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二战详情急需!!!!!!!
第一次瓜分世界的大屠杀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从1914-1918第一次同盟国和协约国这两个帝国主义国家集团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首先在欧洲八国(德国、奥匈帝国及其敌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比利时、塞尔维亚和黑山)之间开始,随后38个国家逐渐将6543.8+05亿人卷入战争。战场覆盖欧洲、亚洲、非洲、大西洋、地中海和太平洋。欧洲战场,尤其是法国战场,是决定战争全局的主战场。在海上,北海是主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首先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导致后来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19年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阶段。各国政府代表本国垄断资本集团,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武力争夺殖民地。英、俄、法这些老牌殖民帝国占据了世界上绝大部分殖民地,而德国、日本、美国等经济发展迅速、国力迅速扩张的新兴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相对较少。这种经济发展和殖民地土地分配的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新兴帝国主义国家强烈希望瓜分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其次,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也使得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不稳定,各国纷纷扩军备战,寻求同盟,企图通过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早在1882年5月,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了同盟条约,形成了一个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协约国。1892-1907期间,俄、法、英相继签订条约,逐渐形成了与同盟国相对立的条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加快了双方扩军备战和争夺战略要地的步伐。巴尔干和地中海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1905-1913两大军事集团为了争夺战略要地,制造了一系列国际危机,甚至引发局部战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加深,帝国主义集团急于从战争中寻找出路。
战争爆发前,两大军事集团加紧扩充军备。与交战双方的总经济和军事实力相比,同盟国占有优势。1914年,仅英法俄(包括殖民地)总人口就达7.045亿。动员完成时,陆军兵力达977.7万人;德国和奥地利(包括德国殖民地)总人口只有654.38+0.3亿。动员完毕,陆军兵力634万。在空军和海军力量方面,协约国也明显强于协约国。英国有258架,法国有156架,俄罗斯有263架。德国只有232架军用飞机。战争开始前,条约国家的海军编制中有762艘水面舰艇和74艘潜艇;德国和奥匈帝国拥有403艘水面舰艇和35艘潜艇。
主要参战国的战略政策都是根据各自的侵略目的制定的,其相似之处有:片面强调战略进攻,轻视防御;他们都试图依靠一两次决战来决定战争的胜负;基于依靠战前物资储备打短期战争,没有挖掘经济潜力满足战争需要,进行长期战争的准备。反映在战争计划上,各国都把打一场快速、短期的战争作为制定战争计划的前提。为了避免东西线同时作战,德国根据著名的施里芬计划(或称施里芬-小拇指计划),准备在6-8周内先攻克法国,然后东进,几个月后打败俄国,结束战争。鉴于法国极想夺回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德国对法作战的思路是,以部署在德法边境的兵力牵制和吸引法军主力,同时以强大的主力攻击群,通过中立的比利时突然调回法国腹地,从背后攻击法军主力。
在东欧战场,俄军以少量兵力被牵制。在海上,集中海军主力对抗英国海军,同时以少量兵力牵制波罗的海的俄罗斯海军。
奥匈帝国的战争计划由德国掌控,准备以俄国为主力作战,同时在巴尔干半岛打塞尔维亚和黑山。法国的作战计划是将主要兵力集中在法国东北部,根据战局的发展进攻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反击德军入侵。法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地中海的海上交通,封锁亚得里亚海的奥匈海军。俄国的战争计划充满了强烈的进攻色彩,准备同时进攻德国的东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的加利西亚。英国计划将战争中陆上作战的重担推给法国和俄罗斯,只派少数远征军配合法军。海军用于保障英国和盟军的交通线安全,破坏德国的海上交通线,封锁德国海军,伺机与敌方舰队争夺制海权的总决战。
