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面具的历史记载

有记载说:“卓迪有一次大庙会(1034)。在各种杂技中,有许多巫师,二十八个女人,戴着面具,拿着武器,其他留着长辫子的女人也跟着打鼓跳舞,真是一个奇迹。”这反映出在11世纪以前,藏戏和舞蹈表演已经产生了为巫师、自由女性等戏剧角色戴面具表演的艺术。根据大昭寺壁画《文成公主所藏图》中一个牧民戴着白色山羊皮面具逗牦牛跳舞的场景来看,人物戴着面具表演的形式也是很早以前就形成了,至少早于唐东杰布在14、15世纪修建索桥的过程中创造出完整的戏剧表演形式——Ajram。人物面具的形式已经发展得比较完整和成熟。在第一部桑杰·嘉措所著的《亚瑟》一书中,有散叶寺落成典礼上臣民娱乐活动的记载。卓,即藏族人民,他们的早期发展受到了鼓舞。时至今日,乃东县哈鲁岗乡仍有这样一支古老的励志队伍。其领舞者的面具与早期藏戏中文巴的白色山羊皮面具如出一辙。在散叶寺康松桑岗林公主宫殿的壁画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两位蒙面领舞和万巴七个白衣蒙面藏戏队戴着同样面具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