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的历史

1.在夏朝以前,蚕就被驯化了。桑蚕是由桑树害虫培育出来的,并且创造了养蚕技术。商朝有个“母蚕”,是典蚕官。

2.自秦汉以来,对野蚕的采集和利用一直在继续。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选种和制种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发明了低溢流控制蚕种生产孵化时间的方法。

3.宋代养蚕业趋于完善,生产过程分为:浴蚕、卧蚕、喂蚕、一眠、二眠、三眠、分箔、采桑、提举、捕功、集群、烤箔、降科、选茧、窖茧等。

4.明朝非常重视蚕种的选择和品种改良,用露珠法浴卵,用石灰水、盐水等浴法保留好卵,淘汰劣质蚕种。杂交蚕种的优点最早被发现和利用,从而“早雄晚雌,能产美卵”。

5.在宋元以前,主要用于丝绵、穿线和纺粗帛。宋元以后,山东登莱地区推广人工饲养野蚕,产量大增。与此同时,蚕丝的纺织也很成功,野蚕的生产遍布山东、辽宁、陕西、河南、贵州、安徽等省的山区。柞的品种有,如陀、样、棘、肖、谢、香椿、花椒、柳、榆、枫、构、蚕等。

6.在传统养蚕技术的基础上,各地都重视种子生产。清代江苏、浙江、四川、湖南、湖北、广东、贵州等地都有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地方蚕品种,其中浙江的余杭、新昌、萧山等地比较有名,后来成为现代蚕种的制造基地。

扩展数据

夏秋季养蚕应注意:

第一,预防农药中毒。养蚕季节不要在桑园附近的蚕房和农田喷洒杀虫双等有机农药,因为其气味会导致蚕中毒;喂蚕叶应在试喂后确认无毒,方可摘叶喂蚕。

二、蚕室内禁止蚊香或驱蚊、杀虫。在毗邻蚕房的房屋内使用时,蚕房的门窗也应关闭,以防蚕中毒。

第三,蚕房要安装纱门和纱窗,防止苍蝇进入蚕房危害蚕童,并添加“蚕杀蝇”乳剂或蚕喷体,杀灭苍蝇和蛆虫。

第四,养蚕前要堵住鼠洞,蚕架要与墙壁保持一定距离,在蚕架脚周围撒上石灰粉或蚕药,防止老鼠爬上来。养地蚕,要做好药物灭鼠工作。

五、夏秋季养蚕温度高,要打开门、窗,加强室内通风。在桑叶上喷清水,用电风扇在室内吹一阵微风,也有利于室内降温。

百度百科-养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