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真的很难找工作吗?
没有学科差异,社会需求的差异和不平等导致了部分学生的心理落差,这是现实困境。但是,文科生的价值也不容忽视。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自然科学家、人文学者和艺术家是同一类人。灿烂的时代文明的诞生离不开这些人中的任何一个人,甚至起源于他们研究的交集。
1.从宏观数据来看,文科生的就业情况也不理想。2020年就业率排名前50的专业中,理科专业以43席完成了绝对霸主的地位。
并不是有些文科生在就业市场上受挫,而是伴随着“孔乙己文学”这句话,有些文科生开始质疑当初坚定的选择学文学是否真的值得。
2.为什么近年来文科生的就业形势成为热门话题?
疫情是直接原因。三年来,一些文科生能够拿高薪的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互联网行业裁员,减少产品经理、运营等岗位,也青睐有计算机背景的理科生。房地产行业不景气,让一批文科毕业生少了一个选择。
同样,因为疫情,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上课,无法自由出入校园,也失去了很多实习机会。这可能对理科生没有影响,但对于急需实习证明自己价值的文科生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企业总希望招到能立竿见影创造效益的员工,但没有实习经验,仅靠在学校学的东西很难做到。
一些政策的变化也是影响文科生就业的因素。最直接的就是K12教培行业。“双减”政策的出台,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遏制日益功利化的培训市场。而一些不能进入学校当老师的文科毕业生,也确实失去了当导师的机会。
另一方面,毕业生的数量确实在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23年约11.58万毕业生中,文科生占比近四成,约463万。在文科包含的专业中,金融、会计等专业一直是热门,但部分理科生也会选择这样的职位参与竞争。
3.学文学的道路是曲折的,总会有眼前的障碍阻碍你前进。但是,在抱怨的同时,不妨问问自己,当初为什么选择学文学?
也许大部分文科生都有这样的经历——被一部电视剧感染,想当一名正义的律师,被“春暖花开面朝大海”这句话感动,想当作家,沉迷于小说家的文字,羡慕新闻频道外交官的谈吐优雅,好奇我们这个社会的本质,又或许只是因为历史老师幽默的谈吐和语文老师随手可得的诗词歌赋。
“因为热爱,所以一开始没有犹豫。”
在与多位文科生的交谈中,记者得到了这样的回答。在决定学文学之前,父母和老师或多或少都会告诉我们,以后找工作不容易,会有更多的瓶颈需要突破,甚至无法实现当初的梦想,但幼儿下定决心的那一刻,血液总是在沸腾。
时间的尘埃或许埋葬了最初的心,但总有人愿意为爱付出。拥有浙江某985高校硕士学位的陈怡,因为热爱拍摄纪录片,选择了在电视台工作。她的月薪在5000元左右,和同学相比差距很大。她不怕扛着沉重的机器走在阳光下的户外,也不怕加班熬夜剪片子。她只是想要一个锻炼学习的机会,哪里愿意给她,她就愿意去哪里。
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博雅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一篇优秀的宣传稿件,一部剪辑流畅的短片。哲学培养了理性思维,语言学打开了世界文化交流的窗口,社会科学探索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法律确立了治理世界的良方...文字的力量可以跨越时间传递几千年,这是思想文明的光辉印记。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魏晋的风流文人,隋唐的天下英雄都入了我们的门,宋朝有着文人推崇的经济政治文明。一个礼崩乐坏、文学没落的社会,不配拥有自然科学。文理是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
每一个时代的文明都在科学与文学的交汇处达到顶峰。也许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科毕业生,想问问文科的未来在哪里。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那就是: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