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剧的起源
东营市是鲁剧的发源地,东营区牛庄镇石家村的民间艺人石殿元是鲁剧的主要创始人。
东营市是鲁剧的发源地,东营区牛庄镇石家村的民间艺人石殿元是鲁剧的主要创始人。
鲁剧是由山东演变而来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山东发源于鲁西南,后演变为南路、北路、东路三派。清光绪六年(1880),山东舒勤传入广饶以北。当时黄河口的广饶县北部、利津县东部没有防洪堤,任由黄河漫入海中。每到汛期,穷人不得不背井离乡,逃离沙漠,乞讨为生。为了讨要更多的施舍,许多灾民在乞讨时唱起了民歌,民间艺人也逐渐增多。山东舒勤传入后,民间艺人争相学习唱歌谋生。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山东秦书在广北开始流行,专业的秦书艺人也越来越多,如张兰田、张志田、尚灵修、石殿元等人。其中,北麓的舒勤艺术家石殿元开创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在广泛吸收其他剧种和曲艺艺术元素的基础上,他将山东舒勤从一种歌唱形式变为一种服装表演,首创服装扬琴,成为鲁剧的主要创始人。
石殿元从小以唱山歌和乞讨为生,后来因唱山东舒勤而成名。他的声音甜美,表演风格自然洒脱,幽默夸张,被他那个时代的人誉为“大喇叭”。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以后,京剧、五音戏、河北梆子等剧团与山东秦书争夺民间演出市场,山东秦书观众减少,艺人收入减少。为了增加山东秦书的竞争力,史殿元决定改良山东秦书。他从京剧的服装、道具、表演等方面获得了灵感。他与崔新庆、崔馨月、谭明伦等人商量后,决定将山东舒勤的形式由坐唱改为整容表演。清光绪二十六年腊月二十三(1901二月11),石殿元率“乐瞳班”首次在家乡演出钢琴曲《王晓捉脚》。那时,典元扮演搬运工王晓,用鞭子赶着驴。崔馨月扮演两个穿青衣的女孩,穿着彩绘的驴形道具骑驴。两人载歌载舞,表演活泼和谐,大获成功。此后,他们先后将王的《借年》、的《哭妻》、的《去苏》等10多个剧名改头换面,使说唱向鲁戏剧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光绪三十二年(1906),庙会负责人成立“共和班”,开始从“拉摊”转向舞台表演。共和班长期在广饶、博兴、张店、昌乐、威县、胶东等县演出。民国初年进入省会济南,在剧院或剧场演出。193 0年前后,石殿院弟子史可远、刘、刘礼贤组成“乐瞳班”在晋安大观园、劝业场等剧场演出,并开始将一些角色较多、情节较为复杂的剧目,如《父母双换》、《白蛇传》、《秦雪梅观画》、《于今女》等改编成扬琴。不久,“乐瞳班”和“清河班”合并为“义和班”。史殿元及其弟子史可元、、余(利津人)等。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和丰富曲目的内容、演奏技法、唱腔和音乐伴奏,使之日趋完善。
石甸园第一把扬琴成功后,其他琴、书法艺术家纷纷效仿,变相扬琴在山东各地广为流传。特别是进入城市后,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欣赏要求,与其他剧种竞争,变相扬琴在角色、唱腔、服饰、道具、舞美等方面都更加戏剧化,逐渐发展成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剧种。鲁剧名称的由来有三个原因。先是当地人根据《王晓捉脚》用驴形道具,将伪装的扬琴命名为“驴戏”;二是根据弹钢琴时手指不断“划水”的特点,称为“划水弹”;第三,因为剧中有很多爱情故事,所以人们称之为“情侣剧”。1952,山东省文教厅副厅长王统照提出,根据“驴”、“笔画”、“夫妻”的谐音,将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六律”中的“鲁”字正式命名为“鲁剧”。
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鲁剧”在中国广泛流传,在节日和庆典期间唱“鲁剧”成为一种习俗。“文革”期间,鲁戏被禁。1976后,鲁剧复兴。1979年,广饶县陆剧团、垦利县陆剧团开始上演传统剧目。1982年,广饶县鲁剧团为配合计划生育宣传,赶排新剧《天伦之乐》,在县内外巡回演出。1987,利津县京剧团更名为利津县鲁剧团。65438-0984,市文化局组织部分文艺工作者学习鲁剧,深入农村走访老艺术家,收集史料。1985年冬,召开鲁剧史料座谈会,邀请20多位鲁剧老艺术家参加。1986春,邀请14老艺术家制作模仿视频。在此基础上,1987编写了《东营市鲁剧音乐集成》手稿,1988年底编写了《东营市鲁剧源流史料汇编》。这两篇手稿是鲁戏研究的重要成果。在编纂过程中,得到了山东省文化厅相关领导、李玉、郎咸芬等多位专家和山东省著名演员的热情指导和帮助。1991 2000年3月5 ~ 8日,“东营市首届鲁剧展演”举行。8支队伍、240人参与演出,分为专业组和业余组,演出新剧12部。1994年,以广饶路剧团为基础,成立东营路剧团。截止1995年底,全市共有15名鲁剧演员获得省级优秀演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