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兰风格的历史演变。
总的来说,云南各民族的民居起源于筑巢和窑洞。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关于筑巢和穴居的记载。《庄子》日:“古之时,兽多人少,人居巢以避之。它们白天采栎粟,黄昏居树上,所以有在生活之日住在窝里的人。”“一切都是韩非子做的。五蛾》中说:“在古代...木头被建造成一个巢穴来避免群体伤害...又有一次‘窝族’的约会……”《太平宇宙》161年出版,岭南路贺州风俗是“多筑树为巢,避瘴气”。
云南各民族先民经过原始的窑洞或筑巢,大约在2000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脱离了原始的窑洞和巢,建立了木屋、土棕屋、竹屋。
竹屋历史悠久,是从原始筑巢发展而来的。剑川出海口发现的公元前1150年前后的文化遗址,都有明显的竹楼痕迹。此外,从滇池、洱海地区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房屋多采用“干栏”或“枯井”两种木结构。祥云县大博纳村出土的“铜棺”,铸造成“干栏”屋的形状。据史料记载,元代以前,傣族民居都是“干栏式”竹楼。这种干栏式住宅非常适合云南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堆放杂物。天气凉爽、干燥,非常舒适。甘兰民居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傣族、景颇族、佤族、基诺族、布朗族、哈尼族、德昂族、拉祜族和傈僳族。自元代以来,随着民间文化交流的扩大,竹楼民居发生了变化。在汉族、彝族和哈尼族的影响下,傣族的一些房屋发生了变化。如德宏的“戴娜”(汉岱)将干栏竹楼改造成土墙草顶平房的四合院,元江、新平等的“戴娜”则在彝族、哈尼族的影响下改造成土掌房。
“井干”房又叫“木屋”,是用圆木做成“井”的形状,封闭牢固,适合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民族居住。昆明晋宁石寨山出土的《上仓图》刻像中有“井干”的房屋,说明至少在战国时期,滇池地区的火烧人就已经住在“井干”的房屋里了。
从公元初至13世纪,即东汉至南宋,云南形成了三种具有独特地方民族风格的民居:平顶木架的“土棕榈屋”、上述的“干柱”竹楼和“井干”的木匣屋。第一,从元谋的大墩子和宾川县的白杨村开始,新石器时代的住宅风格发展形成。第二类和第三类在祥云县大博纳村和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青铜文物中有模型。这三种民居建筑历史悠久,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存在并不断发展。近代和现代,木架平顶土掌房发展成为哈尼族、彝族等民族的土掌房。甘兰风格发展成为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布朗族和基诺族的竹屋。在森林茂密的山区,人们仍然使用旱井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内地大量汉人迁入云南,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入,内地的建筑风格和技术不断传入云南。南诏以后,佛教盛行,佛教建筑对云南本土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自东汉以来,云南的建筑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陆文化风格和当地传统的交融产生了新的民居建筑技术和特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昭通后海子发掘的东晋壁画墓中,有一座瓦顶斗拱高檐的房屋,显然是模仿大陆的中式建筑。西汉以前云南没有这样的房子。可以看出,云南建筑在东汉以后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木构架从直柱式、井干式、干柱式发展到斗跨式、提梁式、斗拱式。虽然这种建筑还没有大量出现,只是有钱人和当地人建造,但它在云南的出现说明了建筑技术的进步,因为斗跨式、提梁式、斗拱式的使用,对选材、设计、斗拱式都有很大的影响。
