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西站的历史沿革

天津西站1909年8月建成,6月1910、12、14日开始运营。2009年进行改造,新西站于6月30日开通运营,2011。其德国文艺复兴风格的车站主体已成为天津市重点保护文物,历经风雨变迁仍保持独特魅力,成为红桥区的一大景观。光绪三十四年(1908),天津的士绅、商人中流传着慈禧太后同意修建津浦铁路的消息。当年5月,当时天津最著名的26家商号联名上书天津商会,要求在南开(今南开中学附近)设站。士绅商人的理由是,南门以南地区属于中国的疆域,在自己的领土上修建铁路,外国人是无法约束的;而且这个地方离租界很近,也避免了各国不满。此外,“南开”地区有很多空地,可以节省道路建设资金;同时,“南开”地区的墓地很少,不会因为迁坟而耽误工期。

主管铁路监督的部长陆海焕,从接手津浦铁路的工程开始,就一直在监督施工,并派人考察适合建站的地方。津浦铁路北段修建8个多月后,陆海欢派来的调查员提交了一份珍贵的材料:“河北赵家场后面有两公顷多空地,地势平坦,既无房屋,也无坟墓,可用于修建主站房。”

当时所谓“河北赵家场”,就是天津红桥区北营门至南运河一带。因为当时南运运河没有开凿,在河北岸边,距离今天天津西站大约500米。自庚子之乱以来,河北街、鉴定街、郭店街、深圳街等原本繁华的商业闹市一度冷清。赵家场站的建成将有助于恢复往日的繁荣。于是,铁路建设的方向逐渐向赵家场倾斜。虽然有商人多次向天津商会建议设站“南开”,但只是敷衍了事。

1910 3月,直隶、山东127商号再次联名上书天津商会,要求在南开至少设立一个分站。商界贵族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游说。第一,天津的商务都集中在老城区,“南开”离商务中心只有几里地。货运和运输都很方便,有利于节省运费和时间。当时天津总站(现天津北站)与赵佳站之间道路崎岖,必须过江,导致货物运价飙升,旅客饱受颠簸之苦。其次,从总站到赵家场,向西过杨柳青到静海梁王庄,里程40多里,人工费90多万。但如果从赵家场到南开,从南开到八里台只有10多里,还可以走原津浦线,既经济又省时。

1965438+2003年7月,以宁兴普、杨懿德、杜宝桢等名人为首的士绅、商人再次向津浦铁路局提出修建车站“南开”的建议。他们指出津浦铁路的主站和西站都在河北,并把铁路三四年来没有促进天津商业发展的原因归咎于车站都在城北,导致住在城南的商人去车站不方便,河北街道狭窄不通畅。如果在天津老城区的西南方向设站,既方便交通,又能平衡城市发展。津浦铁路局在答复中拒绝并指出,为修建津浦铁路,先后两次向英国和德国银行借款,总金额近千万英镑。所以,无论铁路建成与否,在南开再设一个新站,都是不可以的,也是不可以的。而且老城盒子和租界之间的交通也没那么难。1898年9月,在清政府不知情的情况下,英德资本集团在英国伦敦召开会议,决定擅自承接天津至镇江的“津镇铁路”。后来清政府迫于压力同意修建,并于1899年5月签订了借款协议草案。此后,清政府在1908签订借款合同,将天津至南京浦口的“津镇铁路”改为“津浦铁路”。当时津浦铁路建设分为两段,津浦铁路北段于6月1908开工,北段管理范围为天津至韩庄。但不同的是,津浦铁路北段的建设是从当时的一半开始的,从静海县的梁王庄一直修到天津。这是因为天津的起点地址一直没有确定。负责铁路监督的大臣陆海焕自接手津浦铁路工程以来,先后向英德借款500万英镑,年息200万至300万英镑,需30年才能还清本息。正是因为借了英德的贷款,陆海欢在技术和设备安排上受到了德国设计师的掣肘。

天津西站8月1909,6月1910,6月14投入运营。车站建筑也是德国建筑师设计的,建筑材料也是从海外运来的。天津西站老站房建成后为砖混结构二层建筑。整个建筑坐北朝南,立面强调对称构图,造型丰富,建筑平面凸起。大楼的顶部是红色的瓦顶,有老虎窗和烟囱。立面是清水砖墙。窗帘、柱子、花卉装饰和入口台阶都是石头做的。雕刻有南极仙鹤和龙嘴的图案,配合西式洋气建筑,可谓中西合璧。窗户类型和窗帘是多种多样的。这是一座德国新古典主义建筑,具有典型的折衷主义风格。65438-0949天津西站被铁道部批准为三等站。1955,天津西站升级为二等站。1962年,天津西站随着客货量的持续增长,再次升级为一等站。从65438到0984,天津地铁既有线延伸至天津西站,使天津西站成为中国大陆最早有地铁接驳的火车站。1993 6月5438+10月,天津西站进行改造工程,1995年底基本完工。2003年下半年,天津市政府投资766万元再次大修。天津西站1号站台为国际通关口岸站。改造工程主要是改造一个站台的照明设施,搭建雨棚,增加站台。改造后的站台将为中外游客提供更加宽敞、明亮、舒适、便捷的乘车环境。

天津西站下辖西站货场、喜盈门货场、陈唐庄货场(含唐晨支线),其中所辖喜盈门货场是经铁道部批准的中俄大吨位集装箱装卸站。负责天津市红桥区、南开区、河西区、西青区、大港区部分工厂、企业、港口生产的原材料、燃料、建材、民用生活必需品的运输业务,以及部分产品的运输。2009年2月4日,天津西站作为京沪高铁的五个始发站之一,开始改扩建。为配合改造工程,天津西站自2009年5月4日零时起停止办理客运业务,当日停止售票;杨柳青站作为临时客运站,接管天津西站所有旅客列车。同年6月,《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发布,确立了西站地区作为天津副中心的重要地位。2011年6月30日,新天津西站建成投入使用。同时,天津地铁1号线西站重新开通。2012春运高峰,天津西站普速场投入使用。新天津西站整体工程预计2012完工,将取代天津站成为天津最大的交通枢纽。

发展

2009年2月4日,为配合京沪高铁建设,天津西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百年站迎来建成以来最大的改造工程。改造后,西站将建成集普通铁路、城际铁路、高铁、地铁、公交、长途客运枢纽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本次改造的目的是将西站地区建设成为功能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领先城市枢纽,带动中心城市西北地区的整体发展,进一步体现天津现代化城市的特色。改造后,西站的站台数量将达到26个,使天津西站成为亚洲最大的火车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