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引领国防与民用技术融合发展

"四个全面"是当代中国的治国方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这一方略在协调国家安全与发展关系方面的战略发展。在当代中国,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强国强军、凝聚国力的关键。

从“四个全面”的高度认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体现了基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家安全与发展的远见卓识和战略操作,需要我们从多维视角深入理解和思考。

完善大国战略体系的重要布局。如何在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协调安全与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今天,我国正处于由大到强的发展关键阶段,综合国力处于快速上升期。我们必须保持强大的经济发展和强大的军事发展。“大炮和黄油”的关系处理不好,就会犯颠覆性的错误,甚至阻碍国家的崛起。因此,把握大国发展战略中安全与发展的“黄金分割”,解除“统筹资源”的困局,关乎国家发展的前途与命运。基于此,强调要更加注重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协调、平衡、兼容发展,把推进国防和民用技术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大国家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现代化战略体系,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战略操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发展、改革、法治、党建、内政、外交、国防,涉及现代国家治理各主要领域,蕴含着推动国防与民用技术融合深度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国防已经成为一个高技术密度、高知识密度、高资源密度、与社会高度融合的复杂巨系统。如何管理国防事业,如何管理军队,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治国能力的重要体现和显著标志。长期以来,我国传统体制下形成的部门条块分割,不符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在中国国力日益增强,物质技术资源极其丰富的今天,如果不能有效解除军民分离的二元结构,就不可能实现军民“同轨同书”。未来一旦发生战争,国家能力仍将是“一麻袋土豆”,难以迅速聚合资源形成有效的战争能力。今天,国家、国防和军队的管理越来越复杂。只有把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才能更好地凝聚国家力量,形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军队、企业和社会共同推动军民融合深入发展的格局,加快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的主要措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各主要国家纷纷加强战略部署,以求在新一轮创新变革浪潮中抢占先机。美国高调推出“国防创新倡议”和“第三次取消战略”,企图抢在竞争对手之前发现和掌握先进技术,并迅速应用于军事领域,确保始终处于军事优势地位。俄罗斯成立了国家创新支持机构——国防高级研究基金会,大力支持和激励颠覆性创新。智者在沉默中倾听,智者在无形中观察。世界军事强国围绕国防与民用技术融合创新的激烈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和未来二三十年军事发展主导权的竞争。背后是观念的交锋,制度的竞争。比拼的是谁的制度和政策更具适应性,更具变革性,更能凝聚国家意志和全社会力量,支撑和孵化引领未来发展趋势的颠覆性创新。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只有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才能大规模获取融合红利,争取主动,赢得未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深厚基础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战略目标的主导地位,这不仅为军民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契机,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经济社会矩阵一直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深层基础。只有基础深厚,才能聚集强大的战斗力。上世纪60年代,面对“要不要吃饭,要不要炸”的艰难抉择,张爱萍将军在深入调研后提出“原子弹工程看似一个大盘子,其实很多东西都包含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当时国民经济基础极其薄弱的条件下,通过国民合作和大会战,充分调动和挖掘国民经济各行业所蕴含的潜力,形成了强大的突破力量。今天,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何深入挖掘潜力,建设和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仍然是一个艰难的时代命题。通过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国防和军队建设真正跳出了自我体系、自我发展、自我保障的传统模式,深度融入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体系,不断从经济社会矩阵中吸收最先进的技术、人才和服务,锻造信息化战争所需的军事体系能力。

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引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的重要任务是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通过“军”与“民”的系列对接,走出一条安全与发展相协调的新路子,主动对接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到中高速增长,以国防和民用技术融合的方式统筹存量和增量资源, 充分利用财政金融渠道,缓解日益突出的军队财政收支矛盾,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主动对接国家“十三五”规划,继续布局一批军民融合重大建设项目,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收到稳增长、补短板、调结构、固保障等多重效应;积极对接“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融合模式创新,加快建设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军民融合信息服务平台、供需对接平台和协同创新平台;积极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探索具有巨大潜在军民共同价值的前沿创新项目,形成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生态化的国防与民用技术融合优势技术产业集群;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开启覆盖全国、延伸至海外战略利益相关方的国防与民用技术融合新格局。

全面深化改革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我们党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和关键举措,也是进一步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中国的国防和民用技术融合已经进入了突破重大障碍、解决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时期。国防和民用技术深度发展的融合“深度”,在于通过深度融合,在两大建设之间建立一个开放的体系,让优质的军地资源进入彼此的体系,最终收到“融入体系、改造体系、重塑体系、提升新能力”的效果。

加强顶层体系统筹,解除军民二元分离结构。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实行党政军结合、平战结合的国防发展模式。改革开放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政府职能聚焦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职能更多地被军队取代,逐渐形成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分头运作的“二元体制结构”。国家对一些跨军地、跨领域、跨系统的军民融合重大问题缺乏统筹管理,体制、部门、军区分割导致利益碎片化,严重阻碍军民深度融合。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按照宪法和国防法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集中统一领导作用,构建党中央统一领导决策、军政明确分工的国防和民用技术一体化领导管理体制。

深化需求侧改革,促进军民双向深度互动。当前,一些领域的国防与民用技术融合难以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融合需求改革滞后,需求不开放,需求牵引乏力。比如,现有的鼓励优势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建设的措施,多是从供给侧入手,需求侧并不宽松。于是,参军的人“集结号”不断吹,而参军难的“山头”却久攻不下。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扩大需求信息的发布范围,开放招标采购,加强供需对接,打通军事需求-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通道,缩短需求传导链条。同时,坚决打破军品采购市场的垄断。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消除军事采购市场的垄断,国防和民用技术一体化发展的动力将逐渐丧失。通过军品采购制度改革,建立面向国家大型工业基地和各类高科技企业的开放式军品采购市场体系。

全面依法治国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法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融合深入发展的重要支撑。

依法整合是现代制度运行的内在要求。对于国防和民用技术的整合,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了整合的广度和深度。当市场交易成本相对较高时,国防和军队系统倾向于自我保障、自我服务;在交易成本不断降低、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国防和军队部门会把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服务和职能交给市场和社会去完成,从而专注于更具比较优势的核心军事职能。法治的作用在于节约交易成本。在中国的现实中,国防和民用技术的整合有时是由情感维持的,由政治推动的,这恰恰是交易成本相对较高的反映。国防与民用技术融合发展已经从最初的融合进入到深度融合阶段。能否用法治消除一体化的成本,直接关系到一体化的前途和命运。

目前,我国没有一部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法规,现有法律法规的一些规定已不适应军民融合深入发展的要求,法律法规执行不够刚性,对军民融合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以法治方式推进军民融合发展,需要加快军民融合综合立法进程,逐步构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依法规范军民融合的组织领导、运行机制、责任义务和配套保障,使军民融合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全面从严治党为军民融合深入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既是严守党纪党规的过程,也是增强国家整体协调性、提升执政党治国理政能力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严治党可以产生强大的国防和民用技术一体化力量。

党兴则民族兴,党强则国家强。全面从严治党,在推动国防和民用技术融合深入发展方面,肩负着艰巨的历史责任。中国的国防和民用技术融合正处于加强统筹、整合和协调的关键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涉及陆军、海军、空军和各军兵种,涉及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学科数量空前,领域广泛。这些主体分属不同的系统和部门,各有各的资源、利益、人事和产权。在这个多元格局中,能否实现从初步融合到深度融合的转变,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纪律、组织地位、战斗力和领导水平。只有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完善党的肌体,切实增强新形势下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才能确保党对军民融合的集中统一领导,以强大的国家意志打破军民分离的制度约束,驶向深度融合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