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十九中学的历史沿革

1920年夏,广东会馆主席陈祝岭和广东音乐会会长麦慈银提出在天津创办私立广东学校,并率先由广东会馆创办半私立小学,这是十九中最早的雏形。

1921年秋,麦慈银先生捐地一亩,陈祝岭先生第一次捐巨资在和平区滨江路与陕西路交口创办粤派,后决定4月9日校庆。

1922 65438+10月9日,校舍竣工。首任校长是武元吉,举人,清末广东高官。

1923年春,完全小学,初中四年,高中两年。

1924年夏,吴因年老退休,校董事会聘请广东开平人、天津南开大学文科毕业生周为校长。

1926,学生人数增加到460人。考虑到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愿望,同年秋开办了初中,广东学校从完全小学发展到初中。

1930年4月,小学和中学同时立案。

1932年,周因故辞职,校董事会聘请罗光道先生为中小学校长。

1933年,罗光道决定将广东学校分为中学和小学,中学部开始招收女生,这在当时是一个创举。

1937年秋,增加了一所高中,成立了理化实验室,购置了大量理化仪器设备,包括十几台显微镜,成为当时天津市教学设备比较齐全的完全中学。

1938年买了一栋女生教学楼(现山西路156号),男女分班教学。

1940,有了第一届高中毕业生。

6月1944 11日伪满教育局撤销广东中学注册,解散校董事会,免去罗光道校长职务。

1945年,日本投降后,罗光道复职。5438年6月+当年2月,天津学生展开了反对审判的斗争。罗同情和支持学生的政治活动,并提供了学校的小礼堂和教室作为开会的学生代表在城市。天津学生会的办公室就设在这所学校。时任天津学生会主席的秦肯,是广东中学的学生。

1949天津解放时,广东有两所中学,一所男校,一所女校,学生总数2000多人。

1949年秋,广东中学成立团支部。

1949 65438+2月29日,中共广东中学地下支部公然领导广东中学。

1950成立校务委员会。

1952 12 2月23日,广东中学由民办改为公办,更名为天津市第十九中学。

1953后,实施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教研组建设,开展互讲互学活动,继续强调直觉,开展自制教具活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956年7月迁至和平区河北路42号【现河北路30号】。

天津市第十九中学位于天津市和平区河北路30号。其前身是广东先贤于1921年创办的“广东天津中学”。简称广东中学,已有88年历史。1952 65438+2月更名为天津市第十九中学。2006年被天津市教委批准为天津市第一批历史名校。学校历史悠久,有优良的办学传统。是一所学生喜爱、家长信任、社会满意的公办优质初中。学校占地面积近14亩。2008年,某历史名校改扩建工程开工,新增面积500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包括综合楼、教学楼、实验楼。它配有体育馆、阅览室、大会议厅、演播室、网络管理中心和地下停车场。有先进的理化实验室、微机室、音乐舞蹈多功能厅、艺术教室。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网络教学设备。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共有学生1000余人,教职工115人。学校秉承“勤奋、自强、尊公、爱社”的校训,“诚信、严谨”的校风,“严谨、博学、爱生、敬业”的教学精神和“勤奋、尊师、善思、创新”的学风,积淀了深厚的校园文化。学校领导始终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各项工作,以“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励志、成功学、拇指教育,走“规范加特色”的办学之路,以“资格加特色”培养有用人才,即以兴趣激发爱好,以特色促进综合,以特色促进发展;坚持“主动参与、精讲精分”的教学策略,在教育中实施“七个优先”,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