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点评?
雍正元年(1723)是清朝入关的第八十年。许多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积累很深。盛年登上雍正“君之难”的玺杆。他年轻,知识丰富,经验丰富,刚毅果断,成就斐然。康熙宽,雍正严。
雍正在位只有13年,他的主要特点是“改革”。可以说雍正是一个以改革为导向的皇帝。雍正的改革措施,列举了以下六点:
首先,整顿官僚主义。
康熙晚年中风,标榜宽大,吏治松懈,贪污腐败,蔚然成风。雍正在漫长的皇子生涯中,看清楚了父亲晚年的种种弊端。
雍正元年(1723)正月,他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地颁布了11诏令,指示各级文武官员:不得暗中行贿,不得私请;不准国库亏空,私自收受;不以报销为名,侵渔贪欲;不准收受贿赂和物品,是丢人现眼的罪;不准克扣运费和收受贿赂;不要向多方、病官、病人勒索钱财;不要随意枉法,倚才多管闲事等。警告:如不改,将以重罪重罚。2月,政府下令所有缺钱缺粮的官员都要被撤职,不得留任。3月,各省省长和地方长官接到命令,要向该部报告筛查对象的姓名。禁止商务官员在要求高的地方纵容下属。后来户部库存缺银250多万两,让历任厅官赔偿。同年,设立了一个政府检查办公室,进行审计和整顿收支。
这一年,数十名各级官员被免职,其中不少是三品以上的官员。苏州织造徐莉是曹雪芹家族的亲戚,也因为经济赤字而被革职并没收财产。《清史稿·食货志》说:“雍正初,整理支出,收入颇增。”史家评论:“雍正”整顿吏治,砍掉坏的条条框框,整顿吏治,惩治贪墨之徒,是千载难逢的大事。“那时候做官,大法小廉,几乎成了一种风俗。那些贪婪冒险的人想要改过自新。说明雍正整顿吏治的成效。
第二,秘密折叠系统。
什么是秘密折叠?秘密就是秘密;折叠就是把演出内容写在折叠好的白纸上,外面有信封。康熙朝有奏折,雍正朝有密折制度改良。只有皇帝特许的官员才有资格参加追悼会。康熙朝有100多名官员,雍正朝增加到1200多名。纪念馆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有风有雨,有舆论,有官员隐私,有家庭秘密等等。皇帝可以通过奏折直接与官员对话,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下面的实际情况。
奏折操作的程序因“内阁大臣不得听闻”而避免了内阁大臣的干预,尤其是官员之间的相互通报和监督,强化了皇帝的专制权力。雍正朝满文、汉文奏折41600余份,是研究雍正朝历史的重要档案。
第三,设立军事部门。
雍正创立军部,作为辅助皇帝决策和行政的机构。地点在故宫的龙宗门北侧。军务大臣无定额,二至九人不等。主要职责:每天面见皇帝,处理军政事务,以面授命令的名义向各部门、各地方发布指示;公文由朝廷起草,名为“廷杖”,标有“某处某官开”的书信由兵部发出。抄写保存公文,就是把皇帝审核过的奏折抄下来,称为“录副奏”。该系统能够保存大量文件。
清初有三个重要的军政机构:一是评议会,二是内阁,三是军部。
议事室起源于风俗,主要由王公贵族组成,称为议事大臣,参与绘画。三院成立后,也就是后来的内阁。军务属于议事室,政务属于内阁。评议局的权力逐渐削弱,到乾隆年间被撤销。内阁模仿明朝的制度,逐渐将国家大事的讨论排除在火车头之外。军部成立后,军政归军部,一般政务归内阁。军部的权力远在内阁之上,而大学士的权力被军机大臣瓜分,逐渐将内阁排除在维护之外。大学生和军事部长有一定的实权。内阁总理名存实亡。
军部的建立标志着皇权专制的极端化。明代内阁对皇权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圣旨由内阁起草,由内阁发布,内阁大臣有权反驳。但军部建立后,王公贵族被排除在外,内阁大臣也被排除在外。军部的设立,让清朝皇帝独断专行——既不允许皇帝靠边站,也不允许他的副手阻挠意志。
第四,改土归流。
