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卷烟厂发展史

芜湖卷烟厂成立于6月8日1949+01。它的前身是私营的“长江烟厂”,一年只生产462盒香烟。1950年4月,经营不到半年的长江烟厂在与本市10多家卷烟厂的竞争中濒临倒闭。芜湖市政府向长江烟厂注资,企业性质变更为公私合营。1951 4月,长江烟厂更名为新中烟厂。1951年8月,因民营人员退出,企业变更为地方国企。

6月中旬,1954,芜湖市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新中烟厂也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全厂工人日夜抗洪,把机器设备、原辅材料运到鸡毛山,搭起芦苇棚,恢复生产。此后,国家加大投入,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技术创新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到1959年,新卷烟产量达到7万盒,工业产值上升到2027万元,实现税收利润1104万元,分别是建厂初期的154倍、153倍和160倍,企业进入发展期。

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新中烟厂于1962年6月搬迁至乌石路135号。1964期间,国家对卷烟行业进行集中管理,新中烟厂归中国烟草工业公司所有。同时更名为国有芜湖卷烟厂,为央企。人事和财务由中烟公司掌控,设备和原料由行业统筹安排。企业管理步入正轨,生产形势不断发展,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有了很大提高。

“文革”期间,芜湖卷烟厂内部组织瘫痪,管理失控,企业效益一落千丈。1968年,企业利润由1966年的1210000元变为亏损710000元,上缴税金也由2050万元减少到1080万元。1970 165438+10月,中国烟草工业公司撤销,芜湖卷烟厂划归芜湖市管理。

从1972开始,芜湖卷烟厂进入整改提升期,先后组织7组人员3次赴杭州(烟厂),开展对口学习,进行全厂全面整改,使企业重回正常轨道,当年扭亏为盈。1973,兀颜姓达达设备翻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首次实现了连续卷烟生产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1976年年产量超过20万箱。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烟草行业迎来了改革的春天。1981,中国烟草总公司重组。芜湖卷烟厂再次被划为央企。对产、供、销、人、财、物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企业从改革分配制度入手,实行“联产计酬”经济责任制,打破了沿袭多年的“大锅饭”,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卷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企业日新月异。

1981-1985期间,国内卷烟市场供不应求,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芜湖卷烟厂抓住机遇,集中力量建设年产20万箱高档卷烟车间,产能迅速扩大到50万箱。为解决原料供应不足、销售市场狭窄等问题,芜湖卷烟厂与上海卷烟厂签订了卷烟联合加工协议。此举拉开了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烟草行业横向经济联合的序幕。1982年芜湖卷烟厂产量上升到41.3万箱;1985年产量达到512000箱,从中型企业跃升为大型卷烟加工企业。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档卷烟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芜湖卷烟厂敏锐地捕捉到市场变化,把稳定产量、保证质量、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作为新时期的发展重点。* * *投资2.68亿元进行“八五”技术改造,建成高档卷烟生产车间,引进Passim、B1、Bo、GDX2等近30台套高速卷烟包缠包装机,卷烟包缠生产线工艺装备水平跃上新台阶。为降低箱装烟叶消耗,提高卷烟内在质量,增加产品科技含量,芜湖卷烟厂投资6000万元,引进1条国产570 kg/h二氧化碳膨胀烟丝生产线和重新购置两条150kg/h薄片生产线,并投入巨资更新企业科研和检测仪器设备,新增费尔奇纳20道烟机、惠普色谱仪等先进仪器。芜湖卷烟厂在提升“硬件”的同时,积极注重“软件”的配套工作,加强科技人员和技术骨干的强化培训,努力发挥高科技投入生产经营的效率,寻求科技理论与企业实践的最佳结合。目前,芜湖卷烟厂已初步解决了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生产组织模式的转变、现场管理的升级、人力资源的配置等一系列问题,企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迎客松、唐生、都宝等骨干品牌产销率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市场覆盖面迅速扩大,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短短四年(1995-1998),芜湖卷烟厂实现税收利润42.3亿元,占建厂50年实现税收利润总额的38.6%。

1989年,芜湖卷烟厂在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推荐的“100中国最大工业企业”中排名第62位,在安徽“工业50强”中排名第3位。1995年在国家经贸委、国家统计局评定的“全国经济效益最好的500家工业企业”中排名第92位,在全国烟草行业排名第13位。1996,被国家烟草专卖局认定为“10%全国烟草行业重点技术改造企业”。1997,被国家经贸委认定为全国512重点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