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铁梅对后世的记忆

在凤城郊区的南山脚下,有一块墓碑,上面刻着“邓铁梅、苗可秀永垂不朽”几个字。他们是凤城有名的抗日英雄。为纪念两位英雄,建国初期在凤城民间流传着“邓铁梅路”和“苗可秀街”...

在丹东市的毛奎山脚下,有一条进入市区的路——国珍路,是丹东市民为纪念我市第一位* * *党员任国珍而命名的。这三条街是丹东仅有的三条以人名命名的街。

邓铁梅路

据凤城市民政局地名办徐主任介绍,路位于凤城市中心,贯穿市区南北,南起苗可秀街,北至凤山路,全长约3公里。1948年,为纪念抗日英雄邓铁梅烈士,当时的凤城县政府将这条县城主干道命名为“邓铁梅路”。

1993由于新的民事法规,街道名称不允许以人名命名。凤城市地名办曾想将“邓铁梅路”和“苗可秀街”更名,但在新街路地名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过程中,大部分市民仍建议保留原有名称。当时为了保留这两条街道的名称,有老同志多次找到地名办,阐述保留原名的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最后,凤城市地名办顺应民意,正式确认了这两条以抗日英雄命名的街道名称。

邓铁梅的抗日故事

“邓铁梅和苗可秀,他们是抗日英雄!”在凤城街头,记者随机询问市民邓铁梅和苗可秀是谁时,无论是白发老人还是年幼的孩子,都会用一致的语气和语言回答。这让记者切身感受到,凤城市民对两位抗日英雄的尊敬,已经刻在了每一个市民的心里。近日,记者在丹东和凤城市地名办了解这三个以人名命名的街名的由来时,也搜集了不少三位历史英雄的故事。

邓铁梅队被称为“冷饭队”。

凤城和岫岩交界处有一个三面环山的大营子镇。据当地人说,镇政府办公楼所在地是邓铁梅曾指挥东北人民自卫队抗日的指挥部。

据镇上的老人们说,镇上的隋家大院里曾经住过许多来自邓铁梅的军队。邓铁梅也经常在大院里召开会议。他的手下当时对人民很好。他们经常吃剩饭,睡冷炕,还经常干些农活,所以老百姓称他们为“冷饭队”。"

被叛徒杀害

1934年5月30日深夜,邓铁梅在岫岩张家堡被敌人抓获,原因是汉奸沈廷富的背叛。6月2日,邓铁梅被带到凤城。6月5日,他再次被带到沈阳。

邓铁梅被押送到沈阳陆军监狱后,受到日伪高官的热情接待。这些人轮流“拜访”。一天,一名日本军官再次来到牢房,看到邓铁梅在桌旁练习书法。他走过来,假装夸奖了几句。邓铁梅冷冷地说,“我今天不舒服。我不想多说话。”日本人觉得很无聊,但还是拿出一把纸扇,厚着脸皮让邓铁梅在上面写些字留作纪念。邓铁梅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拿过纸扇,写了两个大字:“五尺身我如何爱惜?四省(指东北)何时失地?”1934年9月28日凌晨5时30分,日军在各种劝其投降的企图落空后,将邓铁梅秘密杀害。

(1)来源:李林。满族家谱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ISBN 780722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