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县的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梓潼属于蜀国的领土。秦国开始在蜀国实行郡县制,以蜀郡为家,梓潼郡为31郡,隶属秦国蜀郡。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派林芝将军平定巴蜀,汉承秦制,仍实行郡县制。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公孙述据蜀自立为“大成”国,改郡为九都郡。

三国蜀汉鼎立元年(公元263年),曹魏派大将钟会、邓艾攻打蜀国,后主刘禅献城投降。魏灭蜀后,蜀分为梁、伊两州,梓潼郡仍属魏梁国(治今陕西汉中),仍分为所属的七郡。

汉兴元年(公元338年),李寿继位后,改国号为“汉”,梓潼郡仍在,仍属梓潼郡管辖(郡治阜城县)。原来位于梓潼河末端的万安县(梓潼县先锋乡)也迁到了念经(罗江县)。

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帝司马聘西凉将军桓温代蜀,程汉大败,汉王降城,程汉管辖的梁、彝两州进入东晋版图。永和四年(公元348年),梓潼县奉命断绝西北地区(今徐州、咸丰、双坂及江油市中华、文圣、后坝、马革、二郎庙、青林口、雁门坝),设北尹平县、尹平县(江油市河口坝镇阴平坝)。梓潼县仍在,属凉州梓潼县(县辖阜城县)。

南北朝时,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邱和晋王一起,逼迫晋公司马退位。刘裕即位后,改“晋”为“宋”,史称。梓潼县仍在,属凉州梓潼县(县辖涪城,即今绵阳市)。

在刘崧崛起为明朝的第三年(公元479年),一个骠骑,一个老师兼宰相萧道成,迫使宋朝的主人刘准退位。萧道成即位后,改宋为齐,建都建康(今南靖),史称南齐。凉州、益州都是南齐的地盘。梓潼县仍在,属益州梓潼县(县辖府城)。

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安寿县又定名为梓潼县,仍属西南台普安县。

唐高祖李渊建国初期,沿袭了隋朝的旧制度。

南宋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蠡州道分为蠡州东路和蠡州西路,梓潼、尹平两县隶属蠡州东路普安军。孝宗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普安军升为隆庆太守,梓潼、尹平两县隶属。孝宗路四年(公元1168),利州东西两路合并为一路,称为利州路。梓潼县和尹平县均属利州路隆庆府管辖。

元代仍置梓潼县,属中书省广元路保宁府建州(元二十年隆庆府降为建州)。元二十一年(公元1361),农民起义军“红巾军”南路军首领明,率大军从武昌出发,经长江入川。随即占领四川,夏建国,定都重庆,元朝改天童。梓潼县仍在,属保宁府(今辖阆中)建州。

明代梓潼县属建州,保宁府(知中),四川承宣秘书。明朝末年,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率军入川,攻取梓潼,设梓潼县,当年撤回。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农民起义领袖张率军入蜀。他攻占梓潼后,设梓潼县,属大溪保宁府建州。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四川入于大清版图。梓潼县仍在,隶属宝卿保宁府建州。在设置地方行政区方面,清朝实行州、州、县三级制,州、县由陶管辖。梓潼县属于川北保宁地区建州。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绵州从成都府划出,升为直隶。巡抚即将梓潼县从保宁府划归绵州。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袁世凯为推动恢复帝制,将整个四川分为川西、川南、川南、川北、川东、川东、川西七路,并废除了府厅。梓潼县属于四川西路(辖成都)。民国三年(公元1914),四川西路改名为西川路,梓潼县仍属之。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省政府明令废除所有道路,各郡由省政府直接管辖。

1935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分批进入梓潼,控制了全境。1935年5月,红军分批撤出梓潼。7月,国民党部队返回梓潼。整个四川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每个区都设有专员公署,是省政府管辖各县控制地方势力的派出单位。梓潼县属于第十三行政督察区,绵阳归专员公署管辖。

1949 65438+2月20日梓潼县解放。为了组织和动员人民进行各种社会改革,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经济,行政区划开始分批变动。解放初期,梓潼县隶属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员会绵阳区。

1950年3月,四川分为川西、川东、川北、川南四个行政区,由西南军政委员会直接领导,梓潼县隶属川西行政区绵阳地区。

1952年,中央决定撤销四个行政区建制,恢复四川省建制。梓潼县属于四川省绵阳地区。

1968年5月“文革”期间绵阳地区改绵阳地区,1985年2月国务院批准绵阳地区改省辖市。绵阳的建制几经变迁,梓潼县隶属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