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关的历史地位
井陉关在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东西交通的必经之路。在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情况下,其地位越来越突出,长期享有“演金要道”的美誉。即使在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其地位也只能不断提高。尤其是石太铁路的电气化,显示了它在四化中的重要性,只是意义略有不同。
井陉关四面环山。关口前,太平河终年流淌。关内山岗宽阔,直达华北平原,险峰葱茏,环境优美。原来的四座关楼分别位于东土门村和西土门村的村口。有三个阁楼,分别为东土门西阁、西土门东阁、西阁阁,均为石基拱筑,门道上有砖亭。清雍正八年(1730),东土门西阁西漂门嵌有“三省通衢”石刻。西土门东阁券门上刻有乾隆二十二年(1757)“山会梅楚安”字样,西阁券门上刻有明崇祯十一年(1638)“山山童曲”字样。阁楼下有一条秦汉时期修建的古石驿道,近300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一座座被岁月和车马弄得凹凸不平、光滑破碎的巨石,依然无声地向游人诉说着关门的悲惨经历。
从秦汉到明清,史书记载的井陉关战争多达17次。其中最著名的是汉将韩信指挥的“回水战”。汉高祖三年(前204年),韩信率军攻赵,他在井陉关外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因为走投无路,将士们舍命与赵作战,最终打败了赵,大获全胜,在中国军事史上留下了一个战例,名垂千古。目前,井陉关附近仍有“韩信山”。山上遗迹众多,如旗杆眼、战斗抛石等,相关传说和故事有50多个。站在关口,虽然看不到金马,看不到滚滚烽烟,但依然可以观察到古战场的残酷与惨烈。关口阁楼附近的古戏楼遗迹,历代紧闭的大门上的题词,文人墨客题写的诗词,照壁,韩信寺,关帝庙,常常让游人流连忘返。
井陉关作为“太行山八弦”的第五个东口,不仅是秦汉以来的军事要塞和重要的屯兵之地,也是晋陕冀三省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枢纽和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