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心理案例分析

一、人怎么会变成“狼”?

【现象举例】据史料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狼孩卡玛拉(女),体型与人类不同,其特征是:四肢比一般人长,双手过膝,拇指略大,手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平,背骨发达而薄弱,但腰膝关节萎缩,不灵活。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吃生肉,四肢爬行,爱黑暗怕光明,白天总是蹲在黑暗的角落里,晚上在院外徘徊,1到凌晨3点像狼一样嚎叫,给她穿衣服,她却粗暴地撕掉衣服。她有明亮的眼睛和敏锐的嗅觉,但她不会说话,没有人类的理性。

【心理点评】人们不禁要问,这个8岁的小女孩,曾经是人类,为什么没有变成没有人性的“狼”?这个例子有力地说明了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因为女孩从小落入狼群,被狼养大,在狼群里生活了八年。虽然她具有人类的遗传素质,拥有一个人的全部身体特征、生理机构和感觉器官,也确实是人所生,但她不具备常人的心理功能和理性思维能力。这是因为她从小就脱离了人们的社交生活。虽然她天生就有说话的神经机制,但她不与人接触,不与人交流,所以她不懂人类的语言。虽然她有人类的大脑和各种感觉神经器官,但她没有生活在社会中,没有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和训练,所以她不能形成人类的心理现象和精神世界。相反,由于她长期作为野生动物生活,在兽群的生活环境中,原始人的神经系统已经萎缩,身体特征也发生了变化。时间越长,他们的狼习性越多,这也是人逐渐变成“狼”的原因。类似的猪、羊、熊孩子也是如此。可见,只有健全的大脑,如果离开了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人的心理是无法正常发展的。狼孩卡玛拉被带回生活在人群中,经过精心的护理和训练,它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精神状态。

第二,从《拾柴记》看性格模式

【现象举例】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曾经有人设计了一个“拾柴”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幼儿园的40名学生。实验是在冬夜进行的。实验者将湿柴火放在附近的棚子里,干柴火放在远处的山沟里,要求学生晚上收集柴火生火取暖,同时自己观察孩子们的动作。冬天的夜冷得可怕,原来有些孩子正高高兴兴地往山沟里走;还有人边走边抱怨;有的不敢走远,就去附近的棚子里打湿柴火。后来,实验者给他们讲了勇敢者的故事,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去山沟里捡柴火。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20个孩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可以知道孩子的性格差异,有的勇敢好动,有的胆小方便;有人动摇,有人胆怯。他们的性格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

【心理点评】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冬夜捡柴火取暖这一同样的客观现实有着不同的态度。有的人不畏黑暗和寒冷,高高兴兴地去山沟里取干柴;有些人虽然也去山沟,但不愿意;有的怕黑怕冷,方便就近取湿柴。可见,每个孩子对同一件事的态度会不一样,从而采取不同的行为模式。在心理学中,这些态度和行为被称为人格特征。用科学术语来说,人格是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中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所谓对现实的态度,反映了人们追求什么,拒绝什么,表明了人们活动的动机和方向。行为模式是在其态度下与之相适应的行动,即人们如何追求自己想要的,如何避免自己想要拒绝的,而这种态度是稳定的,行为模式也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以上面的实验为例,说一个孩子勇敢,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态度,还因为他在寒夜去山沟里捡柴火的动作,有规律,稳定。所以恩格斯认为,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在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是怎么做的。人的性格是很复杂的,其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何理解人的性格特征,可以从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入手。

第三,自信是成功的秘诀。

【人物故事】海伦·凯勒(1880-1962),美国女学者,出生于阿拉巴马州托斯卡纳。她在1岁半的时候突然生病,导致她又盲又聋又哑。在这样难以想象的生活逆境中,她踏上了漫长的人生旅程...人们说海伦带着好学自信的气质来到这个世界。尽管命运对年轻的海伦是如此不公平,但在她的启蒙老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顽强的海伦学会了写作和说话。小海伦曾自信地宣称:“总有一天,我要上大学!我要去哈佛大学了!”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安排了她的入学考试。只见她熟练地用手摸了摸凸起的盲文,然后用打字机回答问题。前后9个小时,我通过了所有的科目,英语和德语成绩优异。四年后,海伦以优异的成绩从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手里拿着一张羊皮纸证书。海伦热爱生活。她一生致力于盲聋哑人的福利和教育,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誉。她完成了我一生的事业。

物》等14作品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她的自尊自信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被誉为人类永远的骄傲。

【心理点评】1岁半又盲又聋又哑的海伦,如果没有挑战命运的强大勇气和信心,是不可能成长为一个被世人称道的学者的。人生会面临一个又一个挑战。我们如何面对挑战?如果小我不退缩,知道困难,最后取得胜利,那么小我就会更加完善和成熟。面对挑战,首先要肯定自己,这意味着对自己的力量和信心;自信能使人不断自强,克服困难,发掘内在的自我潜能。海伦就是一个强有力的例子。海伦曾经说过,“信念是命运的主宰”。培养自信的气质很重要。但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个人生活和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认真总结自己的长处和成功的经验,让自信给我们迎接生活挑战的力量,向海伦学习。

