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励志教育和古代的德育思想有哪些?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尧舜时期就有德育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下萌发和发展起来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形态。

它的特点是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不仅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与之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呈现出独特的特征。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有以下特点:

1,内圣外王,修身养性。

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历来十分重视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激发个人内在的道德意识,监督个人不断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行,从而成为一个真正具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身、齐家”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

所谓“以敬修身”,是指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以诚待人,以敬待人,培养自己的品德。只有用真诚和尊重来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才不会被物欲所迷惑。和颜回一样,可以在简陋的胡同里吃吃喝喝。

人不忍则忧,回去不改其乐。“颜回住在一个卑鄙的胡同里,他没有什么可失去的。那些每天靠食物生活的人,只有吃吃喝喝,大家都承受不了其中的悲苦。而颜回却乐此不疲,不改其乐。有人问这样的困境说明了什么。他说不穷就幸福。

孔子曾一再称赞他说:“德善,德善。”“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从内部培养自己的性格,以达到圣人的人格;所谓“外国国王”,就是为了建立不朽的功勋,造福黎巴嫩人民,用外国的力量统治世界。儒家经典《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修身为本”的德育方案和步骤。

比如它是德育的起点,是“学而知之,学而诚之,学而诚之,思而正之,思而正之”。意思是道德修养必须从“知物知行”即理解道德规范开始,逐步从理解道德规范转化为形成道德信仰即“诚、信”,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己行为的目的,即修养自己。无论从个体的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理。

《大学》中提到的“治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实现的。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非常重视道德信仰的作用。可以说,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性,既是我们民族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也符合道德教育发展的规律。

2、知行结合,用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观强调知行有机结合,即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主张行为导向。子天:“知足于言,敏于行”;“君子以言为耻,行而不止。”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只停留在文字上。必须结合实际行为。

朱指出:“知与行总是互相需要的,如果你没有眼睛,你就做不到。没有眼睛就看不见”,这是知行关系的生动表达。王守仁曾说:“真正的知识是做你想做的事,但不做你想做的事是知道”,这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大街都是圣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而途径只有一个——“修行”。

3、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大学》曰:“古欲明明优于世。先治国;那些想要治理自己国家的人。先和家人聚聚;要想家人团聚,先修身体;欲修身,先正心。要想正确,先真诚;要真心,先让他知道;知识存在于事物之中。事情就这样被知道了。知因则诚,诚则正,心正则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家有治,天下太平。”

这意味着,如果你想向全世界的人展示你的道德品质,你必须首先管理好你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首先要整顿好家庭;想改善家庭,首先要提高自身修养;想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如果你想矫正你的心。

首先,让你的思想变得诚实;要想让自己的想法变得诚实,首先要获取丰富的知识;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就是研究事物的原理。这里提出了“大学”的八项,分别是纪、知、诚、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应该有做大事的野心。孔子的学生夏紫说:“为官则学,学则为官”;孔子明确提出为官要“以德治国”。比如北辰居其所,群星拱月。这在孟子的论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反映:“天子不仁,不护四海;诸侯不仁,不护国;青医生无情无义。他不保护祠堂;而庶人无情,不护四体”。是真的。实现以上道德理想,要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来。

如果一个人连“天一亮就起来扫朝廷”这点小事都不想做,那还谈什么治国?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小善而为之,勿以小恶而为之”的道德心,珍惜人间的道德理想,以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