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萧》的历史发展

玉屏箫的制作始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明清时期,玉屏箫曾是贡品,故又称“宫箫”。肖玉萍分别以1896和1973在伦敦和巴拿马国际展览会上获得金奖和银奖。它是世界上第一件中国获得荣誉的乐器。玉屏箫是由玉屏及其附近城镇如吴优和瑶山出产的小竹子制成的。这种竹子生长在湖南和贵州交界处的山里,那里溪流和岩石相交。竹节长,竹筒细,竹质坚硬,纤维细密,是制箫的好材料。

《黔南丛刊·钱瑜》载:“去玉屏十五里说阳平,产美竹。还有郑的《辨雌雄》,做成笛料,内含宫签吐槽。清婉含蓄,正是基于世人之言,笛子必是第一筝。”清代编的《玉屏县志》也说:“独传郑,彝人,声韵清朗,善歌者,不失其。”明清时期,玉屏箫曾是朝廷的贡品,故又称“宫箫”。肖玉萍分别于1896年和1913年在伦敦和巴拿马的国际展览中获得金奖和银奖,是中国在世界上第一件获此殊荣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