纵观各国的战争计划,各国都夸大了纯军事因素的作用,都局限于争夺自身利益,各自为战,各军种也都是单打独斗。因此,各国没有很好地协调陆军和海军的行动。同盟国之间没有一般的联合作战计划。1965438+200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弗兰茨·费迪南为了炫耀武力对抗塞尔维亚,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
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根据相关条约,俄罗斯于7月30日宣布全国总动员,支援塞尔维亚。1年8月,德国对俄罗斯宣战。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战争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首先在欧洲大陆燃起的战火,迅速蔓延到了中东、远东和非洲部分地区。其中欧洲战场为主战场,由西方战场、东方战场、巴尔干战场和意大利战场组成。参演国还进行了多次海战,并首次在实战中使用空军。按照战争进程,一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14,双方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西线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战争爆发后,担任主攻的德军和担任牵制任务的部队按计划行动。8月21-25日,德军在法国东北边境与法军和英国远征军进行了多次战斗,即“1914边境战争”。德国人突破了法国的防御,向法国的心脏进军。9月,法军组织了反击德军的“马恩河战役”,迫使南下的德军撤退,瓦解了他们的速决战略。至此,西线大部分地区的军事行动开始形成阵地战。
但10年9月至6月,在法国北部,德军与英法联军迂回对方侧翼,进行了连续的机动作战。在东线,东普鲁士的德军挫败了俄军优势兵力的进攻,迫使俄军退守尼曼河和伯河。但是俄罗斯军队在加利西亚打败了奥匈帝国的军队。为了帮助奥匈帝国,德国向俄军发起大规模进攻,德军损失惨重。德国东线战争的扩大使其处于同时在两条战线作战的不利地位。
日本在远东趁火打劫,于1914年8月对德宣战,乘机攫取德国在中国的利益,远东战场出现。土耳其于1914 11年6月宣布加入盟军,开辟了近东新战场。战局变得更加复杂了。此外,英法德在北非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这一阶段,英德海军的海战主要是8月和11在北海的赫尔戈兰的两场海战,以及5438+0年6月在南大西洋的福克兰群岛海战。围绕封锁与反封锁,双方进行了一系列不同规模的海上战役。
1915年,战争重心转移到东线,东线战场进入对抗状态。战争使双方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军队的预备兵和后勤补给严重困难,迫使各国加紧国民经济总动员。英法为了养精蓄锐,恢复元气,在西线基本转为战略防御。为了减轻德军在西线的压力,他们要求俄国加强对东线的进攻。德国改变战略方针,集中兵力进攻俄国,以求一举击败俄国,进而击败英法。1915 1-3月,俄军对德奥联军发起了两次大规模冬季攻势,都是灾难性的。德国缴获战机,集中优势兵力。5月初,它在俄军战线中段发起了著名的高尔察战役,迫使俄军全线撤退,损失惨重。德军带着胜利深入俄国,企图迫使俄国退出战争。同年5月,原协约国成员意大利转而向奥匈帝国宣战,在奥匈帝国东南部开辟了新的战区。10年9月至6月,整个东线也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同年5438年6月+10月,保加利亚参加协约国战争,德奥联军以优势兵力占领塞尔维亚。
这一年,西线战事相对平静。利用德军向东转移的机会,英法联军发动了几次小规模的进攻战役,企图牵制德军,减轻俄军战线的压力。德军也发动了几次局部反击。其中,在4-5月的伊佩尔战役中,德军首次大量使用毒气。
1916年,战争重心再次向西线转移,盟军逐渐取得战略主动权。1916,德国再次将进攻重点转向西线,力争击败法国。从21年2月开始,德法展开凡尔登战役,历时10个月。由于兵力不足,德军强攻,伤亡惨重,逐渐走向最后的失败。与此同时,为了减轻凡尔登的压力,英法联军向索姆河上的德军坚固防线发起猛烈进攻,史称索姆河战役。
在这次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按照盟军协同进攻的战略方针,东线的俄军为了协同西线的英法联军,向德军发起了大规模进攻,突破了奥匈帝国军队的防线。在此期间,意大利军队还对奥匈帝国军队进行了几次不同规模的进攻战役。同年8月,罗马尼亚在同盟国作战。在1916的海战场上,从5月31日到6月1日,英德海军主力在日德兰半岛西部进行了整个战争期间最大的海战。
