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筷子介绍

筷子,古代称为箸、筷,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成。它们在全世界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文明”。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使用筷子的历史悠久。用筷子吃饭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之后流传到韩国、日本、越南等中国文化圈。利玛窦将筷子介绍给西方国家。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这样评价筷子:“这两样简单的东西奇妙地应用了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它们都能做,也不怕高热和寒冷。真是太有才了。”

筷子作为一种吃饭的工具,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它与中国人的礼仪、婚姻、信仰和艺术紧密相连。筷子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精神,也凝结了几千年的灿烂文化。

注意筷子的使用

日常生活中,筷子的使用是很有讲究的。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右手拿,拇指和食指在上,无名指和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筷子两端必须对齐。

使用筷子时也要注意情绪和气息的调解,注意处理的力度,符合规则的要求。它的寓意是:做人要懂得敬畏,懂得分寸,注重修养,符合礼仪,恪守天道。

使用筷子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礼仪和禁忌。比如,避免对筷子着迷:筷子伸展开后,不确定,失落;避免转动筷子:不能用自己的筷子在菜里乱划;忌筷子:筷子不能直接插在饭碗或菜里,因为只有鬼神才会这么做。

忌敲筷子:用筷子敲碗、盆、盘、桌是乞讨者的习惯性动作。敲筷子其实是自我丑化,也是对上菜慢或对食物质量不满的抗议;避免粘筷子:筷子上还粘着东西时,不能夹其他菜;避免筷子斜放:吃食物时,要注意面前的食物,不要斜伸筷子以获得足够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