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京剧表演
演出场地的修建,据记载始于汉代,是观角和广场百戏的帐篷,应该是最早的观戏帐篷。
表演区的建筑始于唐代,除了乐棚外,还有歌咏台和戏台。
宋金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职业艺人和商业表演团体逐渐出现。与此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各种艺妓艺人的表演平台,被称为“梯田”。宋代的戏台是“各种艺术合力,争奇斗艳”的地方。露台周围的“彩色结栏杆”(“栏杆”是栏杆的意思)。后来瓦舍勾栏兴起,梯田成为勾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表演舞台周围设置栏杆的传统始于唐代,一直持续到近代,直至宋代。
根据演出需要,勾栏的表演舞台由原来的阳台改为三面为F的观众席,留一面为背景,两端有上下门供演员进出。这是一般表演阶段向舞台演变的关键。这种结构形式延续了约800年,与中国传统戏曲某些艺术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
舞台建筑情境
近年来,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发现了宋、金、元时期的古戏台遗迹和遗物。这些古戏台是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有些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有些古代戏台本身就是寺庙建筑的一部分,所以也叫“庙戏台”。乡村的庙宇多以砖、木、桔为材料,比城市的勾栏戏台坚固,有的还相当宏伟。当时这些舞台上的戏曲表演,起到了赏神娱人的双重作用。
中国戏曲发展到明清时期,不仅有了大量的临时和半临时舞台,而且固定剧场建筑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明清时期的固定戏场一般可分为庙堂戏场、私宅戏场、宫廷戏场和商业戏场。
到了清代,各种地方戏普遍兴起,一大批商业性质的专业戏班增多。因此,舞台建筑变得大型化,其形式变得更加精致。康乾年间,各地设立的戏台明显带有商业色彩。当时山西、陕西的商业势力向外扩张,出现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移的局面。山陕会馆在各地都建立了会馆。关帝庙建在交通要道上,有许多戏台附属于关帝庙。随着这些戏台的建立,在陕西异军突起的梆子戏也在各地上演。与此同时,苏皖盐商也以苏州、扬州为中心向北延伸。盐商重视昆山话。作为昆山腔大本营的苏州老狼庙,一度成为政府认可的国家戏曲中心,被称为“梨园总政”。
清朝很多官商自带音乐,一般在厅堂宴席前可以用一根红竹(地毯)演奏。然而,一些人也建造了私人舞台。茶楼原是明代茶家的私人戏台。清朝以后才成为商业剧场。茶楼是清代著名的戏楼之一。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被烧毁,不久重建,称为广和茶楼。20世纪50年代被改成框架舞台的新剧院。近400年来,原址一直未动。作为一个城市剧场,它的历史如此悠久,在中国戏曲史上并不多见。
在江南,四合院里的私人戏台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实物。最豪华的私人舞台是皇宫剧院。宫殿舞台的特殊发展是建造一个三层的大舞台。
在宫中表演时,天、地、人往往交织在一起,鬼神混杂,十分热闹。寿台是该剧的主要表演,傅、鲁台因为把表演面积延伸得太高,达不到观众正常的视觉要求,用处不大。尹畅亭对面是读书楼,两层,是慈禧太后的妃子看戏的地方。东西两侧有13个角室和回廊,与戏装楼相连,是大臣们看戏的地方。整个方形庭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格局。
曾经兴起于宋元时期的勾栏,进入明朝后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叫做酒馆和茶园的城市商业剧场。清中叶的一些酒馆、茶园,在戏台和观众席之间加了一个顶棚,就成了大型的室内剧场。
室内剧场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戏曲表演的灯光。过去,歌剧通常在自然光下的露天舞台上表演。有了室内剧场,就为人工照明提供了条件。在灯光下,表演更具魅力和艺术性。
新歌剧院
到了近代,城市里的商业剧场从老茶园演变成了新的传统戏曲剧场。上海新建舞台1908。后来,其他大城市也建造了这种新的歌剧院。旧茶园的逐渐淘汰,新舞台的出现,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次革命。与旧茶园相比,这种新型的戏曲剧场有一个重要的区别,那就是它把三面敞开的舞台变成了有框的舞台。然而,框架舞台保留了传统扩展舞台的一些特征。站台的嘴唇比较大,呈半月形。
20世纪中期以来,剧场建筑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对早期的新剧场进行改造和重建之外,还新建了许多新剧场。如北京人民剧院、上海邵氏舞台、北京长安大剧院等。这些新剧院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不仅表演中国传统戏剧,还表演话剧、歌剧、舞剧和放映电影。这些新建的剧场与早期的剧场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有利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进一步创新,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