1917年,德国转入全面防御,俄国爆发革命,美国参战。经过两年半的战争,德国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盟军实力增强,战场形势对德国越来越不利。德军被迫转向东线和西线防御,同时希望在海上发动“无限制潜艇战”,企图切断英法海上交通线。在战争中大发横财的美国以德国为借口,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并企图与墨西哥结成德墨反美联盟,并于1917年4月对德国宣战,成为同盟国在财政和军需上的支柱和直接参与者。同时也使美能够参与重新划分世界。1917年,西线的主要战役是4-5月法军对德军发动的“内维尔攻势”。由于德军准备不足,法军的进攻遭遇惨败,并在法军中引发大规模骚乱。为了配合法军,英军也分别发动了几次有限的进攻,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在东线,当年9月,德军发起里加战役,这是东线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165438+(俄罗斯历65438+10月25日)10月7日,俄罗斯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以列宁为首的苏联政府宣布退出帝国正义战争。
1918,盟军发起总攻,盟军崩溃。俄罗斯退出战争后,德国得到了喘息的机会。1918年,德国在西线集中兵力,企图在美军主力到达法国之前迫使英法屈服。英法决定在西线坚守阵地,在美军主力到达后发动总攻。为了实现统一指挥,法国将军福奇被任命为盟军最高军事指挥官。7月至9月,英法军队发起局部进攻,取得进展。9月,潘兴司令率领的美国远征军发起了圣米歇尔战役。9月26日,英法美联军发起总攻。在盟军的压力下,德国兴登堡防线彻底崩溃。保加利亚9月29日投降,土耳其10月30日投降,110,奥匈帝国10月30日投降。165438+10月初,德国爆发11月革命,凯撒·威廉二世退位,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并宣布成立中华民国。6月165438+10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四年零三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战争期间,盟军共动员兵力421.8万,损失221.5万,其中死亡51.5万。盟军共调动兵力2285万,损失654.38+054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人。交战双方的直接战争成本约为6543.8美元+0863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平衡。德国战败,割地赔款;奥匈帝国彻底崩溃;英法虽胜,但在战争中被削弱,被削弱。美国在战争中获利丰厚,成为经济强国。战后帝国主义奴役和掠夺战败国,屠杀弱国,比如凡尔赛和约。虽然它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但并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这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德国、匈牙利等国爆发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1919—1920年召开的巴黎和会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战利品的会议。苏俄遭到拒绝和敌视;塞尔维亚等小国受到歧视。作为协约国的一员,中国在会上没有尝到胜利的果实,反而成了被权贵屠戮的对象。日本勾结英、法、美等国,企图迫使中国承认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从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导致了伟大的五四运动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对军事艺术的发展影响很大,战后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如全面战争、闪电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战争被证明的成果。
http://202.121.7 . 7/person/zxlsjxw/wz sck/143 . ASP . htm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从1939到1945,第二次世界范围内的战争,是侵略者,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反法西斯同盟国和世界各地的反法西斯力量在彼岸进行的战争。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结果以美国、英国、苏联、温和的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和争夺世界霸权而挑起的。几经局部战争,逐渐演变,导致全面战争。