在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湖南、湖北等省的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由世袭土司管辖。在此之前,已有“退田还溪”的措施,但雍正全面推行“退田还溪”制度,即废除土司制度,在上述地区设置署、部、州、县,任命非世袭的“流官”进行管理。这种管理制度与内地基本相同。
雍正帝的改土归流打击了土司的世袭特权和利益,减轻了西南少数民族的负担和灾难,促进了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进步。东北的民族和边疆问题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已经解决。东南的台湾省,北方的蒙古,康熙都解决了;雍正解决了西南地区的民族问题。新疆和西藏是在乾隆年间定居的。
第五,站在地下。
中国过去对土地和人分别纳税。康熙五十年(1711)以后,实行“富贵养人,不送礼”的政策。但是,在那之前出生的人还是要交丁银。雍正提拔丁寅传入穆。这一重大税制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人头税,减轻了穷人和无地者的负担。在这方面,地摊制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由于“盛世滋生人,从不多给钱”,特别是实行“摊地”制度后,社会人口急剧增加。道光年间,人口超过4亿。
第六,取消基地会员制。
卑微的记录,是不属于学者、农民、工人、商人的“贱民”。世代相传,不可更改。他们不能为科举而读书,也不能做官。
贱民主要是浙江的懒人,陕西的乐师,北京的乐师,广东的乞丐。绍兴的“懒人”据说是宋元罪人的后代。他们的男人忙于抓青蛙和卖汤。女人做媒人,卖珍珠,卖淫。这些人“丑陋卑鄙”,人人卑鄙。在陕西,明成祖朱迪揭竿而起,推翻其侄儿建文帝政权后,惩罚坚决拥护建文帝的官员的妻女,充当官妓,身陷火坑,陪酒嫖娼,受尽屈辱。安徽的镖师和仆从比乐师和懒人还惨。如果村里有两个姓氏,所有这些姓氏都是他的侍从和仆人,就像奴隶一样。稍有分歧,大家都可以哀叹。在广东沿海和沿江,有几户人家,以船为家,以捕鱼为生,生活无着,不准上岸居住。江苏苏州有乞丐,也是贱民。雍正下令将乐师、懒人、乞丐、仆役、侍从、历史遗留下来的户从册中清除,为民清除,并入正规户。
雍正帝作为一代政治家,留给后人的历史遗产还是值得特别一提的:一是勤政,二是选才蓄才。
勤政是雍正区别于其他皇帝的显著特征。纵观中国历史,皇帝像雍正这样勤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位期间自诩“勤政天下第一”,不巡不猎,常年管政。就朱批奏折而言,雍正朝汉文奏折35000余份,满文奏折6600余份,* * *奏折41,600余份。他在位12年零8个月,实际约4247天。平均每天审阅奏章约10篇,多在夜间,并亲笔书写朱批。
选仓是雍正留给清朝的一项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就是建立密仓制度。清朝皇帝的继承人问题在康熙以前没有制度化。清太祖死后,多尔衮因大公主生死悲剧,幼年丧母。清太宗死后,尚未下葬,险些上演自相残杀的悲剧;大清始祖死后,一个8岁的孩子被仓促继位,清朝出现了一个英明的君主,这是很幸运的。清贤去世前,储位未定,上演了雍正兄弟自相残杀的闹剧。
清朝是天下之家,如何在家族中建立接班人,是清朝建立以来100年间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用论资排辈的制度?虽然可以避免兄弟,但不能保证选择最好的。明之死的教训是前车之鉴。用王子制?雍正经历过康熙皇帝失败的痛苦。我们做什么呢
雍正想出了一个不公开宣布就提前确立皇位继承人的办法。这是秘密储藏室。上谕将被放在一个密封的锦盒里,预先存放在干青宫“光明正大”的牌匾后面。这是建设和存储系统的重大创新。从积极的一面来看,既有助于在诸子中选贤任能,又避免了诸子争夺后备,从而相对保证了王位继承的平稳过渡。
