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丧葬习俗的历史

诸暨民间丧葬习俗

-

“生”与“死”连接着整个生命。生于生命之初,死于生命之终。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不管是谁都要面对这个事实。“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非常复杂的礼仪和习俗。由于身份不同,同一社会有不同的规范和程序,丧葬习俗因地域、民族、时代不同而不同。

古越济阳和大部分汉族聚居的地区一样,信奉“生而安,死而葬”,“葬而安”的信条。埋葬已经流行了好几代。自1998年以来,诸暨市政府呼吁移风易俗,改变旧的传统习惯,推进科学、文明、卫生的火葬习俗。但作为一种流行了几千年的葬文化现象,有必要记录下来,供后人研究准备。

一.死亡和停尸房

以前农村的老人去世前总会有一些征兆。这时,家里所有的晚辈都必须到场,聚集在老人的床前,这叫“孝”。俗话说“人死如灯灭”。老人一死,家里人就大声叫出来,叫“招魂”。然后他提高嗓门喊了一声“死”。死的人越多,世代越多,越好被村民视为福气。

老人去世,在农村是不会说“死”字的。并说“老了”或“死了”。老人一死,家人首先要把死者床上的蚊帐撤掉,然后给死者换衣服,穿上干净的内大衣,穿上红色的鞋子,以求长寿。然后在死者口中放一颗银钻,俗称“含口钻”,送给死者。(这些都是银制工艺品,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这些丧葬用品一般都是老人准备的。如果家里穷,就把“含嘴钻石”换成铜钱,也叫“含嘴钻石”。

然而这一切都是由一个“金刚头”(有的地方叫“财赋头”或“城头”)来处理的。每个村子都有一两个这样的人。他熟悉一整套礼仪流程。此时死者家属大多心急如焚,不知所措,所以“金刚头”真的是丧葬仪式的总指挥。

金刚头吩咐人把尸体搬到门板上,脸上蒙着丝棉。这个古名就是“属”。据《礼记·哀录》说,新易摇,放在鼻子上等。在你的脚后点燃一盏油壶灯芯灯。这个灯昼夜不灭,旁边放个下巴。大多数农民用铜火来熄灭盖子,人们定期按铃。这个?quot死了”

尸体被搬到门板后,金刚把死者一直躺在上面的枕头、席子、铺床草从床上拉了出来,遗弃在露天。老人们大多把钱和贵重物品藏在被窝和枕头里,金刚头清点,登记,当众收好,以免以后兄弟姐妹之间产生隔阂。

二、焚无常与丧

殓房结束后,就要“焚无常”了。家人准备“三品”,酒、米、豆腐、肉、年糕、两双草鞋、一块瓦、香烛、纸钱、银坠等。,并且只在死者睡过的席子和稻草上放了一根筷子。草鞋是给无常用的,尽量用短扣的绳子。据说这让“黑白无常”顾此失彼,让亲人的灵魂少受点苦,少受点杖。

《燃烧的无常》之后,一家人在电路上不哭了,以免把霉运带回来。烧无常仪式虽然是迷信仪式,但客观上包含了卫生因素?quot“焚无常”之后,下一步就是安排人员给远近的亲人送去慰问品。丧,在诸暨市农村俗称“报死”。送葬者通常在晴天带一把伞,或者在大白天提一盏灯笼,所以他们匆忙离开。路上相遇,看到就知道了,纷纷让路。送葬者一到亲戚家,就把伞放在门边,对方知道了来访者的意思。赶紧给吊唁的人泡茶烧点心。哀悼者必须先吃饭,然后才能说出坏消息。然后返回。送葬者走后,主人家把喝过的茶倒在屋外,免得倒霉留在家里。但根据亲戚的亲昵,他们准备了葬礼来悼念,并“大吃一顿”。

老人去世,家里每个人都要穿孝心绳和麻丝衣。儿子要穿亚麻衬衫,媳妇要开?quot福寿盒”,拿出白衬衫、亚麻衬衫、蓝衬衫等东西,但大部分住户并不准备“福寿盒”,他们是从专门买鬼产品的店铺租的。在过去,我很讲究穿丧服。父母去世,孩子穿亚麻衬衫,爷爷奶奶去世,穿白衬衫;我叔叔死了,穿着一件蓝布衬衫。每个人都应该穿白布。以前有的地方用“戴头巾”,也是麻织物。孩子戴两个角,女婿是一个角;孙子们的头巾上装饰着红花。代代相传,一目了然。亲宅一族的老婆们要为戴孝仁答“闷鞋”。所谓闷鞋,即在原鞋上缝一层白布,在鞋跟处嵌一块红布,俗称“开门”;女婿的鞋子,只有一双白布的前半部分,要吗?quot半个儿子“解放后,很多习俗都简化了,但穿白布、白丧服、闷鞋的习俗依然存在。