砖在民居建筑中的应用是东汉以后云南建筑技术进步的又一表现。在云南的昭通、鲁甸、大关、演金、曲靖、吕梁、呈贡、江川、姚安、祥云等地,发掘了不少东汉、金代的墓葬,包括墓葬、墓室、券(或四角锥形屋顶),多为砖制。这些砖有青砖、印花砖、印花砖、人像砖,烧得都挺好。有几种图案,如菱形、方形等。画像砖上有牛、马车、人物等形象。云南昭通白泥井砖上有一辆马车,四人同行,有的骑着马,有的背着兵器,惟妙惟肖。印砖有日期和铭文,灰黑色,凸面有印字,大部分是正字,少数是负字。还有荷花图案的白瓦,卷云图案的滴水。在大理、巍山、姚安、楚雄等地,这种带有文字和图案的瓦片已经被挖掘出来,用来建造房屋。巍山玉龙土山是南诏王Xi奴洛统治时期的城址,这些瓦片是用来在龙威土城建造房屋的。大理金锁岛上出土的瓦片,是南诏皇室用来在金锁岛上修建别墅的。瓷砖上有烧制的日期和工匠的名字,有些文字和图案很难辨认。可见传统的井干无瓦的房子,在内地已经被改变发展成砖房了。南诏和大历时代用瓦片盖房,那时候的房子基本都是瓦顶。
南诏、大理时期,民居、宫殿、寺庙、佛寺、佛塔的建筑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南诏、大理为适应政治、经济、军事的需要,新建、扩建了一些城镇,特别是在葛罗丰统治时期,南诏德化碑颂扬了他们“设险防邪,筑固城于隘口”的功绩。据唐代卓凡《舒曼》记载,当时的重镇有太和城(今太和村附近)、杨卯城(今大理)、卫龙城(今下关)、龙城口(今上官)、大理城(今喜洲)、登川城(今登川安德宇村)、白崖城(今下关)。
泰和城原本是一座“河漫”城。公元737年,南诏王毗罗阁占领该城,毗罗阁之子葛罗丰将其扩大,成为南诏都城,直至公元779年伊某勋迁都杨卯城。太和城在元代还存在。当时郭松年《大理游记》说:“人十五里,群峰罗列,下有城池。是日本太和城,一周四十余里。”可见规模不小。这座城市在明朝后被废弃,遗迹仍然存在。据考古调查,南北仍有古城墙。北城墙西起苍山大佛峰,东至洱海,全长4公里。南城墙东起洱海,西至五指山,长约3公里。城墙是用土层夯实的。泰和城的街道布局和房屋建筑如今已不复存在。唐代诗人卓凡在《舒曼》第五卷中说:“大地之辽阔,建筑在石头上,高得绵延数里。”目前,太和村及附近地区的房屋多以石头建造,保留了“为其铺石”的建筑传统。
杨卯城经历了163年从义谋勋为南诏都城,至今仍被视为大理都城,元代改为“大理军民总部”。《紫同治剑》说它“长十五里”。国源《松年大理游记》说:“阳州城是南诏的大衙门。沉重的地板上,左右有台阶,高20余尺,以青石为天花板。在大楼前两三英里处。南门相对,太和通衢。从楼下的门走三百步到第二道门,有五道门的房子。门楼西行100多步,到第三个门。门口排着戟,上面有很重的建筑。入口是影壁。他走了一百多级台阶来到大厅,台阶有十多英尺高。沉重的房子就像蜘蛛网,头顶没有柱子,两边是门楼。下到临清池。大厅后面的小厅。小厅后是南诏府。”这个粗略的描述向我们展示了杨卯城壮观的设计和精美的建筑格局。
随着元代以后文化交流和汉族人口的扩大增加,云南的中式民居建筑越来越多,在昆明、玉溪、曲靖、昭通、楚雄、保山等城镇成为主流。民居的一般格局是:木框架,三开间,前廊,楼房,土墙,双坡瓦顶,前重檐,后单檐,后面左右硬山封闭,前檐木窗,重檐下廊木门窗。在此基础上发展为“三合一院”、“三室两耳”、“一封”。到清代,云南各省会、州、州、县的建筑更接近内地的中式建筑。塔很壮观,包括钟楼,鼓楼,文庙和衙门。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会馆、市场、商店和住宅。据我所知的清代罗阳如老人的收集,清中叶道光年间,昆明城内外居民约34.5万人,大小街道150多条,大小胡同460条,昆明人聚集在城外,尤其是南门外,等等。
汉族集中的城镇,街道、房屋都有着鲜明的内地中国风和地方特色。如云南滇池地区的汉族民居基本形成了“一印”的流行风格。特点:四合院,二层小楼,平面近方形,像个印章。具体结构为:毛石脚、土坯或夯土墙、木架、瓦顶;正房为三开间或五开间,前坡长后坡短,前有双坡大宅;正房对面,也就是两个厢房之间,是一堵比厢房屋檐高的高墙,墙上贴着瓷砖,中间开门。这就形成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四合院,有利于防盗、避风、抗震,适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城乡皆宜。这种“一封”的民居建筑也被滇池地区的彝族、回族、通海县的蒙古人所采用。
清朝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云南的城镇和内地一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广大的农村和民族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却长期保留了下来。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干柱”、“干井”、土棕榈屋,至今仍是云南少数民族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