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门为什么叫凯旋门?
巴黎没有一座凯旋门,但最壮观、最著名的是位于戴高乐广场中心的凯旋门。1805 65438+2月2日,拿破仑·波拿巴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击败了奥俄联军。次年2月2日,他下令修建凯旋门,炫耀自己的军事成就。同年8月,按照著名建筑师夏格兰的设计破土动工。但施工时断时续,断断续续过了整整30年,才在1836年7月29日举行落成典礼。
凯旋门周围有门,门上刻着跟随拿破仑·波拿巴远征的386位将军的名字,以及1792到1815的法国战史。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塞尔”,由著名雕塑家路德设计和雕刻,面向香榭丽舍大街花园街。在凯旋门的拱门上,你可以乘坐电梯或爬上石梯,石梯有273级台阶。往上走,第一站有一个小历史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介绍凯旋门建筑历史的图片。此外,还有两个配有英法两种语言解说的电影放映室,专门放映一些反映巴黎历史变迁的资料片。再往上走,就到了凯旋门的顶层平台,从这里可以鸟瞰巴黎。
凯旋门正下方是无名烈士墓,建于6月1920 165438+10月11。坟墓是平的,红色的墓志铭嵌在地上:“这里是为国捐躯的法国士兵。”据说墓中有一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无名烈士。他代表了在大战中牺牲的654.38+0.5万法国官兵。墓前有一盏长明灯,每晚准时举行煽火仪式。
每年的7月14日,法国庆祝国庆的时候,法国总统都要经过凯旋门。法国总统辞职的最后一天,他会来到这里向无名烈士墓献上一束鲜花。据说这座凯旋门还有一个奇怪的地方,那就是每当拿破仑·波拿巴逝世周年纪念日的傍晚,从香榭丽舍大街向西望去,恰好有一抹夕阳映照在凯旋门的拱门上。
凯旋门的建造者
1806年,拿破仑一世(拿破仑·波拿巴)下令建造一座地标,纪念帝国军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的胜利。这座建筑最终被指定为凯旋门,它代表了拿破仑军队的不可战胜性。这座重要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委托给了著名的建筑师Chalgrin、Joust和Brouaye,以及雕塑家Cortot、Rude、Dacres和Pradier。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和旧君主制的复辟,工程一度暂停。工程于1825重新启动,最终凯旋门于1836年7月30日由路易·菲利波(路易十八)揭幕。
凯旋门建筑结构
巴黎的凯旋门由三个拱门组成,形成四个向四面八方延伸的门。它的复古全石建筑布满了精美的雕刻。凯旋门中央的拱顶上装饰着111件宣扬拿破仑辉煌成就的数百场战役的浮雕。它们与拱门四脚上宏伟的巨型浮雕相映成趣,让人觉得它不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是一件美丽动人的艺术品。
正对香榭丽舍大街的门楣上有两个著名的花卉浮雕:右边门柱上的自由女神像,展开双翼,后面是朝气蓬勃奔赴战场的士兵,是著名的《马赛曲》(La Marseillaise);另一幅《拿破仑凯旋门》(Jean-Pierre Cortot于1810年雕刻)展现了拿破仑凯旋后庆祝胜利的欢腾景象。这两部不朽的艺术杰作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面对着大武装大道的门楣上有安托万·达克里斯雕刻的“共和国”(也称为“抵抗”)和“和平”的大型浮雕。
在这些巨型浮雕之上还有6幅平面浮雕,分别讲述了拿破仑时期法国的重要历史事件:奥斯特里茨战役、马索将军的葬礼、勒桑德尔的被俘、杰马普斯战役、阿尔科勒大桥的横渡和阿布克战役。
门楣上还刻有拿破仑·波拿巴指挥的所有重大战役的名称和法国革命战争的名称。
在凯旋门内部,还有558个拿破仑帝国英雄的名字,其中一些有下划线,因为他们都在战争中丧生。
一座纪念性的标志性建筑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是拿破仑皇军象征的凯旋门,如今已经成为法国爱国主义的象征,同时也作为纪念建筑。这位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人经历了以下事件:
1840 12 15,法国七月王朝的安威尔王子率领一艘战舰前往圣海伦岛,将拿破仑的遗体接回祖国。90万巴黎人冒着严寒,满怀深情地参加了这场盛大的葬礼。拿破仑的遗体由仪仗队护送,经过他生前无数次经过的凯旋门,最后被重新安葬在巴黎老兵退休之家花园楼顶的大厅里。
1885年,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逝世,法国人民决定为他举行隆重的国葬,以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他的遗体于5月22日在凯旋门停留了一夜,随后被安葬在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
1919 7月14日,一队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官兵穿过凯旋门庆祝胜利,这一天也是法国的国庆日。
1920 165438+10月11,一战中牺牲的无名烈士遗体被安葬在凯旋门下。然后在1923,在无名烈士墓旁点燃了纪念所有为祖国牺牲的法国军人的烟花。从那以后,这个火焰每晚18: 30都会被点燃,而且会持续一整夜。每年165438+10月11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停战日,以纪念1918年法国从德国收复阿尔萨斯和拉洛雷恩。
凯旋门也是每年国庆游行的起点。
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凯旋门,你可以登上它的顶层观景台:奥斯曼建筑将带你回到巴黎的旧时光,巴黎的千年历史将在你眼前静静地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