所有的媳妇和女儿都在太阳穴上戴上白发绳和白花,坐在遗体旁守灵。亲戚们一到,马上泪流满面,以示礼遇。负责葬礼的人会接受哀悼礼物,并在记事册上写下亲人的名字,以悼念礼物。

到了晚上,子子孙孙,女儿儿媳都要守夜陪葬,香烛通宵更长,脚后灯不灭,声不绝。

第三,趋同和同伴精神

老人去世后的第二天,会举行一个仪式。首先,一个家庭的子孙要穿上丧服,泪流满面地和蔡福一起把平日搁置的灵柩抬到香案前,然后护送祖先的遗体到香室。搬运遗体时,不应露天,而要用伞遮住遗体的上部。

寿材摆在香室,聚礼即将开始。全家老少,亲戚朋友,围在棺材前,进行最后的告别仪式。

金刚先在棺底铺上四十九个石灰袋(又称石灰团)。据说灵魂经过冥界的恶狗村,这些石灰棕就是用来对付冥界那些恶狗的。然而,在上铺,我放了一个垫子。

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之后,仪式就开始了,从“买水”开始。长子穿着死者的“寿衣”,背上背着一袋招魂,腰间系着黄丝带。他母亲去世时,他也穿百褶裙。和你的兄弟一起带一个带刻度的酒壶。大儿子穿着父母的大衣和衣服,有人在他头上高高地撑着一把伞。敲锣的鼓手开路,后面跟着他的家人。他走到山脚的池塘边,摆了个牌坊,烧了纸钱,点了香,然后往泉水里扔了三个铜钱,舀了半壶水,回到香室。

“买水”回归,就要给死人洗澡。“洗澡”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礼记》中就记载了“负责打水的人给洗澡的人,皇家派人在班里洗澡”。在古代,死者身份不同,沐浴规定也不同。

金刚手里拿着毛巾,从锅里倒了一点水准备洗澡,嘴里说着什么:XXX先生,我给你洗头,洗脚,给你洗澡。洗完澡,他手里拿着剪刀,修剪着。修指甲,修死人指甲。

沐浴后,死者身着旧寿衣,挂着招魂袋,腰间系着金腰带,从死者口中拔出“含口灵”。据说“含口灵”不拔掉,下辈子就哑了。

接下来的仪式是梳理死者的头发。金刚拿着木梳,每次梳的时候都大声唱歌?quot15 ".一家人齐声回答“是”。他唱的是“十”,答的是“是”。所以十五,二十,二十五...根据死者年龄统计整数,再统计分数。如果死者是83岁的老人,数到80,再数到81,82,83。清点结束时,每个人都泪流满面。

随后是遗体入棺仪式。这时大儿子托住头,小儿子托住脚,金刚头用一块白布(俗称千斤布)托住腰,众亲属搀扶着,轻轻将尸体放入棺中。后来,四季的衣服一件一件被放进棺材,每放一件,金刚头就会大声唱出一个承诺,也就是俗称的“衣服申报表”。衣服收拾好后,放进被子里。女儿应该有床。被子只有两尺长,一头没缝。还有各种生活用品,比如烟管包。最后还要加上一些糯米秆做的特殊物品。一个是天梯,俗?quot梯”,第二是拐杖;三是磨笼衣架。

所有应该在博物馆的东西都被放进去了。后人看到最后的遗骨后,在棺面上拉丝棉,俗称“千香面”。棺材头尾两侧各挂几条红绿线,称为“引路”。然后,推上棺盖,但暂时不要掉钉子。所有的亲人都会在这个时候抱着棺材哭。可以说“与其在一个分区,不如在千里之外”!

后来一家人围着棺材转了三圈,反着走了三圈,乐器完了,锣响了,枪响了。

一般来说,亲人去世后,儿孙们都是悲痛欲绝的。而农村的老人健康长寿,也叫“丧”,丧只是一种形式。

棺材放在固定的地方,设置为灵堂。周围都是亲朋好友送来的花圈和葬礼。灵柩前挂有白布帘,书为一?quot“礼”字是用来在前面献上一张桌子,点上香烛,立上灵位,供奉供品。供品中必须有整鸡,俗称“料头鸡”。

在这一天的晚宴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由主人设宴,俗称“成迷”。但媳妇把菜放在棺材上,围着棺材吃饭,农村的习俗叫“盖瓦”。