第四,酸葡萄效应

【现象举例】伊索寓言中,有一个“狐狸和葡萄”的故事,讲的是狐狸想得到已经成熟的葡萄。它跳了起来,但是不够高,然后它又跳了起来...它想吃葡萄,但是它跳得不够高。这也是一种“挫败感”或“心理压力”。这时候狐狸该怎么办?如果你一直跳下去,你会筋疲力尽,仍然跳不到葡萄的高度。于是狐狸说:“反正这葡萄是酸的。言下之意是,反正葡萄是吃不了的。就算跳得够高,也吃不到。这样,狐狸就会“心安理得”,走开去寻找其他美味的食物。

【心理点评】寓言中的狐狸在遇到“挫折”或“心理压力”时,会采取“歪曲事实”的消极方法来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平心而论,人不就是这样吗?像鲁迅先生写的《阿q正传》,挨打的时候嘴里或者心里念着“反正我儿子打老子”,就忘了骨肉之痛。人们不是经常用“阿q精神”来缓解压力,获得“心理平衡”吗?不可否认,它们确实有现实意义和作用,尤其是当人们认为自己无力应对所面临的压力时,以免走极端。任何事情都有积极和消极的意义。只要起到悬浮心理压力、平衡心理的作用,就有其现实意义,即“合理化”酸葡萄效应。当然,我们不能一直呆在这里。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五、理性情绪调节

【现象举例】有个笑话: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开洗衣店,一个开雨伞店。老太太左右为难:一个晴天,她担心经营雨伞店的女儿生意不好;阴天,担心开洗衣店的女儿不晾衣服。有一天,有人劝你,老太太,你很幸运。下雨的时候,你开雨伞店的女儿应该是开心的。天气很好,女儿的衣服也干得很快,你应该高兴才对。任何一天对你来说都是好日子。老太太想了想,真的是这样,心里好受多了。

【心理点评】人的不良情绪,有的确实是生活中的逆境造成的,但也有一些是因为人们对事物的真实情况缺乏了解或认识有偏差而盲目滋长的。同样一件事,因为出发点和理解的不同,心情也不一样,上面的例子正是如此。因为老太太没能全面合理的认识事物,而是片面的,只从不利悲观的一面来看待问题,这种不合理的信念导致了负面情绪。如果我们从积极的角度理性地分析问题,我们可以获得愉快的体验。

第六,“剥夺感觉”怎么样

【研究实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进行了一项实验,将55名自愿受试者单独关在一个几乎隔音的黑暗房间里。为了尽可能地剥夺这种感觉,受试者戴上了一直到肘部的棉手套,并用眼罩遮住。他们的头套放在U型枕头里减少听觉刺激,空调发出单调的声音限制听力。就这样,这些受试者没日没夜地躺在自己的小床上,或以各种无聊的方式入睡,或幻想。他们都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有些人甚至有幻想。四天后,对被释放的受试者进行各种测试,发现他们的能力受损。他们大约需要1天才能恢复正常。心理学家在其他大学也做过类似的感觉剥夺实验,也是如此。

【心理学点评】感觉虽然是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是很重要。首先,感觉给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身体与环境的平衡。感觉是认识的开始,是知识的源泉。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情的生活是无法忍受的。

七、善于“变通”的孙膑。

【人物故事】战国时期,孙膑刚到魏国,魏王想考验他的技术。一天,王维召集众大臣,当面考察孙膑的智谋。

王维对孙膑说:“有没有办法让我从座位上下来?”

庞涓做了一个计划,说:“可以在国王的座位下生火。”

王维说:“不可取。”

孙膑捻髯曰:“陛下坐于其上。我没法把他弄下来。”

王维问:“你会怎么做?”

孙膑说:“如果国王在下面,我可以想办法让他坐在上面。”

王伟得意地说了一句“那就好”,就从座位上走了下来。“我看看你能做些什么让我坐上去。”

周围的大臣一时没反应过来,也纷纷嘲笑孙膑无能。突然,孙膑哈哈大笑说:“虽然我不能让大王坐上去,但我已经让大王从座位上下来了。”

这时,大家恍然大悟,连连称赞孙膑的才华。

【心理点评】看了上面的故事,谁不会夸孙膑聪明呢?孙膑的聪明与他灵活的思维品质是分不开的。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人的思维比较常规(即使王维也是从这方面考虑的)。而孙膑却能从“让王维坐上去”逆向思考,巧妙地解决问题,即能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侧面思考问题。这种思维是发散的。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直接相关。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即从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入手,逐步养成学生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的学习更具创造性。