战争的原因
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后来的帝国主义国家建立的法西斯政权及其侵略扩张是这场世界大战的根源。
法西斯政权建立后,按照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的意志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国际关系体系。战败的德国不满足于凡尔赛条约所给予的严厉惩罚和限制。战胜国意大利不满自己没有获得英法承诺的领土,而另一个战胜国日本则要求越来越多的扩张。因为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的实力很快得到恢复和加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成为英法美的对手。随着1929 ~ 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帝国主义体系的基本矛盾再次尖锐和激化,以至于不得不诉诸战争。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德国、日本出现了以极端民族主义和极权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法西斯势力和运动。1922 65438+10 . a . a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掌权。1933 65438+10月a .希特勒在德国执政。1936年3月,日本军部实现对内阁的完全控制,开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他们与英法美等国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不惜通过战争改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国际秩序,对世界和平形成严重威胁。
战争的起源是德国从65438年到0933年加速扩张军事工业。1934秘密突破了凡尔赛条约对其军队的配额。1935年,空军正式重建,实行义务兵役制,国防法秘密颁布。1936年3月7日,德国宣布废除《洛迦诺公约》和《凡尔赛条约》的相关条款,派兵进入莱茵河非军事区。早在1935年秋,德国国防军就开始拟定对法作战计划、入侵奥地利的奥托计划和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格林计划。纳粹德国成为欧洲最主要和最危险的战争来源。1936 10,德国和意大利签署柏林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意大利成了欧洲战争策源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召开东方会议,确定了武力占领中国,进而征服印度、南洋群岛、中亚和小亚细亚乃至欧洲的侵略扩张总纲领。从1931开始,日本发动并逐步扩大了局部侵华战争。1936年制定了向太平洋地区和西伯利亚的扩张目标和抗美、苏、中、英的具体政策。日本成为挑起世界大战的远东战争策源地。
三个法西斯国家在对外扩张、发动侵略战争的过程中形成了侵略集团。1936 165438+10月25日,德国和日本签署了国际反产协议。次年165438+10月6日,意大利加入协议。
世界大战的序幕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多次发动局部战争。日本首先在亚洲燃起战火,拉开了世界大战的序幕。
日本侵华战争1931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略了中国的东北三省。次年三月,伪满洲国成立。然后入侵中国,上海,热河省,察哈尔省北部,河北省东部。美、英、法等国容忍了日本的侵略。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在中国* * *产党的领导下,形成了以国共合作* * *产党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英勇抗击反法西斯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甲午战争在1938+00年6月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后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见抗日战争)。
日本对苏战争挑起日本挑起65438年7月29日至8月11中苏边境朝鲜附近的张鼓峰事件(哈桑湖事件)。1939年5月至8月,日军在中国黑龙江省西部边境地区再次挑起诺门坎事变(哈勒辛河事变)。日本的两次战争挑衅都失败了。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5 10 10月3日,30万意军入侵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第二次反意战争爆发。尽管国际联盟通过决议,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并表示将对其进行有限的经济制裁,但意大利仍然可以从西方民主国家,特别是美国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
