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剧发源地的争论
2007年,博兴县吕一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吕剧艺术之乡”荣誉称号。约1900年,乐安县北部(今东瀛区下)的石殿元、崔馨月、谭明伦等人受京剧、五音戏表演的启发,首次将琴书中的“王晓甘角”改为化装表演,当地人称为“驴戏”,演员自称“化妆扬琴”。当时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扬琴和古钢琴,主旋律是《凤阳歌》。后来发展成“四平”板块,加上了“板儿”。
2008年,东营区牛庄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鲁剧)之乡”荣誉称号。鲁戏自形成以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纵观鲁剧艺术的整个历史演变过程,大体遵循着“山东舒勤(说唱扬琴)-伪装舒勤(又称伪装扬琴)-取名鲁剧”的演变发展。
山东舒勤最早产于山东省西南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因早期由民间艺人在农村演唱,故称“小曲”,后因伴奏乐器以扬琴(早期称杨洋)为主,故称“扬琴”。后来,说唱山东秦书的民间艺人去了大城市或外省演唱。他们曾被称为“文明秦书”和“山东扬琴”,直到1933才被命名为山东秦书。山东秦书的音乐作品包括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著名曲调,来自朱功调、杂剧和昆曲的古老民间小调,以及明清以来流行的地方小调。早期,山东秦书是曲牌的二重奏,使用的曲牌有200多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梅花落,断桥,音牛寺,鸭儿窑,太平年,上河调,汉口栈,娃娃调,剪靛花,点睛唇。后来各种琴书的主调都是“凤阳歌”和“对板”。不时插入其他曲调。于是,品牌曲目大多被口语生动、故事性强的书籍所取代。在演唱形式上也由自娱自乐的“庄稼戏”取代,逐渐被对口搭档取代。唱歌的时候,两个人是搭档,或者多人分角色唱。以唱念为主,表演为辅,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这种唱、说、演融为一体。当他成为当时著名的民间艺人时,滇源等人改为坐在一个腔室里弹扬琴作为化妆表演,逐渐发展成为鲁剧的基本条件。山东舒勤曲调优美,押韵委婉;用词造句、俚语自然流畅、简单幽默,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书目多以民间传说和群众熟悉的历史故事为素材,贴近生活,妇孺皆知,易记易唱,易于传播和普及。因此,山东秦书在鲁西南形成后,迅速传播到山东各地。由于语言、风俗、经济发展的差异,特别是舒勤艺人唱功、艺术风格、个人自然条件的差异,舒勤逐渐形成了山东三大艺术流派:南路、东路、北路。路楠秦书主要流行于鲁西南,东鲁秦书流行于广饶、博兴、昌潍、胶东,北鲁秦书主要流行于德州等地区。
山东秦书这种集唱、说、演于一体的民间音乐演唱形式,是山东秦书从说唱艺术形式发展成为传统戏曲艺术的基本条件,据《黄河志》记载,1884年以前,广饶以北(当时的乐安县)和黄河入海口利津以东没有堤防。每到汛期,黄河经常泛滥,这个地区的贫苦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逃离沙漠谋生。于是,以唱当时流行的“小曲”形式乞讨的难民逐渐增多。靠“唱歌”乞讨成为一些人养家糊口的主要手段,活动区域也不断扩大。
光绪初年,乐安(今广饶县)北部的农民为了生存,经常随身携带弹琴、弹节板等乐器。一开始主要是唱钢琴书的短片段,或者流畅地编一些有趣的故事,边弹边唱。后来,他们不断吸收戏曲唱腔和民间曲调,以丰富其表演内容和形式。如东村的张兰田、张志田兄弟,有一次去安徽凤阳拜师学艺。当地流行的凤阳歌对舒勤的表演艺术有很大的影响。艺术家在长期的歌唱实践中不断追求新的艺术形式。一些擅长演唱的艺术家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唱特色。擅长人物表演的艺术家致力于创造新的表现形式来吸引观众。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冬,以东路秦书法家施殿元为首的班,试图把《捉脚》改成化妆表演,用竹、纸、布扎成驴的形状并涂上颜色,还有一个演员绑上彩色的驴,使之看起来像骑着驴。一个演员用鞭子赶驴;另一位艺术家演奏了钢琴、扬琴、竹板等乐器,演员们在音乐中载歌载舞。这种表演别开生面,热闹非凡,第一次演出就很成功。一年初春,石殿元等人将许多琴书从坐腔的形式改为化妆表演,带领同学走遍博兴、广饶、威县、诸城、叶县、黄县等地。他所到之处,深受群众爱戴。由于“驴”在“王晓赶脚”表演中被用作道具,群众把乐瞳班称为“驴剧团”。典元觉得这个名字不雅,就先声明自己在到处唱“化妆弹扬琴”。在常年的流动演出中,化妆扬琴艺人往往与京剧、五音戏、河北梆子的班社在同一个集镇演出,甚至“二合一水”、“三合一水”(两个或三个不同的剧种同台演出)。这种表演模式在剧目、表演、演唱、舞台装扮、音乐等方面对化妆扬琴与其他剧种的融合与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已从简单的化妆表演逐渐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演出剧目也从“对手戏”、“三小戏”扩展到了本剧和联台本剧;演出的场地也从摆凳子变成了走进茶园和剧场。1917(民国六年)由广饶县化妆扬琴艺人张凤翙组成的车班初入济南。此后,许多戏剧班也进入济南市演出。一些班社经常在烟台、青岛甚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东北城市演出,进一步扩大了该剧的影响力。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队伍有黄家班,父子班,趣班,清河班,* * *和班。
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剧陷入困境。曾经在济南市演出的剧团也每况愈下,导致班社萎缩,艺人生活难以为继。大部分艺人回到了家乡,剩下的组成了“怡和班”,维持演出,勉强糊口。抗战胜利后,演出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低迷。“怡和班”也在1946结束解散,艺人被迫转行另谋出路。“文革”期间,鲁戏被禁。1976后,鲁剧复兴。《半边天》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在1976拍的彩色电影。逼婚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了1979的彩片。王璋李昭以1982获得全国电影剧本奖。
此后,全国各地的剧团开始上演传统剧目,排练新剧,培养青年演员,作为八大剧种之一的鲁剧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剧院先后推出了《画龙点睛》、《林娘》、《庄皇帝》、《醉天》、《高山》、《军嫂》、《石龙湾》、《苦菜花》、《姐妹书记》、《地军魂》、《补天》、《居别忘》等优秀剧目。现代鲁剧《补天》一上演就迅速风靡全国,荣获2004-2005年度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佳佳作。大型现代戏《石龙湾》获文化部第三届文华新剧奖、文华编剧奖、文华音乐创作奖、文华表演奖,还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大型现代戏《苦菜花》获文化部第八届文华大奖、文华戏剧奖、文华音乐创作奖,著名表演艺术家郎咸芬饰演主要角色母亲,获文华表演奖。《苦菜花》剧本还获得了1998“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第六届中国戏剧节设优秀表演奖、优秀剧本奖、导演奖、作曲奖、舞蹈设计奖、优秀表演奖、表演奖。《人民书记》、《回家》、《别忘了在莒》、《海殇》等剧目也曾获国家级奖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此期间,涌现出一批有才华的艺术家,如焦莉、高静、吕淑娥、、、宫鲁阳、,中国艺术节表演奖,中国现代戏剧优秀男主角奖的白、石萍,、、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