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中的中国新闻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伟大的爱国者林则徐最早组织报纸翻译,利用外国报纸资料判断国际形势,以制定反侵略措施。这些翻译的报纸资料后来被编辑成《澳门月刊》和《澳门新闻纸》。一些译本被呈送给了道光。
中国人办的报纸始于20世纪70年代。香港的《循环日报》和上海的《报告》是其重要代表。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局面迫在眉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举起维新变法的大旗,迅速创办中外新闻、时事新闻、国民报、湖南新闻等报刊,形成了中国人办报的第1次高潮。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进入新闻界,以笔为武器撰写大量时政论文,宣传新思想新知识,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20世纪,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了《中国日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大江日报》等报刊,宣传革命思想。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在报刊的激烈论战中写过不少流传一时的政论论文。报刊以政论论文为主,许多政治家投身于报刊活动,与政治斗争紧密结合,对我国新闻事业产生了很大影响。1904年,中国人办的最早的通讯社中兴通讯在广州成立。
191推翻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带来了报业发展的又一次高潮。1912年,全国报刊总数达到495种,是1901年的4倍。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复辟帝制,一度限制报业。但在他垮台后,报纸行业复苏了。当时军阀混战,政治混乱,报刊生生死死,却始终生生死死,显示出勃勃生机。
1919五四运动形成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又一次发展高潮,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报纸是《新青年》杂志,它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猛烈抨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思想,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五四”时期,学生办报,如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和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联报》。随着报刊推动新思潮的不断发展,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激烈交锋也屡屡展开。结果,新的思潮取得了胜利,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五四时期,报刊改革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报刊成为议论时政的主要阵地,白话文得到广泛推广,副刊成为介绍新文化、新知识、新思想的园地,成为中国报纸的重要特色。
1921中国* * *产党的诞生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 * *产党十分重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许多领导人都曾亲自办报。《指南》、《中国青年》、《热血日报》等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的报刊,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革命根据地建立后,1930年代初出版了《红色中国》、《红星(中国)》等报纸。193110红色中华新闻社(1937年更名为新华社)成立,打破了国民党对苏区的新闻封锁。北伐战争期间,两党联合出版了大量报刊,为反帝反封建的宣传造势。之后,在中国国民党统治区,中国* * *创办了《红旗日报》等地下报纸,中国国民党则建立了自己庞大的新闻网络。《申报》和《中国新闻》等商业报纸在困难中继续发展,《大公报》和《包利》也活跃了一段时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双方第二次合作。1938 65438+10月,中国* * *生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了机关报《新华日报》,国家* * *两党一度合办报纸《王久日报》,这是文化领域的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报刊数量激增。到1944和10两个月,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了1100多种报纸。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新华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大众日报》、《抗敌日报》、《黎明日报》、《晋察冀日报》、《江淮日报》等报纸在动员人民坚持敌后抗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40结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1941年,中共中央创办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延安),是革命根据地每日出版的1大报。与此同时,由、王、、郁达夫等著名新闻记者和作家主持的一大批华侨报刊,致力于抗日宣传,有效地起到了教育和动员当地华侨的作用。
中国的广播事业始于20世纪20年代。最早的广播电台,就像近代中国早期的报纸和通讯社一样,都是外国人创办的。1926年6月,中国人民开办的1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开播。1937年6月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有20多万台收音机,1947年6月,有1多万台收音机。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下,争取中国人民的解放始终是中国进步新闻的主流。它所肩负的宏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是世界罕见的,它所创造的多彩而感人的事业在世界新闻史上也是出类拔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报刊一出现,就站在了时代的前沿,成为进步潮流的坚定代表。它不仅团结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各种力量,进行复杂的宣传鼓动工作,而且深入农村,与百万农民相结合,创造了党领导的政权下办报的经验。其顽强的革命精神、丰富的斗争艺术、忠于党的路线的品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作风和独特的业务经验,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树立了光辉典范。
随着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的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解放中国大陆的过程中,人民政府接管了原国民党党政军各系统所办的报纸、电台和通讯社,并在解放后创办了中国* * *生产党的机关报和大中城市的群众团体报纸,在全国建立了人民新闻事业。1950年全国(不含台湾省省,下同)通过邮局发行的报纸有140种,每期共发行230万份。新华社已逐步建成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人民政府还大力发展人民广播事业,包括建立广播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闻工作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关注的问题。1950 19年4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报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明确了党领导全国政权时报刊应遵循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原则。同年4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强调报纸要以报道人民的生产劳动为重点,宣传生产和财经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以适应全国逐步转移到以生产建设为中心的形势。7月1954、17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对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报纸如何加强党性和思想性,密切联系实际和群众,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理论宣传,改进经济宣传,加强批评,改进新闻报道进行了讨论和指示。这些决定和决议对新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0世纪50年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迅速。到1960,报纸种类达到1274种,总发行量达到210410000份。1957年,全国有61广播电台,1698有线广播电台。广播已经成为农村和偏远地区人民获取信息和文化知识的重要来源。1958年5月1日,中国第1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后更名为中央电视台)试播。
20世纪60年代,由于国家经济困难严重,发生了持续10年的“文化大革命”政治动乱,中国新闻事业遭遇灭顶之灾。20世纪60年代末,大多数报纸停止出版。各地的报纸、广播、电视基本没有自己采编的新闻,经常转载新华社发的稿件。
1978 12中国生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截止1988年底,登记公开发行的报纸有1628种,通过邮局发行的报纸共计13789份,大量报纸为自行发行。此外,大量报纸注册供内部发行。中国每5人拥有1份报纸,每千人拥有49份日报。新闻机构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截至1988年底,新华社在国内拥有31个分社,在国外拥有98个分社和4个总分社。每天向国内中央级报纸发送40,000-50,000字的中文新闻稿,向省市级报纸发送30,000-40,000字的中文新闻稿,向地市级和县级报纸发送10,000字的中文新闻稿,并用于国内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同时每天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向外国广播新闻。新华社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六大通讯社之一。专门给各国中文报纸和电台投稿的中国新闻社发出的稿件也受到海外用户的欢迎。广播电视业的发展速度更快。到1987年,全国共有广播电台386个,广播发射台1016个,收音机和录音机3.3亿台。有电视台366个,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7570个,电视机1.1.6亿多台。
截至1987年底,台湾省省内共有31份报纸,日总发行量超过350万份。有33家广播公司,包括3家电视公司。1988 65438+10月1台湾省当局解禁报纸后,许多新报纸被允许出版。截止到1988年底,台湾省省有近80家报纸。在香港出版的中外报刊有500多种,还有两家广播电台和两家电视公司。澳门有6份中文日报和5份葡文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