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1936 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到1939年4月,德国向西班牙派出了5万多战斗人员,意大利约有15000人。德国和意大利向叛军提供的军火价值6543.8+0亿美元。英、法、美等国宣布“中立”,实行“不干涉”政策,禁止西班牙政府购买的武器过境。1939年2月27日,英法与西班牙断交,公开承认佛朗哥政府。
德国吞并奥地利,肢解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3月12日拂晓,德国入侵奥地利。14年宣布为德国的一个州,奥地利不流血被吞并。接着,德国在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自治”问题上制造了五月危机,陈冰制造了德国与德国的边界。9月12日,希特勒再次发出战争威胁。英法政府在德国的压力下,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代价,推行绥靖政策换取“和平”,并在9月29日的慕尼黑会议上签订了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协议。10 10月1日,德国占领苏台德区。65438年10月6日,在德国的控制下,斯洛伐克“自治政府”成立。捷克斯洛伐克被肢解了。
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春夏,欧洲再次出现紧张。经过波兰危机和复杂的外交斗争,一场全面战争终于爆发了。
严重的战争危机1939 3月15日,德国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21,又一个但泽危机产生了,对波兰提出了领土要求。第二天,海军被派遣去占领立陶宛的梅梅尔。1年4月,在德意两军的支援下,佛朗哥的军队控制了整个西班牙。4月7日,意大利军队入侵阿尔巴尼亚。5月22日,德国和意大利正式签署了军事同盟条约,即钢铁同盟。4月3日,德军最高统帅部发布了一项针对波兰的作战计划,代号为白色计划。
德国士兵移除波兰边境路障。
面对来自德国的战争威胁,波兰向英国和法国求助。英国张伯伦政府认为,如果德国占领波兰,将危及英法两国的安全及其在欧洲的根本利益。鉴于世界和国内舆论对绥靖政策的谴责,被迫开始对政策进行一些调整。1939年3月22日,英法互换照会,承担被侵略时的互助义务,固定了实际同盟。3月31日,张伯伦代表英法政府宣布,一旦出现任何威胁波兰独立的行动,英法将立即给予波兰全力支持。4月6日,英国和波兰缔结了临时互助条约。03年4月13日,法国重申对法波同盟的忠诚。5月19日,法国和波兰正式签署军事协议。
三角谈判与斗争1939春夏,英法苏的三角谈判与斗争围绕着欧洲的战争与和平交织在一起。4月15日,英法苏三国谈判在莫斯科举行,就采取一致行动制止法西斯扩大侵略进行磋商。由于英法之间缺乏诚意,相继举行的政治和军事谈判都没有取得任何积极成果。与此同时,英国和德国之间的秘密谈判也在进行。
德国的战略方针首先以英法为主要对手,集中力量与西方国家作战。要缓和德苏关系,避免在进攻西方时腹背受敌。苏联也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在亚洲,正在诺门坎地区与日军交战;在欧洲,一场世界大战迫在眉睫;英法苏谈判旷日持久,濒临破裂,原因是英法故意让德国毫无诚意地入侵苏联。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莫斯科签订。
德波战争及英法对德宣战1.939年9月,德国出动57个师约1.5万人,2500辆坦克,2300架飞机,从北方、西北、西南三个方向对波兰发动奇袭。同一天,英国和法国相继发出照会,要求德国停止进攻,从波兰领土上撤出全部军队。德国不予理会。9月3日,英法政府对德国宣战。德波战争期间,法国军队在法德边境消极观望战事。英国迟至10才向法国派出远征军。波兰孤军奋战。9月16日,波兰军队的防线彻底崩溃,德军完成了对波兰首都和波兰军队主力的围攻。9月17日,波兰政府成员逃往国外。华沙军民一直战斗到弹尽粮绝,9月28日被迫停止抵抗。
二战进程
这场大战经历了法西斯轴心国的战略进攻、交战双方互为攻防的战略转折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战略反击三个阶段。
轴心国的全面进攻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于65438年9月至1942年下半年在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和大西洋发起了全面的战略攻势。
德国在西线占领波兰后,从西、北、东南三个战略方向向欧洲发起大规模进攻。意大利参加了对法国的战争,它在非洲的进攻失败了。
地图:二战欧洲北非战场
怪战德波战争后,德国做出和平姿态,一边扩充军备,一边把主力转移到西线,伺机进攻西欧国家。英法采取了被动防御策略,悄悄守住了马奇诺防线。1940年2月,美国试图和平调解,被德国拒绝。从1939年9月到1940年4月,英法德之间没有发生真正的战争,历史上称之为怪战。
