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德国对季羡林的影响
留学德国是季羡林学术生涯的转折点。在德国留学后,季羡林走上了东方主义的道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在阔别10年之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后,季羡林重点研究了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学术原创性的论文。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让季羡林淡泊名利。他曾公开委婉地表示谢绝“学术大师”、“国学大师”、“国宝”等称呼。
季羡林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以及梵语、巴利语、东北语等俗语,包括梵语夹杂佛教,印欧语语言学和佛教史的重大问题。这是一个极其隐蔽的专业领域,很少有人知道。
季羡林的主要学术生涯和学术贡献可以非常清晰地分为三个板块。第一阶段1935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1945回国。
在季羡林读书的时候,我有一个与当时盛行的习俗完全不同的想法,那就是我绝对不会利用自己作为中国人的先天优势去做任何与中国研究有关的课题。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期间,完成并在德国最权威的期刊上发表了几篇非常重磅的论文,都是聚焦当时印欧语言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引起轰动,其影响延续至今。
第二阶段从1945到1978。季羡林放弃了在德国的教职,应英国剑桥大学的邀请回到祖国。这被认为是34岁到65岁之间的读书人最宝贵的黄金时代,但季羡林在这期间过得非常艰难。
第三阶段是从1978到现在。季羡林在承担常人难以想象的艰巨的社会和学术领导工作的同时,利用国外最新的资料,继续他在德国留学期间打下的研究,进一步论证和推导出自己的判断和结论。
季羡林也接受了很大的挑战。他研究、翻译、考证了新疆发现的最大的东北文献《与弥勒相会》。这项研究难度大,成果高,震惊了国际学术界。
季羡林不仅尊重前辈,也赞美后辈。
对于青年学者,季羡林不遗余力地支持。不管他有多忙,他总是愿意为他们的作品写序言。
至于给年轻人读稿子,季羡林推荐发表,就更常见了。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年轻人发自内心地爱着这位长辈。
浙江大学的鲁教授现在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季羡林在北大读研究生时,曾请鲁先生代他查阅一份敦煌卷子。为了表示感谢,季羡林有一天中午特意来到脏乱的学生宿舍,请陆老师吃饭。此事在北大引起轰动,成为美谈。
季羡林衣着极为朴素,在学校里也常被视为老工人。不止一次,他会被前来报到、照看行李的新生拦住。他总是站着不动看他们的行李,有时长达两个小时。这些同学自然会在两三天后的北大迎新会上看到坐在主席台上的季羡林。
季羡林本人生活的简朴在北大是众所周知的。然而,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慷慨。季羡林给家乡小学寄钱和书是常有的事。即使是在家工作过又离开的保姆,如果她喜欢读书,也会给她支持。
多年来,季羡林一直关注国家建设和教育。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立即向灾区捐款20万元。
事实上,季羡林并非只有在灾难面前才想起公益。早在几年前,季羡林就向北大捐赠了一件艺术珍品,包括400多幅古代字画,全部由季羡林本人收藏。他收藏的底线是齐白石,其中就连苏东坡的《御书赋》也价值过亿。季羡林还捐赠了古言、印章、善本和他一生的积蓄。
而且,2008年6月,为了庆祝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季羡林将几年积累的几百万份手稿捐赠给北大,设立了“北大季羡林奖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帮助贫困大学生。
季羡林一直把投身于国民教育视为莫大的荣誉。他希望通过捐赠百万稿件,鼓励更多的北大校友和朋友支持教育,支持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