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的历史有多长?
五粮液有45个系列。
宜宾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依靠代代相传的习俗和经验,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酿造了各具特色的历史佳酿。目前有史料记载,如先秦时期辽人酿造的清酒、秦汉时期郢人酿造的糯米酒、三国时期砖苗人用野生小红果酿造的果酒等,都是当时宜宾地区少数民族的佳作,都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对酿酒技术的独特见解和聪明才智。
特别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彝族人民用小麦、青稞或玉米混合酿造了一种杂酒,开创了用多种粮食酿酒的先河。杂酒因其饮用方式而得名。酿造时,将粮食煮熟,晒干,拌入酒曲,放入陶坛,用泥封坛口,盖草,让其发酵十几天。饮用时,揭开泥封,将罐子装满水。每位饮酒者手持竹筒,直接从坛子里吸,边喝边加水,直到没有酒味。
唐代,戎州芳官用四种粮食酿造了一种“春酒”。公元743年,唐代大诗人杜甫来到宜宾,戎州刺史杨在东楼设宴欢迎。杜甫品尝了春酒和宜宾特产荔枝,即兴创作了一句“春酒重于红荔枝”的美句。春酒后来改名为“重蓝酒”。
在五粮液的酿造过程中,瑶曲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一种。它是宋代(公元960-1279)宜宾君子姚氏所酿,用玉米、大米、高粱、糯米、荞麦五种粮食。“瑶紫雪曲”是五粮液最成熟的雏形。
明朝初年(公元1368),宜宾人陈继承尧的产业,总结出陈的秘方。五粮液用的是“陈秘方”。这种酒有两种,被文人称为“瑶紫雪曲”,被下层社会称为“杂粮酒”,也就是今天五粮液的直接前身。保存至今的明代老窖,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在使用。
1909年,陈秘方传人邓子君带酒赴家宴。晚清举人杨慧泉品尝后说:“这是一种好酒。叫杂粮酒似乎很俗,但姚的歌很雅,却体现不出这种酒的魅力。这种酒是由五谷精华制成的。改名为‘五粮液’是一个优雅而通俗的名字,名字可以想到。”从此,五粮液名扬百年。