1940年春德军进攻北欧时,希特勒担心英法联军进入挪威,从北面威胁德国,切断瑞典对德国的铁矿石供应,于是在4月9日先发制人入侵丹麦,丹麦投降。同一天,德军入侵挪威,空降兵占领奥斯陆。V.A.L .吉斯林被任命为傀儡政府首脑。4月17日,英法波联军登陆挪威。6月,联军撤出挪威。7月,挪威国王和政府成员流亡英国。德国闪电战在北欧获胜。
德军进攻西欧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军调集136个师,包括10个坦克师和7个摩托化师,2580辆坦克和3824架飞机,向西欧各国发起进攻。当时西欧各国总兵力约为147师。德国空军猛烈轰炸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并在荷兰和比利时军队后方实施空降行动。坦克摩托化部队在比利时和卢森堡交界的阿萨恩师第三纵队意外快速推进,使得马奇诺防线没有发挥实际作用。德国对西欧的进攻宣告了绥靖政策的彻底破产,英国张伯伦政府随即垮台,以W.L.S .丘吉尔为首相,组成了保守党、工党和自由党的联合政府。
面对德军的闪电战,英法等国的盟军不堪一击。14年5月,荷兰军队停止抵抗,女王流亡英国。5月26日,德军夺取加莱,直抵英吉利海峡,切断了法国北部和比利时的英法联军与法国中部部队的联系。5月28日,比利时国王宣布投降。5月27日至6月4日,英法海军利用德军停止进攻数日的机会,集中各型舰船850余艘,成功将被困在敦刻尔克狭长三角地带的33.8万余名英法联军运过英吉利海峡,进入英国境内。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英国远征军几乎损失了全部武器装备,243艘大小舰船沉没,但英军的有生力量得以保存。
意大利参战与法国战败1940年6月6日,德军在横跨法国北部的643公里战线上发起总攻。法军总司令m .魏岗集结1万余兵力,在索姆河和安娜河上构筑魏岗防线,不到三天就崩溃了。德国人向巴黎挺进,6月10日,意大利向英国和法国宣战。14年6月,德军占领巴黎。17,法国贝当政府宣布“停止战斗”。22日晚7点,在10月19118日德意志帝国签署对法国及其盟国投降书的贡比涅森林的同一节车厢里,法国政府代表签署了纳粹德国提出的停战协定。根据协议,德国占领了法国北部和西部五分之三的工业化地区,在非占领区建立了以维希为首都的贝当傀儡政府。
德国军队占领巴黎。
在从勃朗峰到地中海200多公里的战线上,意军32个师向法国进攻,被法军6个师阻击。6月24日,法国和意大利在罗马附近签署了停战协定。意大利军队占领了法国的一小块地区。意大利还夺取了东非的吉布提港和法属索马里的铁路使用权。
意大利军队在非洲失败了1940。7月初,意大利军队从埃塞俄比亚入侵东非英军,9月中旬占领英属索马里和肯尼亚部分地区。9月16日,西迪别兰伊被占领。65438+2月11英军发起反攻收复该地区,并于2月6日占领利比亚班加西等地1941。两个月内推进700公里,俘虏654.38+0.3万意军。在东非,英国从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调集军队,就地招募大量非洲人。于1941 1 19发起反攻,于1年4月占领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并于4月6日与埃及军队收复亚的斯亚贝巴。5月20日,东非总督投降,英国重新控制了红海和非洲之角。
海狮计划和英军空战后,法国陷入孤军作战的困境。希特勒声称,英国可以通过将殖民地归还给德国,并承认德国在欧洲的霸权来避免英德战争,遭到英国政府的拒绝。7月16日,德军统帅部下达了准备英国登陆战役的指令,并制定了海狮作战计划。要求在8月15日完成运行准备。希特勒试图取得英吉利海峡和伦敦上空的制空权,摧毁英国空军、机场和港口,为他的渡海作战创造前提条件。德国* * *在10年7月到10年6月底的三个月里,集结了2669架作战飞机,猛烈攻击英国。8月24日,英国飞机首次袭击了柏林。德国空军始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英伦之战中损失了600名飞行员和915架飞机。海狮项目的实施一再推迟,后来实际上取消了。英国赢得了航空自卫战。
德国和意大利扩大了对巴尔干半岛的侵略。1940年7月21日,希特勒命令德国陆军总司令H.A.W .冯·布劳希奇准备对苏联开战。18年2月,希特勒签署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对苏作战计划,指示德军在1941年6月对苏作战。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军事同盟条约(见三国同盟),正式组建轴心国侵略集团。德意加紧对巴尔干半岛的侵略,作为东地中海、北非、中东的跳板和进攻苏联的战略前进基地。罗马尼亚、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相继加入轴心国联盟。1940 10 10月28日,意大利入侵希腊,遭到反击,被迫停止进攻。
1941 3月27日,南斯拉夫新政府拒绝加入轴心国联盟,与苏联签订友好条约。4月6日拂晓,德国和意大利同时进攻南斯拉夫和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