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变化与不变的历史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间发生了哪些变化?

韩,80岁;戴雨生,57岁;卢秀宝,52岁。他们的春节记忆或许能勾勒出中国60年来的变化。

1949:白菜萝卜馅饺子

83岁的韩老家是江苏睢宁。她清楚地记得1949的春节。材料很差,但是春节的气氛很浓。“那时候家里的小麦、玉米、高粱都是过年前一个月准备的。用30斤小麦换点钱,买2斤肉,加面粉和萝卜做丸子。剩下的钱用来买染布。布也是自己织的。纺了十多天,纺了整整一斤线,换来一帖粗棉布。然后自己染色扎花,做了三天的新衣服。我自己种棉花,把种子滚出来,花钱请人打,打完缝成衣服,就成了棉袄。过年的时候,饺子自己磨面粉,自己包。有两磅肉。做肉丸就不做饺子。饺子是用萝卜和卷心菜做的。你在大年初一吃一天饺子。”

1959:吃肉尝鲜。

1959春节期间,食品供应异常紧张。此时,韩已嫁到上海多年,育有三子。

这个春节,她也记忆深刻:那时候粮油统一配给,量少,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不容易。韩回忆说:“平时,家里的米饭喝粥就够了。为了过个好年,我用布票和别人换粮票。结果我三年没添新衣服了。大儿子当时10岁。当他知道过年没有新衣服穿时,他哭了。结果他凑钱在大年三十买的。肉真的很少,煮的时候看起来很馋。三味二味差不多,三子只能尝鲜。”

1969:知青回城过年。

1969提倡一个“革命的春节”。16岁的戴夏生,对这个知青回城过年的春节记忆最深。“那时候,火车上的场面比现在春运还要拥挤!除了人多,当时由于城里物质匮乏,各地插队的知青都会带当地土特产回城,所以火车上有鸡鸭黄豆瓜子,地方小,人们就靠蛮力去抢行李架。”

回家的路虽然漫长,但回家与亲人团聚是知青们的期盼。戴玉生回忆,当时除了粮油布匹,瓜子、花生、黑枣等年货都是配给的。这些平时难得的配给,让春节有了浓浓的年味。

1969年,卢秀宝12岁。她对1969春节的记忆是这样的:“大年初一,巷子里的孩子都穿上了新衣服,口袋里装着瓜子。他们边玩边吃。一天下来,巷子里的瓜子看起来像地毯。一毛钱的爆米花总能吸引几十个人排队。当我听到爆米花车推过门口时的吱吱声,我就拿着大米和黄豆冲出来,年糕都不愿意拿。”

1979:事情很多。

戴夏生于1979年回到上海,结束了他的知青生涯。他回忆那年春节:“物质并不丰富,但比10年前好多了...很多副食可以不买票,但是粮票只多了很多。连过年都只吃米饭不吃‘西米’……”

卢秀宝回忆说:“那时候副食市场开始发展,自由市场上开始有肉有蛋。”

1989:年终奖买了一台电视机和一台冰箱。

戴亚生此时说起春节就轻松多了:“1989的春节好很多,更不用说新衣服了。许多人穿皮鞋和西装。春节前他们要的是买新家电,不是‘吃好穿好’。家里的电视机和冰箱都是年底发年终奖的时候买的。看着央视的春晚,我感受到了现代的春节。”

1999:年夜饭市场红火。

1999的春节,就像人们在传统节日里狂欢。

春节期间,许多餐馆举办年夜饭。

卢秀宝说:“起初,人们还保留着年夜饭应该在家里吃的旧观念,但后来在餐馆预订年夜饭就像风一样。”

2009年:温暖的春节

2009年,在全球经济“寒冬”下,中国迎来了春节。这个春节,“年味”更浓。

卢秀宝说:“今年的三十分之一是在家里度过的。简单不重要。重要的是团圆。不是金融危机的原因,但是去饭店吃了几年饭,发现最重要的是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