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主要知识点综述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预测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2.两个基本定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提高;相反,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改革。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的发展相适应,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①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2)基本规律:生产关系必须符合生产力规律,上层建筑必须符合经济基础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4)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①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向上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2)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4.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则。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它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12课实现认知价值
1,人生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人生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生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价值观的指导原则: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有着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引导作用。价值观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要求:①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②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事业、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
(2)特点:
(1)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阶级性,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件事、同一种行为会做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主观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事物会有所不同。
3.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本框总结)
(1)通过劳动和奉献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3)自强不息,争取成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二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方法论概述。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相对独立,对社会存在有动态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而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测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现实,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树立先进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两个基本定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提高;相反,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改革。
【方法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原则
【原理内容】: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向上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到未来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4.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主要内容】:人民群众
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它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5、价值观原则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社会存在有很大的反作用,对人的行为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引导作用。
【方法论】:(1)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6.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3)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人的价值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贡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4)自强不息,争取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工作,自强不息。
精神,需要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三部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选择题,非选择题)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动态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是阻碍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承认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我们重视社会意识的动态反应。
2.价值观的指导原则:(多项选择,非多项选择)
原则内容: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有不同的导向作用。第一,不同的价值观让人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不同。第二,价值观不同,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取向也不同。第三,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也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树立和坚持科学价值观,充分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拓展:(1)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强调人首先要认识到自然的客观性,尊重自然规律,反对人口增长失控、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的道路。(2)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3.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原则(选择题)
原则内容:一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
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评价标准和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价值观,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做出应有的贡献。
4.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原则(多选,非多选)
原则内容:集体主义不仅是一种价值观,也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其主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主张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合法利益,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当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取向。首先是因为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是因为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第三,它是我国人民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力量源泉。
方法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片面强调个人利益,抹杀集体利益的思想和行为;不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坚持一致的价值要求;以国家集体利益为借口,忽视和否定对个人合法利益的尊重和维护。
5.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原则(选择题、非选择题)
原理内容: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包括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的。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然而,它们之间往往存在不一致之处。集体利益是整体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一般表现为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
方法论:集体主义原则要求个人以集体利益为重,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来捍卫集体利益。同时,要求集体更好地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满足个人的合法利益。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的关系原则(多选,非多选)
原则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基本一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目的要求经济活动中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来调节。
方法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发扬集体主义的重要调节作用,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考虑全局。反对: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过时的观点;地方主义、本位主义、小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7.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原则(多选,非多选)
人民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着主体作用。
方法学
要求我们肯定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结合群众实践,为群众争取利益。青少年要努力实现“情、理、行”的转变
8.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原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内容和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有意识地改造主观世界,可以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在这种互动中,人们不断改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达到促进客观世界发展和人自身不断完善的双重目的。
方法学
它要求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认知能力和思维方法,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9.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原理(选择题、非选择题)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具有动态影响。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就能对社会发展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即个人活动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根据社会条件和规律从事个人活动,使个人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进步的个人活动促进社会发展。反对:割裂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片面夸大个人活动的作用;忽视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环境制约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10.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原理(选择题)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个人与社会互不相同,不能划等号,社会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所有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运动和发展。
方法论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同时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为社会进步服务。反对: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把个人凌驾于社会之上,过分夸大个人需要和个人意志,把个人看成推动历史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11.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及其关系原则(选择题,非选择题)
原则内容人生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贡献。第二,自我价值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通常称为索取。两者相互关联,不可分割。个人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推动了社会发展。它们是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索取是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个人从社会中获得生存发展所需,会激发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方法论既不能否认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不能否认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价值的实现必然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关系上。
1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原则(多选,非多选)
原则内容;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是第一位的,这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它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它是生命价值的可靠象征。也充分体现了个体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个体只有将自己与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方法论;在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时,不能只以他从社会中获得了多少来衡量,而主要是以他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来衡量。要求我们联系社会和人民,全心全意为社会和人民做贡献,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13.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原理(选择题)
原则、内容、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是个人对社会贡献的两种基本形式。衡量人生价值,不能只看物质贡献,更要看精神和思想道德贡献。精神贡献,尤其是杰出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进步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价值。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也是对立的。
用方法论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仅要看他的物质贡献,更要关注他的精神贡献。要把两者结合起来,特别注意精神贡献的特殊意义。
14.理想是人生的目标(选择题)
原则、内容和理想是人生的目标。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条件的产物。理想对人的社会存在有很大的影响。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对人生和社会具有巨大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并用它们来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反对:缺乏野心,缺乏人生理想和目标。
15.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原则(选择题)
原则、内容、理想和现实是辩证统一的。理想源于现实;理想高于现实;理想可以变成现实。
方法论要把理想植根于现实,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对理想的追求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又要符合自身的实际,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态度;反对混淆理想和现实。一旦看到现实中存在各种丑恶、不合理的现象,就会对美好的理想能否实现产生怀疑甚至动摇的错误态度。
16.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的原则(选择题)
原理内容:把理想变成现实,需要很多条件,尤其是主观方面的努力。这是因为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是有志之士应有的精神境界,也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方法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顽强的毅力努力工作,脚踏实地,一点一滴积累,在奋斗中实现理想。要反对艰苦奋斗精神“过时”因而不愿努力的错误思想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