟村汉代地窖,10批,均为麻纸。其中7篇是西汉时期的论文,3篇是东汉时期的论文。

天水放马滩汉墓发现于1986。当时出土的纸质地图属于Kawachinoayanofumi国王时期。因为墓里的水,纸碎了。纸是黄色的,薄而光滑。在纸上用墨线画出山川河流和道路。这种纸可以用来画地图,当然也可以用来写字,说明造纸术早在西汉初期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Xi安灞桥汉墓中的纸张是一种典型的纤维纸。在灞桥汉墓中发现了几块裹在铜镜中的暗黄色纤维碎片。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挑开附着在铜镜上的纸张,大大小小共有80多张。后来经过实验室分析,原料以大麻为主,混有少量苎麻。在显微镜下,纸中纤维长度约为65438±0mm,大部分纤维呈不同方向不规则排列,部分纤维有明显的切割和断裂。这说明古代的纸在制造过程中被切断、蒸煮、捣碎、复制。

根据这一发现,考古学家认为这是西汉时期的麻纤维纸,并将其命名为“灞桥纸”。虽然它的质地粗糙,表面不够光滑,但它无疑是最早的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

陕西省扶风县中烟村发现的汉代窖藏纸,技术水平和制作质量相对成熟。考古学家在现场发现了一个破碎的陶罐,里面装有一些青铜器。经过清理,他们发现陶罐里装的是西汉时期装饰的青铜饰品和一些西汉时期常见的铜钱。

此外,在清理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有三枚铜币生锈,带有一件青铜饰品。没想到绣的铜钱里有一张黄纸,展开后有三张。经过鉴定,这些纸片完全符合纸张的特性,名副其实。经过断代研究发现,出土的青铜饰品在西汉以前非常流行,西汉以后就很少使用了,这些铜钱也是西汉时期流通的。

更重要的是,装这些东西的陶罐也是西汉的。如果这些文物是后人放进去的,不可能找到西汉的陶罐来装。如果确认这些文物是西汉时期保存下来的,那么铜皮中密封的纸张也一定是西汉时期的。

根据初步判断,这些纸属于西汉早期。这些纸虽然与现代纸相比粗糙,但从工艺水平和制作质量来看,都比灞桥纸成熟得多,非常接近现代纸。后来扶风出土的古纸,根据出土地名命名为“中烟纸”。经鉴定,这些纸片是西汉宣帝与平帝之间的。因为在生锈的铜饰中发现了纸作为衬垫,与外界环境的破坏隔绝,具备了长期保存的条件。

对于西汉的麻纤维纸,北宋官员苏易简在《纸谱》中说:

蜀人用麻,福建人用嫩竹,北方人用桑皮,屯溪人用藤条,海仁人用苔藓,浙江人用小麦粉和稻草,吴人用蚕茧,楚人用纸。当时的人工造纸,先取柔韧的植物纤维,煮沸,捣碎,做成薄膜,稍微晾干,用重物压一下。

此外,古代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对丝麻脱胶,也给了造纸中植物纤维脱胶的灵感。纸是在这些技术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的。造纸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古籍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