八、语气轶事

【名人趣事】有一次,意大利著名悲剧影星罗西应邀参加一个欢迎外宾的宴会。席间,很多客人要求他表演一出悲剧,于是他用意大利语念了一句“台词”。虽然嘉宾听不懂他的“台词”,但他动情的语气和表情让人同情地落泪。但是一个意大利人忍不住笑了,笑着跑出了大厅。原来悲剧明星根本不是在念什么台词,而是在念宴会桌上的菜单。

【心理点评】这则轶事说明了语气本身在人际关系中的沟通功能。一个人的态度是友好还是敌对,平静还是激动,真诚还是虚伪……从他的语气节奏,停顿等等都可以表现出来。俗话说“听声,且听锣鼓声。”在判断一个人的情绪和意图时,我们当然要听他“说什么”,但更应该关注他“怎么说”,即从他的语气、音量、抑扬顿挫、转折停顿等来理解他的“言外之意”,而这些被称为辅助语言。同时还有呻吟、叹息、喊叫、哭泣、咳嗽等没有固定意义的所谓“准语言”。这些在语言表达中起到“补充”和辅助作用。比如“你真聪明”这句话,如果使用辅助语和准语,可以加强或改变单词本身的意思,可以用来表示称赞,也可以用来表示讽刺,这取决于语气和语调的不同。在人际交往中,请正确使用辅助语言,以达到有效的沟通效果。

九、交流空间趣闻

【现象举例】美国人类学家E·霍尔有句名言:“空间也会说话。”他的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空间需求。霍尔曾经观察到一个有趣的场景:一个南美人和一个北美人在大厅的一端交谈,因为前者按照最合适的距离不停地前倾,而后者很自然地保持着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停地后退。谈话结束时,两人已经不知不觉地移动到了长约12米的大厅另一端。

【心理点评】人与人在交流中的距离不同,也是一种交流。当我们与他人交往时,我们之间的距离虽然是无意中确定的,但也反映了一种已有的关系或我们希望与他人形成的关系。霍尔认为,人们在互动过程中的距离差异可以标志着参与者之间相互理解的程度。他把距离分为四个区域:亲密区、个人区、社交区、公共区。由于文化背景或民族差异,个人需求的空间也不同。比如和英国人说话,法国人总是保持比较近的距离,甚至连呼吸都会喷到对方脸上,而英国人会觉得很不习惯,一步步退让,以维持自己的空间范围。上面例子中的现象是因为北美人之间的交谈距离是一臂之遥到1.2米,也就是个人区域之间,而南美人更喜欢靠得更近的交谈,所以很容易闯入北美人的私密区域,于是就出现了一方“步步进逼”,另一方“连连后退”的有趣现象。

[案例1]

一个充满热情和激情的老师旨在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提供一个更有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伊始,他精心布置了教室。教室周围的墙上贴着各种生动有趣的图片,窗台上摆放着花草,让教室充满了生机。请大家判断一下,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解析】这位热心老师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事与愿违,反而有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片、室内的花草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大三学生,他们往往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欣赏图片、花草上,影响上课的专注力。

[案例2]

老师在黑板上写生词时,往往会用白粉笔和红粉笔分别写下相似单词的相同部分和不同部分。目的是甚麽?规则是什么?

【解析】目的是增加相似字的区别,便于学生掌握相似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定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的差异越大,人们越容易感知到对象。

(2)符合感官互动中的同时对比规律:红色和白色形成鲜明对比,便于学生区分相似的文字。

[案例3]

有许多教学生阅读的技巧。一位老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分“买卖”,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们很快记住了这两个词。还有的同学把“燥”写成“燥”,“急躁”写成“急躁”,老师教学生记住:“燥是防火的,急躁一定要盖章。”从此,学生们不再对这两个词感到困惑。这些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基础是什么?

【解析】这些教学方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对于一切有意义的材料,学生必须学会主动动脑,找出材料之间的关系;对于没有意义的材料,要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这样记忆效果好。简而言之,老师应该教学生记忆意思。

[案例4]

老师在检查学生的知识时,为什么不只是在试卷中选择和判断问题,而是经常转而填空和提问?

【解析】选择判断主要通过识别来回答;填空和答题主要通过再现。由于识别和再现的层次不同,人的识别记忆比再现记忆好,能识别的不一定再现。所以仅靠判断和选择很难说明记忆达到了牢固的程度,往往要通过问答、填空等问题的方式。

[案例5]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对学生的作业采取“缺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用记忆的相关规律来分析一下。

【解析】这种做法违背了记忆规律,也是无效的。学生记忆的效果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时间内不宜过多,否则容易造成学生过度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这种“缺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

[案例6]

上课时,老师让学生“列举砖的用途”,小方的回答是:“盖房子、仓库、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建花坛,打狗,敲钉子”。小方和小明的回答是什么?你更喜欢哪个答案?为什么?请根据思维原理分析。

【解析】小方回答,砖的用途都是沿着被用作“建筑材料”的方向分散的,几乎没有灵活性。小明的回答不仅认为砖可以做建筑材料,还可以做防身武器和打人工具。这种发散思维是灵活的,它的新思想、新观念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