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是什么意思?
玄学是以“先人叙老庄”为基础,融儒道为一体,将周易、老子、庄子称为“三玄”的“高深学问”。玄学的“玄”来源于老子的思想。《老子》第一章中说:“玄也是玄,是万奇之门”。玄学是世间万物的普遍规律“道”,体现了万物变化的无限性和神秘性。
玄学学者以他们改造后的老庄思想诠释《论语》、《周易》,对已经失去维系人心功能的汉代经学进行改造,建立起“无为而治”的哲学本体论。
儒家的礼法、宗教、天道、人道等思想在玄学中也有论述,但其主旨是道家,即强调崇高即无、自然、无为。
玄学所讨论的中心问题虽然仍可归结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在形式上,它已摆脱了汉代儒家经典繁琐而破碎的注释;在内容上,摒弃了儒家经典“天人感应”的庸俗目的论论调。
玄学学者从多方面论证了道家的“性”与儒家的“名教”是一致的。他们改变了汉代“儒道互动”的思想格局,主张儒道合一,孔子仍然是最高的“圣人”。
玄学提出或关注的存在、本源与终结、体用、意、一多、运动、自然、名教等一系列思辨的概念范畴,是原始儒学和汉代经学所不具备或不关注的。形而上学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玄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经典的内部研究。最初出现了刘表、钟松的“荆州之学”,更为凝练,重在义理,后来又兴起了王肃的“王雪”,不同于“郑雪”,再到言和、王弼的玄学。形而上学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玄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是在曹魏正始年间(240~248),史称“正始之音”。这时候,言和和王弼的《无论你是谁》出现了。言和写了《论语》、《道德论》,王弼写了《老子》和《周易》。他们“以为世间万物皆以无为根据”(《晋书·王延传》);认为“圣人无有,无有,不可修。”
所以别说了。老子有所为,故坚持其不足。”(《三国志·钟会传》)引用何伟的《王弼传》,意思是孔子优于老子。孔子说“名教”其实是“无体”,老子是在“有”,讲“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