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高州水库攻略及详情介绍

茂名高州水库是超大型水利工程,有各种巨型建筑和完善的绿色植被,周围景色宜人,非常适合游客在这里拍照打卡。这里分享一下茂名高州水库的攻略和详细介绍。

1.高州水库,位于高州市东北部,涉及长坡、马圭、大井、坪山、深圳、潮潮等镇,从而形成了一个集雨面积1022平方公里,库面60多平方公里,库容1150万立方米的大型水库。

是我国大型水库之一,是以灌溉、防洪、供水为主,结合发电、旅游、航运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因其水色碧绿,故又称玉湖。

站在长800多米,高约55米,宽11米的主石坝上,可以看到山环水绕的美景。广阔的水面在微风和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就像巨大的柔软的绸缎在遥远的天空下伸展,就像自然乐谱上无限闪烁的音符,徐遐生清澈美丽的音乐。

30到50米深水的光线折射到水面,颜色深蓝透明;由近及远,是水面在星罗棋布的群山间,在大气中蔓延潜水,由清而远的神秘之地。一个人造的水利景观,其实是和周围的山川河流融为一体,和谐共存,让自然变得奇妙精致美丽。

也许是因为季节的变化,星星的变化,高州水库的水色一年四季都在变化:泉水是蓝色的,夏天的水是绿色的,秋天的水是蓝色的,冬天的水是蓝色的。优良的水质孕育出肥美的大鱼。上世纪80年代初,这里曾捕捞过一张高达5万公斤的网,最重的个体达到60多公斤。12到25斤是鱼的平均体重。

在这个清澈如镜的湖上,有许多翡翠般的岛屿。或近或远相互映衬,形成一幅幅美妙的山川意象。根据这些岛屿的形状,当地人给它们起了各种象形的名字:蛇岛、龟岛、月亮岛、骑龙岛等。他们都住在自己的地方,他们互相依赖。如老人深情凝视,若精心布局,呈现出一幅绿色、浅灰色、靛蓝色的水墨画。

群山环绕,川流不息。它们一年四季来到山脚加入雨水,注入高州水库,营造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调皮的水鸟打破了水面的平静,宁静的水库仿佛刚刚睡醒。湖风阵阵,带来清新凉爽。云徜徉在山川之中,像游子留恋故乡,不愿离去。远远望去大坝,天高山阔,山川连天,古朴而舒适。

2.从坝上走进水库公园,榕树展开枝头,展开叶子,像老人一样垂下纤维,静静地坐在高处看着田埂下绿意盎然的田野,一栋栋楼房矗立在常青树之间。高大的棕榈树和荔枝、龙眼、芒果等茂盛的果树郁郁葱葱,掩映在光洁的道路和小径中。

高州水库以水著称,每个景区都是相互连接的旅游板块。我们脚下宏伟的大坝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这是一座宏伟的建筑,是在修建水库的时候,靠人们的肩膀和双手建成的。

在与大坝相连的石沟岭,是一座崎岖不平、自然隆起的山峰,如一名严肃而矫健的卫士守卫着水库的警戒线。树木顽强地生长在岩石上,郁郁葱葱,生命的绿色覆盖着坚硬而奇特的上升,雄伟的山顶像一个昂首挺胸的勇者。一座25米高的纪念图书馆修建的宏伟纪念碑,像一个直指苍穹的巨人,以豪迈的姿态书写着粤西人民的壮丽诗篇。纪念碑顶部的圆孔图形是太阳和月亮的象征,寓意建设者的丰功伟绩将与太阳和月亮一同发光。三人塑像浑圆阔腰,夯在一起,生动展现了当年修建水库的劳动场景。在雕像作者的构思中,劳动和美被浓缩在这个由水泥和钢筋建造的抽象艺术中。在同一条观光大道上,竖立着一座仙女沐浴的雕像。可爱的仙女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软管,挺胸低眉,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来客,还原了一个软管驱洪造福百姓的动人故事:相传古时候石沟岭有一口深不可测的仙井,里面住着一位美丽的水仙姑娘。一天,石鼓河周围的村庄和田地被持续了七天七夜的暴雨淹没了。那西塞斯挥动软管将洪水引入无底的仙女井,以保护人们的安全。在雨季和旱季,她挥动水管从井里抽水,滋润村庄和田野。为了纪念这位善良、聪明、睿智的尼姑,人们创造了这座生动感人的仙女沐浴雕像。

在水中漂浮着八个大小不一的小岛,其中一个看起来像满月,镶嵌在绿色的湖水中,它被称为月亮岛。其他七个小岛像星星一样围绕着月亮岛,形成了七星伴月的奇妙奇观。

如今,在四季如春的月亮岛上,荔枝、龙眼、芒果等果树一年四季都香气四溢。还有烧烤、渔亭、酒吧等现代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在许多小岛中,有一个岛被命名为骑龙岭,因为岛上有龙和仙女的雕像。