当晚,全家亲友,彻夜不眠,请道士做“道场”,俗称“伴灵”。同伴大小不一。道士一般都是七人一组。当晚,道士们穿上道袍,手持宝剑,拂去仙扫帚上的灰尘,诵读歌唱,伴着音乐,锣鼓喧天。道士轮流扮演几个角色。一个人在他们面前唱歌,唱歌的拖腔由几个人辅助。音调时而失意,时而激昂,时而悲凉,更有弦外之音。锣鼓和戏法的伴奏,一定会吸引村民前来观看。至于道士唱的调子和内容,很难听清楚。俗话说得好,明眼人道士是瞎演员。据说道士有一定的陪灵书记载,里面的规矩、仪态、唱腔内容只有道士知道。有句民间谚语?quot“三坛不入木,四坛要粥。据说道家先生每写完一段就叫“安坛”。也就是说到了第四坛就要吃点心了。吃了一晚上的宵夜,公司的人都有点困了,而这时候,道士先生最精彩的表演开始了。这就是“破狱”。一个道士假扮小丑,称他为“命官”,一个道士端庄不苟言笑,称他为“真人”。真人一本正经,名官表情滑稽,言语调侃相呼应,两个人。问答很搞笑。真人按规矩和程序表演,但生活官现在可以化妆唱歌了。陪灵的观众全被戏谑的语言和夸张的动作说中,睡意被驱赶得无影无踪。

“越狱”后是凌晨,道士们要去主人的厨房唱歌,俗称“慰厨师”。

第四,丧事和做七。

农村的葬礼通常在第三天举行。也叫“丧礼”,大部分村子都是上午安排丧礼,有的地方是下午。出殡前,道士还会在灵柩前“端饭盘”、“走仙桥”,甚至还有惊心动魄的“翻九楼”表演,但这个节目并不是每个道士都有的。只有少数技艺高超的道士才能做到,当然道士的价格更贵。

以上仪式结束后。很久以前,棺材顶上放一个瓷碗,金刚头把碗摔在地上,俗称“碎料碗”,以示人死如破碗,不可复得!敲完实心钉,所有的料人都断了酒,把棺材抬进地道,用粗大的棺杆和料绳捆住。有的村作坊用特制的架子,只要把棺材放在中间,就可以用来加高杠,称为“料盖”。完成任务后,抬棺鸣锣,一家人放声大哭。送葬队伍的最前面是供品和锣,后面是贴着纸糊的少男少女,后面是“朝子”悼念杆和花圈。“朝子”是道士书写的带有挽歌谚语的狭长条幅。解放后,“朝子”已基本废弃,而丧斧和花圈仍很流行。灵柩前,是家族的男性后裔,长子手捧“指南”。其余的人穿着麻戴孝,脚上穿着草鞋,腰间系着草绳,手里拿着一根丧棒(用竹竿砍成,俗称“试棒”)。)在灵柩后,他们的妻子紧随其后,都穿着丧服,哭泣着。一路上有专人把烧纸的银挂扔掉,农村叫“买路钱”。长途跋涉者,中途要歇脚,称为“调音”。一下子,所有的哀悼者都跪下来鞠躬。出殡的棺材通常走得很快,女儿和媳妇必须跟得很快。这种习俗叫“追热脚步”,古语叫“快走快发”。

当灵柩到达墓地时,所有哀悼者都鞠躬,然后沿着墓坑走三圈。蔡放火烧坑,烧坑的燃料是芝麻、黄豆秸等物。销卖完之后,铜钹和铁钉都丢进坑里。这个习俗寓意着子孙后代“富贵荣华”。当坑烧到一定时间,人就跳进墓穴踩火,俗称“踩坑”。然后蔡福将棺材降入坑中,或填海取土或封墓门。

丧事结束后,殡仪员原路返回,午饭时请亲友喝酒吃饭,称为“回丧酒”。饭后,客人们一个个回家,主人家送一些米饭给客人带走。这就是俗称的“大米饭”或“长寿饭”。

葬礼结束后,连续三天上午,家属到墓地烧一个草结,称为“送火”。每隔七天,我就去墓地祭祀,办个丧事,女人们哭一会儿。于是我要做七次,俗称“造七子”。在“七子”中,“五七”是最重要的。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担一桌酒席,晚上在香火堂摆酒,请祖先的灵魂来吃。在香堂的桌子上放一把“椅子”,原名“归家桌”。据说死者会在这个时候回家探望。全家人要彻夜不眠,静坐守孝,甚至凌晨也要嚎啕大哭把死者送走。第二天早上,在墓前设宴,烧纸箱纸钱,放鞭炮,祭拜。中午,蔡福将被邀请在这个宴会上吃饭,以示感谢。

七七后四十九天,称为“端七”。在未来,祖坟通常是在每年的清明节,7月30日,冬季至日和其他节日庆祝。在旧时代,一些富裕的家庭要庆祝他们的周年纪念日和十年,并邀请道士进行穿越仪式,有些人甚至要庆祝他们的生日,但现在已经非常罕见了。

旧社会,除了上述丧事外,还有一种“冷葬”的陋习,又称“护葬”。即死者去世后,棺材暂时不埋在地下,棺材上盖稻草。一两年后会选择墓地安葬。这种习俗污染环境,对孩子有一种精神上的恐惧。早在明朝,县令刘光福就下令废除这一俗风。(见《三修郡县志·朝志·卷十七》。)但是解放初期还是到处都是。直到70年代这种现象才逐渐消失,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1998年,市政府在全市推行火葬,倡导文明、科学、卫生的新风尚。火化率100%,也就是说土葬的习俗已经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