顺治选择康熙继位,雍正选择乾隆继位。清朝的这两位皇帝在世界上统治了60年,创造了中国皇朝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康乾盛世”。应该说雍正是有眼光有见识的,决定继承和发展他的事业。他真的选对了接班人。这对大清帝国、中华民族、亚洲历史和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外,雍正还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功绩,如惩治腐败、解放贱民、平定罗布藏丹津、派遣大臣进藏等,为中国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然而,雍正也有严重的缺点和局限性。
虽然在位期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但是经常发生零星的反抗,雍正的镇压措施非常严厉。无论具体情况如何,抗拒官方者,一律以谋反论处,斩首。甚至在拒捕的时候,有的人“* * *在一个地方,虽然不是动手的人,但是在一旁看着,就是同一个恶* * *而且都是志在必得。”对于民间的秘密结社,指示官员“不定期造访,得首恶,连根拔起,永断关系”。苏州手工业工人要求提高工资,罢工呼吁休息,雍正严惩,立碑呼吁永远休息。
雍正时期,文字狱越来越频繁。王因“奉承”年羹尧而被砍头,查思庭因当众展示自己的身体而被屠杀,鲁因议论时政而受到军前惩罚。最轰动的案例是吕留良案。鲁是清初一位具有民族思想的学者。他40年前去世了。后来,和读了鲁的书。受其影响,他们与岳钟琪反目成仇,要求他清剿满清,重见天日,从而酿成大案。吕留良被斩首,他的儿子和学生被处决。
雍正时期的温超网络非常密集,牵连了许多人,并处以重刑。知识分子容易受到指责,形成闭眼不敢看现实,对政治三缄其口的沉闷氛围。
雍正恪守重农轻商的信条。他说:“农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而工人和贾都在最后。在市场上多干活的人,在地里少种庄稼。如果一个群体倾向于一个工人,那么东西的生产者就多,东西多了就很难卖,价格就低。就是因为追到底的人多,不仅对农业有害,对工业也有害。”根据这一理论制定的政策必然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他还认为采矿“绝对不可行”。因为采矿会诱惑人们离开农场,去追求最后的生意,而矿工们聚集在一个地方,很容易闹事
雍正在他的对外交往中也站住了脚。当时越来越多的外商来华贸易,雍正却禁止华商出国贸易,并设置各种障碍,声称“海禁严而不宽,无良策”。后来在沿海各省的一再要求下,虽然略微放宽了海禁,但仍有各种限制。特别是对于侨商和长期居住在外国的劳工,“逾期不归者,愿移居国外,不准回大陆。”
当时西方先进国家都在鼓励海外贸易,而中国即使是杰出的君主也缺乏世界眼光,限制对外交流,成为国际潮流中的落伍者。
雍正也是喜出望外,急于求成。正因为如此,河南开荒,四川清丈,陕西挖井,直隶耕田。初衷是造福百姓,结果徒劳无功,变成了百姓的负担。他性情急躁,喜怒无常,手段残忍,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
他死后,乾隆继位,反抗雍正的严酷统治,实行“宽严相济”政策,为死者报仇,释放犯人,缓和矛盾。所以后人评价说:“纯帝(乾隆)即位,成贤(雍正)的严肃统治是建立在宽大之上的,万民皆喜,赞如雷鸣。”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雍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历史时期。雍正既继承了康熙皇帝的历史遗产,又改革了康熙晚年的弊端。他不仅为乾隆盛世奠定了基础,也为乾隆盛世准备了条件。康、雍、甘三朝是清朝历史发展和中国皇朝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
应该说,13年雍正在位期间,政绩卓著。然而,就在他执政的时候,他突然去世了,留下了一个历史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