“山不高,仙为名,水不深,龙为灵。”在这里,你可以听到水波的声音,花开了,果实飘香,百鸟随花。黄鹂、斑鸠、鹧鸪、布谷鸟,甚至天鹅、鹤和其他鸟类都从四面八方飞到这里过冬。岛上还有一个书画馆,里面有很多字体鲜艳、墨色飞扬的名家书画,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以传承和发扬。

快艇和豪华游艇整齐地停在湖边,期待载着游客在这宽阔的水面上,在岛屿间漂浮,探索更神秘、更深邃的湖光美景。游客乘船回去,在微风和雾中出发。

水迷宫让人在山川河流中迷失方向。游艇破碎的水道泛起涟漪,平静的水面已经布满涟漪。微风习习,碎山、云、碧水融为一体。山清水秀,碧水蓝天,飞鸟飞舞,气象万千。真可谓“风景在天,人间仙境在玉湖”。

3.现在被称为茂名后花园的高州水库建于20世纪60年代,那是茂名人生存和发展的难忘时光。幅员辽阔的茂名,仅靠一条鉴江及其支流蒋小东河,无法解决654.38+0万亩以上农田的灌溉和数百万人的生活用水。

当地政府清楚地知道,只有充分利用山区蓄水,才能解决农业和饮水问题。这已成为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重要议程和迫切愿望。后来,茂名露天矿区有丰富的油页岩可以用来冶炼石油。

1956时期,中国贫油缺油,自力更生发展重油工业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这也是茂名人的机遇。经过科学探索和研究,领导高瞻远瞩,作出了开发油页岩、建设茂名石油城的重要指示。开采油页岩、冶炼石油打造茂名石油城的大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就需要大量的工业用水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以此为契机,1956年冬,水利部广州勘测设计院对鉴江流域进行全面勘察后,提出了在高州修建两德水库的建议,并得到了水利部专家和苏联现场勘察的确认。

水利部广州勘测设计院负责水库的工程设计,广东省水利厅负责施工的技术指导和协助,湛江地委负责组织领导施工。5月1958,两德水库工程指挥部成立,5月18开始两德水库建设。

1959年9月24日竣工,1959年10月29日开始蓄水。后来,为了满足梅花江、姜草两岸54万亩不能自行灌溉的农田和两德水库的用水需求,茂名县委提出利用两德水库节省的工程款和当地自筹的部分资金,增建一座石鼓水库。

1958 10广东省委同意茂名县委意见,决定在姜草上游修建石鼓水库。石鼓水库6月开工1958+01,石鼓水库主体工程于7月1960完工。两德水库和石鼓水库由龙头坳人工渠连接,形成高州水库。

当时,梁德库区共有主副坝5座,主坝最大坝高43.2米。坝后有一座电站,装机容量2×1000 kW,设计年发电量5200万kWh。石鼓库区共有主副坝三座,最大坝高52.3米。坝后有一座电站,装机容量2×3000千瓦,* *工程造价4481.2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1.6484万元,地方自筹1.31.6399万元。

高州水库的建设反映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迫切要求。广东省委把国家投入的包干资金交给湛江区委、茂名县委使用,充分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使整个建设达到了省投资、高速度、高效率、高质量的效果。两德水库工程投资预算4500万元,国家仅投入3000万元,实际使用1270万元,仅占国家投资的42.3%。剩下的钱,加上一部分地方自筹资金,多建了一座工作量更大的石鼓水库。

两个库区* * *淹没耕地3.93万亩,移民58867人。高州县政府于1958年2月成立迁安委员会,将大部分移民安置在高州,部分迁入阳春、阳江、中山、台山、斗门、海康、濉溪等地。

水库枢纽工程修建前后,高州、化州、电白、吴川、茂南五区组织群众投入灌区建设资金多达654.38+0.2万人,先后开通了两德、石鼓灌区供水渠道,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鉴江平原水利灌溉网。

工业运河是为茂名市提供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工程。从南盛拦河坝取水至茂名市,长21.4km。

高州水库建成投入使用后,1963年6月,湛江行署决定成立鉴江流域水利工程管理局,统一管理枢纽工程和供水工作。管理局根据工程建设遗留问题和运行情况,先后进行维修加固、扩建续建,使工程竣工,效益不断发挥。2006年,高州水库综合除险加固工程实施,进一步提高了高州水库的综合效益。

高州水库是人类水利史上的奇迹。在这场宏大的建设中,有65438+万农民、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无私奉献了自己的辛勤劳动和非凡智慧,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美好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

人民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水利史上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史诗巨著。同时,巧妙的构思融入美化生态环境,实现资源享受的至高境界。

高州水库是茂名国民经济的命脉,不仅关系到农业,也关系到工业建设和人民生活。它已经成为茂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高州水库的工程管理要求越来越高。

高州水库建成60多年来,各地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加固美化建设,将科技引入工程和人员管理,充分发挥了水库在防洪、发电、灌溉、饮水、观光等方面的巨大作用,真正成为茂名等地区的生命之源和美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